浅谈安全评价在各行业的重要性

2015-10-21 17:12朱雪梅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安全评价发展现状重要性

朱雪梅

【摘要】安全评价包括危险性的确认与危险性的评价两大方面,是各行各业生产运作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确保系统安全生产运行的前提保证,因此,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安全评价的若干方法、我国安全评价的发展现状及安全评价的重要性,旨在为各行业进行安全评价工作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关键词】安全评价;方法;发展现状;重要性

1.前言

实现生产运作的安全性要求是各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安全评价是各行业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对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基础上实现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客观的评估,能起到事故的预防与事前控制的作用,安全评价在各行业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的凸显出来。因此,各行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安全评价方法对行业范围内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控制与评估,有针对性的展开安全工作,实现对行业范围内的安全进行全面评估,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2.安全评价常用的方法

(1)安全检查表法[1];为了查找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作、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测项目列表逐项检查,这种表成为安全检查表。使用安全检查表的目的是分析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2)故障树分析法[2];此种方法根据系统发生故障的状态作为顶事件,通过逐层向下推测所有引发顶事件故障的可能原因,从而找出系统内可能存在的元件失效、环境影响、人为失误以及程序处理等硬件和软件因素(各个低事件)与顶事件(系统失效)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树状图表示出来,此树状图称为故障树,当故障树建立好以后,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找出导致系统发生故障的最小割集并求解其相关的重要度(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及关键重要度),找出导致系统产生故障的薄弱环节或故障源,再采取措施,解决故障,进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预先危险分析法[3];该方法是在系统设计期间进行初步危险分析,也可适用于在系统运行时进行安全状态的检测,是运行系统进行的初步的危险分析法。通过利用该方法,对系统中的主要危险作评估,对于发现的危险状态,相关人员及时的采取措施给予控制,从而,使得系统的受控的状态下运行。

(4)其他方法;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还有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等方法。

3.我国目前安全评价的现状

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高危行业均要求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确保行业安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偏差,安全生产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全面实现安全生产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1)对安全评价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行业的高层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对进行安全评价工作态度消极,没有将安全评价纳入到基本的工作范围内,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往往以应付的姿态进行处理。另外,对安全评价工作不积极配合,从而导致安全评价的效果很差。

(2)安全评价的资金投入不足;一些行业将主要的资金用于设计、研发、制造等方面,在对安全方面进行安全评价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安全评价工作没有办法展开,以致生产运行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3)执法部门监管不严;在实际中,一些行業钻法律的空子,在践行安全生产方面“偷工减料”,严重威胁着正常生产的安全,同时相关执法部门,执法不到位,态度怠慢,出现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等非法行为,导致一些行业胆大妄为、肆无忌惮,为谋取最大化的利益,对安全工作不屑一顾。

(4)安全评价的实施过程不科学;对于安全评价的评价内容设置不合理,过于宽泛,导致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有限。,对于安全评价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缺乏定量化的分析。评价报告内容基本雷同,没有针对具体的评价对象严格制定评价报告,同时,现场的检查过程不够严谨,走马观花,得到的评价数据可信度不高。

4.各行业进行安全评价的重要性

安全评价是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各行业应该高度重视安全评价工作,从而,保障各系统安全可靠的运作。

(1)是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只有做好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才能把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工程项目的本质安全。通过安全评价,对工程或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中存在的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系统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设置多重安全屏障,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时,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导致重大事故发。

(2)可实现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控制;在系统设计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系数高的原材料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避免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或存在缺陷,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可以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系统建成后试运行时进行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找出项目设计的缺陷及运行时不稳定的因素,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可提高项目的安全性系数。

(3)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可依据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全面、系统的检查生产运作各个环节的安全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安全评价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4)合理规划安全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安全评价既能够控制系统安全性系数又能够将安全管理成本降到最低,通过从行业具体情况出发,结合风险控制、技术与经济于一体的综合考量标准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与使用方案,进而实现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损失与安全资金的投入达到均衡的状态,将行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5)提升安全管理意识、规范安全监察体系;实施安全评价,可以对行业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与监督,加强全员及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实时进行安全改善与安全控制,提高企业内部的安全监管水平。实施安全评价,可以直接发现企业存在的事故隐患,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提供可靠依据;凭借公正、客观的安全评价结论,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地对安全生产的重点单位、重点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重点执法,提高企业外部安全监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5总结

安全评价对于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在正常的生产中须加强安全评价工作,规范其实施过程,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对目标项目进行客观仔细的评价,确保评价数据具有高的可信度,同时,须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推动行业向更高安全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双跃.安全评价[J].安全工程.2010.8

[2]兰君.浅谈几种常用安全评价方法的适用性[J].安全管理.2014,3

[3]王伟林.安全评价方法综述[J].问题探讨.2014,2(23):56-57

猜你喜欢
安全评价发展现状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安全评价系统设计及实现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