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机械管理的阐述

2015-10-21 17:12杨旭东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质量建筑工程

杨旭东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安全管理事故的原因分析以及增强安全管理措施;二是工程机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增强机械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一、安全管理事故的原因分析

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所谓人的原因,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人在生产活动中,具体不安全行为有:操作错误(启动操作不给信号、忘记关设备)、奔跑作业、送料过快、以不安全的速度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的摆放不安全;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在起吊物下停留作业;机器运转时加油、清洁、修理;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未使用防护用品;不安全着装;工作时说笑打闹、带电作业等。

2.物(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对建筑行业来说,“物”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材料、半成品、燃料、施工机械、机具、设施等。不安全的情况有:施工电梯的限位失灵,造成冒顶;塔吊的钢丝绳脱丝;未及时更换,造成钢丝绳断裂,掉物坠落;电锯等用电设备电线老化,造成电线失火等。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完善、专职安全员配备不到位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因。《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这是因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侧重过程,需要专项跟踪、专项投入,需要承包商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的施工安全员。

二、增强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管理可强化质量意识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要解决的都是意识问题。要提高产品质量,要搞好安全生产,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职工,特别是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其次是二者的全员性特点。质量控制中,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全员性。安全工作的全员性也是很明白的。所有职工都必须遵守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规则,才可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只有发动全体职工都来参加安全监督,安全才有保障。再次,它们都需要领导重视、领导带头。领导不重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领导安全意识不坚决,安全隐患就难以消除。

2.重视安全隐患分析

通常情况下,当建筑工程图纸和城镇规划图确定后,施工单位就开始编制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但设计中往往对安全施工很少提到或一笔而过,使建筑施工事故隐患从一开始就被埋下伏笔。随着施工进度的进行,事故隐患便逐渐暴露出来,此时再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就很难或者需要更多的投入。所以,在编制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对整个生产作业区和工人生活统一安排,整体部署,切忌边施工、边设计、边安装。要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尤其要有懂安全、管安全的人员参加。

3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抓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必须把重点放在责任的落实上,由此建立起一整套从公司总经理到工程项目经理,再到工地工长、班组长、现场安全检查人员及全体职工层层分解落实、层层责任清晰的管理制度,以制度责任确定每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位置。

4加强施工安全教育

针对建筑施工队伍低水平、低素质的人员较多,胆大、冒险蛮干心理较强的特点,必须重视岗前或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人员要把讲名言、典型事故、小经验、小常识等作为安全教育的特殊形式渗透到职工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娱乐中去,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工程机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法规不健全

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形成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维护管理记录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建设单位往往拒付施工企业安全措施费用,施工单位为了承揽到工程而委曲求全,一旦中标,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等无力购置,能省则省,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文明施工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有的施工单位不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按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工作很难做到及时、到位。

2.作业人员素质不高

工程机械安全管理众多因素中,作业人员因素是第一位。据统计,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由此可见,作业人员因素是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造成作业人员违规操作的主要原因:一是作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对操作方式了解不多,甚至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盲目操作;二是一些作业人员心存侥幸或冒险心理,纪律松懈、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3.安全资料管理有待规范调查发现,安全资料中假资料很多,很多资料只是简单复印,或资料收集人代为签字,上面的“检查情况”栏中多是“符合要求、满足要求”等字样,而到底怎么样才“符合要求、满足要求”填报人并不明确。安全资料还容易出现有头无尾、前后不对应等现象。

4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不高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往往涉及面较广,机械设备、人员调动频繁。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效益,在机构设置上对机械管理部门不够重视,时常精简机械设备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或将其职能并入其他部门,致使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购置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使一些较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使用了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四、增强机械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规范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定人、定岗、定职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

2实行弹性机械设备保养制度,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按照机械保养使用说明书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并与操作人員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督导保养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保养、安全运行、消耗费用等列入奖惩内容,以加强广大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落实机械设备换代机制,提升机械运行质量。机械设备性能,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还直接影响企业的施工效率和竞争力。因此,作为企业要以长远利益着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必须严格落实设备报废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

参考文献:

[1]方东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焦红,王松岩。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张仕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广东科技2006,(9)。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质量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