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

2015-10-21 17:12刘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技术探讨给排水施工市政

刘洁

摘 要:随着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市政给排水工程由于施工环境较为复杂,需要考虑较多因素,因而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本文就市政的给排水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探讨

一、市政给排水施工的关注重点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管理不善往往是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源。如果市政给排水工程在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则很容易产生积水、管道位置偏移、回填土沉陷、闭水试验不合格等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

1、给排水工程施工单位技术不过关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相关行业和施工单位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曾经的分包企业发展成了总包企业。而这类新型的总包企业由于受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在控制分包工程质量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工程质量问题。

2、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不够规范

作为市政工程一部分的给排水工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其业主是政府或其主管部门。这一特点很容易使一些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过分依赖自身权利,而忽略给排水工程中涉及的基本办事程序。同时,受相关制度或方法的限制,政府或其相关部门作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组织策划者,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对一些管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监督控制,因而无法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规范管理。

二、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的现状

市政给排水施工是保证城市地面水及时排除,防治城市水污染,并使城市水资源保护得以良性循环必不可少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水污染日益得到重视,市政给排水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但市政道路排水设施普遍存在各种问题,如防洪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管渠坡度偏小,部分地区的排水设施不成系统,汛期极易形成内涝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设计缺少前瞻性,管理不到位,自然条件变化等诸多因素。

通过对许多市政给排水设施工程设计的总结分析认为,给排水规划设计要从宏观层面大范围跨区域的思考。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区域污染控制,现在城市径流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不能盲目选取排水体制,必须根据当地的降雨、水文、地质情况,经过详细的经济和技术比较后才能确定。这要求我们必须有开阔的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特别是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应对各种因素进行长期综合评估,制定因地制宜的合理的改造方案,因此找到一种新的解决危机的办法是当务之急。

三、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1、沟槽开挖、沟底处理及沟槽回填土

测量放线后,要进行沟槽开挖、沟底处理及沟槽回填施工,首先进行沟槽开挖,在开挖前应逐一探明地下既有管道、电缆和其他构筑物的位置,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送交业主和相关管理单位确认, 以便进行相应的保护、迁移等措施,保证开挖工作持续进行,还要根据设计管径大小,挖土深度、土壤性质等确定底宽和边坡,并留出足够的槽底工作面,便于开挖沟槽两侧的排水明沟;采用机械开挖时,要在槽底标高以上留出20cm左右的土层,以防止机械施工时扰动槽底原状土层,机械开挖后,人工进行清挖至槽底设计高程。对于管道基础一般都直接敷设在夯实的原状土上,对管道回填土要分层夯实,密度不小于95%;且平面活纵向弯角不小于11°设置支墩且管道的两侧及管顶回填土的压实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市政给排水管道埋设

市政给排水管道埋设深度应根据冰冻层厚度、外部荷载、最小管顶覆土厚度等综合考虑;在设有阀门、排气等处管道的埋深,要考虑井室的形状、大小及井内阀门实际尺寸和操作尺寸;管道埋设深度不是越深越好,要考虑工程造价和将来管道维修费用,在非冰冻地区,管顶覆土厚度可采用0.8m~1.2m,在冰冻地区还要考虑冰冻厚度;在市政地下管线复杂的地段,当给水管线穿越障碍时,要从全段管道综合考虑,尽量平缓、顺直过渡。

3、给排水管道安装

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工作要在管沟成型,管基施工经监理验收后,当管道下沟后,组对前,应在第一根管的插口端设靠背、靠背与管承口间加堵板,保持管道对口时不发生位移,保证管口对接的严密性;在安装时,要清洗干净承口内侧凹槽及插口外侧,接口采用胶圈接口,在施工时,接口处内外均应用抹布擦试干净,涂抹润滑油,在胶圈安装时,也应先擦试干净,并将胶圈正确安装在承口凹槽内,注意不得将胶圈扭曲、反装,划上插入位置标记线,将插口端对准承口并保持管道轴线平直,再用紧线器将其平衡插入,直至标记线均匀外露在承口端部;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前要根据塑料管的安装特征在管口处用尺子画出安装线位置,以控制安装长度,安装时要用绳子系住两段塑料管的安装端,用手扳葫芦拉紧,还要确保两根管节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不时摇动塑料管,直到安装到预定位置为止;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后,还要检查其管节圆心与路中心线是否在同一垂线上,否则要进行调整。

4、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

在进行闭水试验之前,要检查给排水管道以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是否合格,在管道还土之前,还要确保沟槽内没有积水,并且伞部预留的孔洞均应封堵,保持不漏水,水压力合力必须小于管道两端的堵板的承载能力,除了预留的进出水管以外,其余的都要封堵坚固,保证不漏水;在排水管道进行闭水试验时,应当从上游向下游进行,上游段的试验进行完毕后,再往下游段灌水,应按检查井直接的间隔距离划分试验管段,在进行闭水试验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检查井和管头连接处有渗水情况发生,应当及时用水泥砂浆将三角部位填满。

四、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城市政府部门要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在给排水工程建设和研究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推行节水工程,将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建设中,为降低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施工中要严把材质关,先调查后定点、先检验后进场、先试用后推广;统一供应、统一管理、统一验收。严格材料采购、进场、贮存、发放制度,要优先选用经过国家产品质量认证的材料;进场材料必须保证其性能、规格、品种、色泽等符合设计及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对现场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的控制,包括对隐蔽工程及时报验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在建设单位、监理、设计三方代表确认下才可隐蔽;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第一時间做好各工序的检验试验工作,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最后还要强化工序的交接。

结 语:市政给排水工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关系着一个城市用水和污水的排放,是人们正常生活的保障。为了确保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我们应该努力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并根据实际工程的特点,从而提高给排水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阳.市政给排水施工[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 黄周钰.有关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分析[J].门窗,2012.06.

[3] 姚镜双.浅析给排水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及措施[J].广东科技,2009,(2).

[4] 刘庆峰.浅析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新模式[J].科技资讯, 2011,(01) .

[5] 朱华希.试论市政工程给水排水施工管理[J].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05).

[6] 严家友.浅谈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J].江苏建筑,2004.

猜你喜欢
技术探讨给排水施工市政
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探讨
山区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改扩建为一级高速公路桥梁加固利用的技术探讨
电力工程数字化变电站实用技术探讨
基于低碳节能的城市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剖析
浅谈水电站厂房施工技术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浅析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现状
浅谈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深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