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施工建设中工程造价合理控制的若干措施

2015-10-21 17:25杨瑾张海燕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合同管理施工单位工程造价

杨瑾 张海燕

【摘要】本文从施工单位角度,探讨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认为主要应从工程投标决策入手,勘察现场,熟悉设计图纸,及时掌握市场价格行情,制定施工方案,加强施工合同及施工现场管理,并做好竣工结算,以提高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使单位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投标决策;合同管理

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将决定单位的经济效益,并贯穿于施工运作的全过程。单位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着如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核心,因此,探讨施工单位如何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要从工程投标决策入手

1.1深入调查,做好报价前的准备工作

1.2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单位成本、质量和工期,同时也是招评标时的一项重要技术标的评定项目。只有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才能有效控制计价成本,如基础土方工程,可以使用的机械很多,但是必须经过计算选择最经济合理的配对,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合理的施工方案决定了合理的报价。

1.3编制科学的投标文件 施工单位应有根据自己施工特点、优化组合、控制成本等能代表单位先进水平的单位内部施工定额,按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采用实物量法编制投标文件。即首先依据本单位施工定额消耗量,以及收集、掌握的市场价格信息求出直接费,并计取各项费用,再根据市场行情、单位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确定相应的利润。

1.4正确使用投标技巧 “工程量清单”报价时采用一定的技巧,既可以使业主接受,又可使单位中标后获得更多的利润。根据招标项目的不同特点来采用不同的报价。报价时既要考虑自身优势和劣势,又要分析招标项目的特点、类别、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报价策略。

1.5投标报价的决策 在投标报价文件编制完成后,报价的决策决定了投标的胜负。应依据已编制的招标文件,结合当地建筑市场供应情况,研究历次类似工程中标价情况,科学地作出报价决策。决策者应当在风险和利润之间进行权衡选择,从全面的角度考虑单位期望的利润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尽可能避免较大的风险,采取措施,获取一定的利润。

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它将明确单位在工程承包中的权力和义务,将工程投标价、设计变更调整方式、工程款的拨付方式、索赔方式、材料的购置、竣工结算方式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单位组织施工、进行项目经营的法律依据。由于建筑产品的形成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涉及原材料种类多、过程工序复杂、质量要求严格、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大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又经常要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财政主管部门联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施工合同所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要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提高单位的利润,应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3、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在施工阶段,承包合同价已确定,造价控制目标明确,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成本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 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因此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制,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建立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加强成本管理、降低造价非常重要。

3.2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 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使方案优化,并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3.3 抓好机械、材料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因此在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尽量寻找质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消耗定额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材料设备总量需求计划。

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对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鼓励建设单位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最大限度节约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对由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要做好详细的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合同约定,合理、及时供应,若超前采购将造成资金的积压、增加保管费用及材料的贮存损失,若供应不及时将影响工程进度,还将造成建设单位的索赔。

4、做好竣工结算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程序。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完整地编制好竣工结算并提交给业主单位,所以竣工结算对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4.1及时收集各种竣工资料,做好竣工结算 工程单位在施工中应及时收集和保管好各种资料,除了工程技术资料、安全文明施工资料外,各种设计修改补充联系单、设计人或监理人的签证单、业主或监理人认可的施工方案、各种自然灾害、凭据等,要及时收集整理。在资料齐全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结算,保证不漏项、不漏算,正确套用预算定额和不同类别的工程费用定额。既要杜绝弄虚作假和多估冒算,又要据理力争,必要时应将每个有争议的分项,通过省市定额管理部门裁定,以保护单位的合法权益。

4.2索赔工作不可忽视 索赔工作应该是全部竣工结算内容之一,施工单位应该重视索赔的理论和方法。当工程施工中出现了合同内容之外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业主因素等,引起工程发生事故或拖延了工期,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文字依据,认真分析,提出索赔报告,要求追补损失。在工程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这个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比较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其工作就是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核。该项工作主要由工程审核人员根据合同,预决算结算单、相关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法规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如果是中小型施工单位也可以委托给审计事务所施行。建设工程预结算的审核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地技术工作,审核人员必须具有预算技术、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较高的预决算业务能力等专业技术知识。

4.3及时收回拖欠款,加强资金周转 工程竣工结算通过后,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工程款,不能听任业主无故拖欠工程尾款,以致影响单位的资金周转。对未付款而又不签订还款协议的工程,通过调解不成的可以请求仲裁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以增加对业主的压力。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阶段尤为重要,因此,施工单位在注重施工合同及工程竣工结算的同时,应立足现场管理,从人、机、材、法等方面入手,强化全过程控制,不断探索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積累经验,以提高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使单位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玥.探析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几个要点[J].山西建筑,2010.8.

[2]孟维欢.浅谈如何控制工程建设成本[J].建设与管理,2010.6.

[3]魏敏霞.施工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控制[J].时代金融,2010.5.

猜你喜欢
合同管理施工单位工程造价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施工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浅析
探究企业劳务用工和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浅谈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试论建筑工程承包项目施工合同信息管理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