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工程环境保护当中相关问题探讨

2015-10-21 17:12汪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策略

汪泳

【摘要】城市在我国经济的推动下,市政工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有一定的价值,当前,不仅仅需要做好市政工程的质量,还需要保护施工环境。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我国市政施工之中,如何进行环境保护。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策略

一、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市政建设项目有别于其他工程建设,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市政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迫切需要更多的施工企业关注市政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在市政项目施工中环境污染主要体现为:(1)市政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市政施工对大气的污染;(3)市政施工噪音的污染;(4)市政施工水域的污染。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得不断提高,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将越来越值得重视。因此,具有长远眼光的市政施工企业必须从现在开始把市政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整个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市政工程对环境破坏的现状

2.1、市政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市政建设包括道路、排水系统、配套综合管线等方面项目,由于其长期性、不确定性、分期规划等原因,往往会造成原有树木、绿地等的生态破坏。更有甚者,在施工过程中对城市公园、绿化场地进行大面积的填土、挖方,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地下人工构筑物、表面硬化等施工亦会对地下水及土壤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这种影响将会逐步累积,终有一天对生活在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产生严重危害。

2.2、市政施工对大气的污染

市政建设从规划到设计再到施工最后完工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大型机械、人员集中居住等现实问题,免不了对周围的大气造成污染。比如:很多施工机械需要柴油作为动力来源,柴油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废气对大气进行污染;还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不可避免的逸散到空气中,也对环境进行破坏。

2.3、市政施工对周围的噪音污染

由于市政施工往往存在线路长、场地狭小、露天施工、敞开性等特征,施工场地经常难以封闭,许多工程降噪技术措施难以运用,施工过程中各类机械产生的噪音会造成噪音污染,干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很大的范围。

2.4、市政施工对水域的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条件较为艰苦,施工中产生的废水难以做到全部经处理排放,易发生施工废水流入市政雨水管道或天然水域的情况。各类机械排放的废机油等等也会对周围的水域造成污染。同时,很多施工人员的集中住宿,生活用水的随意排放也对周围的水域产生着破坏。

三、市政工程之中环境保护措施

3.1、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及生活设施、原材料堆放处和材料加工场均在规划的区域内进行。修建的施工便道,要结合地方长远规划,选择线路。弃碴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弃碴场周围进行封闭围挡,设置统一的进出口,弃碴表面种植绿色植被覆盖。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情况。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和偷猎,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

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修建现场临时道路时,应注意尽量避免较大的挖填施工,减少对原地形地貌的破坏;充分利用现场已有道路或区内无林地范围进行道路布设,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对现场植被的扰动及破坏。现场临时道路路线确定后应先修建道路过水管涵以及相关截排水设施后再进行道路修筑,同时完善临时道路两侧截排水导流沟及相关的拦沙设施。临时道路应分层压实,面层用碎石、石粉等材料进行硬化处理,因临时道路施工形成的裸露边坡及平台及时固化并恢复绿化,防止雨水冲刷。场区内临时道路应定时进行养护,雨季前后應对道路排水设施进行修复清理,防止降雨期间由于排水不畅造成水土流失及环境污染。临时道路停止使用后应立即进行地形地貌的恢复,并及时恢复绿化;绿化植被宜选用周边环境中已有的植被物种,以求达到环境的协调统一。

3.2、施工噪音的防护措施

用于工程施工的所有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例如使用消音器、减音器、挡音板或隔音罩等。在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与周边居民做好协商沟通工作。

在整个施工期间,噪音比较大的施工作业应组织白天施工,特殊要求需要晚上进行施工作业的,应取得当地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许可,采取一定的隔音措施后方可施工作业。

如果在最近边界线处测得的承包商施工机械噪音或施工噪音超过75分贝,那么施工须立即停止。在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或使用轻噪音的机器将噪音降至允许范围之前施工不得恢复。

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机械作业时和车辆运输时产生的噪声。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

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3.3、防止水域污染的措施

严格遵循有关部门的规定排放泥浆、施工和生活废水、油污等,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措施,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居民生活用水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经沉淀处理后定点排放,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水沟。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沉淀池三级沉淀,并经净化处理,符合要求后排放。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4弃物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避免雨水冲刷后对地表、地下水造成污染。

3.4、合理的布置固定施工场地

对市政建设施工过程中砂石料场、拌合站、预制场以及员工生活区等固定场地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布置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现场的利用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各种污染。施工现场中固定场地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固定场地尽可能的设置在空旷场地或荒地上;二是根据施工现场原水管分布合理设置供水排水管线,尽量减小安装拆除作业的活动量;三是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立绿化带或采取隔音措施进行防尘降噪;四是施工结束后应彻底的清除各种临建设施以及固体液体废弃垃圾,及时恢复周边绿化设施。

四、结束语

市政工程建设对施工周围环境的破坏是全面的,因此,市政单位所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通过措施来减少对施工环境造成影响,稳定社会及生态环境,通过对换环境的控制来达到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结合。市政建设的环境问题的改善是有效的实现工程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求。

参考文献

[1]穆晓芳,李正红,王青秋.浅谈市政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科技信息,2013,24:422.

[2]孙先锋.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1,23:56.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策略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Passage Four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