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2015-10-21 17:25刘勇柏义群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层建筑规范施工技术

刘勇 柏义群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例子从几个方面阐述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依据施工规范论证了技术资料准备的必要性,施工组织的可行性,高度概括了施工工作的关键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 规范 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以其特有的艺术性、经济性、适用性正逐渐溶入社会生活中,并作为城市化标志为人们所接受。近年来,新疆地区建筑也有高层化趋势,随之而来的施工技术质量问题也摆在了施工工程技术人员面前,以下就结合笔者主管施工的工程实例谈几点看法。

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商贸城北面的××大厦,建筑面积:14200?,共17层,其中1层地下室,地上16层。基础采用冲孔桩基础。

1.图纸会审

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在施工之前熟悉施工图中各项设计的技术要求,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由建筑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组织会审施工图。会审完后,施工单位需根据图纸会审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包括:基础施工方案、安全施工方案、用电施工方案、文明施工方案、高支模及外墙综合脚手架方案、井架、塔吊装拆方案、水电

安装方案。图纸会审内容:

(1)施工图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

(2)图纸及设计是否完整、齐全、清楚,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自身建筑、结构与其它专业相互问是否矛盾。

(3)技术装备是否满足施工图及施工工艺要求,能否确保按质、按量、按计划进行施工。

(4)对图纸不明处需提出,请设计人员回复并解释,图纸会审不能流于形式,否则对承建方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会审图纸完善性,对施工方来说,是保证工程施工的精度、进度、质量的一项根本的技术措施。在工程图纸会审中,施工方对大楼地下室集水口位置数量及电梯井结构尺寸提出疑虑,都得到设计单位的采纳及修改。

2.轴线引测

高层建筑轴线引测与一般的低层建筑轴线引测有一定区别,因为高层建筑轴线引测受条件限制,一般用线坠无法进行。本工程轴线引测是在建筑物内三个大角离纵、横轴线1m处楼板面预留一个100×100mm的预留孔作为轴线引测孔。在正负零地面三个大角距纵、横轴线1m处将轴线引测好并设法固定加以保护,作为轴线往上引测的参照点。在每层楼面砼楼板施工完成后用垂直引测经纬仪将轴线引至楼面上。每层楼面必须将外墙内边线用墨线弹在楼面上,作为后期外墙砖砌体的内边线。每层楼面放线时还应把轴线引到外围梁的外粱侧上,并用红色油漆标注作为后期外墙装饰的参照线。

3.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方案的采用是根据地质资料及工程经济性来考虑,一旦确定技术方案,施工单位就要深刻理解方案的关键要点,组织施工机械,确定挖土方法:机械开挖时,人工如何修整基坑边坡。高层建筑多采用桩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桩基础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端承桩是穿过软弱土层达到深层坚实土的一种桩,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摩擦桩只打入软弱土层一定深度,将软弱土层挤实,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及承载力。上部结构及荷载由桩端阻力和桩身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共同承受,且以摩擦力为主。本工程采用的足冲孔灌注端承桩。其施工难点有:1、冲孔;2、灌注水下混凝土:冲孔不仅要按照现行冲孔桩常规进行施工,还要对冲孔桩垂直度进行控制,复检桩中心偏差不大于5m,要校正机身水平度、垂直度。冲孔桩机平稳后,才对准孔桩中心点冲孔,为保证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每2小时检查机身水平及机架垂直度一次,冲孔桩循环泥浆控制在比重1. 1-1.3,粘度18 -22,含砂率不大于8%,胶体率不小于90 To。灌注水下混凝土关键要保持导管的提升速度,且不大于2m/h,导管埋入砼面以下一般控制为26m,并及时拆卸导管,导管底端要保持有0.8m以上深度的混凝土储备最,并稳定。灌注要连续进行到桩浇捣好,才能灌注下根桩。导管位置要居桩孔中心,用限位园卡设控。

4.模扳工程

4.1安装模板规范GB502042002第4. 1.1要求: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进行设计,且应具订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和施工荷载。施工中,应采取分层支模的方法,下层楼板须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否则加设支架支撑,把荷载传递到下层楼板。上层支架的立柱應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分散荷载。当采用悬吊模板、行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要求。梁板跨度≥4m时,模板起拱,起拱设计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模板接缝须严密不得漏浆。模板安装方法有:

(l)先浇柱后装梁板模板。

(2)柱梁板模板一次性安装。

4.2拆除模板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及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须符合设计要求,拆除模板要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经有关部门批准。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要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底模需待混凝土强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需涂脱模剂,方便拆模,降低模板损耗。在施工中要及时补充新模板,填补损耗数量。

5.钢筋工程

5.1钢筋加工

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热扎钢筋、热处理钢筋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钢材检验合格报告,钢筋表面应有标志,以供查验,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加工包括调直、除锈、下料长度切断。要符合图纸和规范的要求,允许偏差不得超过技术规范的规定。

5.2钢筋绑扎及安装

钢筋的交叉点须用20~22号镀锌铁丝扎牢,采取满扎做法,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位移,箍筋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柱头密箍应焊成”笼式”,保证箍筋的定位准确。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II、I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钢筋搭接处在中间和两端用铁丝扎牢。钢筋保护层可免于钢筋外露、锈蚀钢筋。在放置钢筋时,预先按设计要求厚度放置混凝土垫块或凳形支承筋。

6.混凝土工程

6.1混凝土浇捣

混凝土浇捣时要注意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涉及到的技术问题有:混凝土配合比、水泥合格性、振捣技术、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置,混凝土养护、浇捣技术。混凝土凝强度其中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地的砼配合比,是由质监部门通过计算试配得出的配合比。其条件为较理想的状况,在施工中常会遇到石、砂含水的情况,施工中配水时,要适当扣减相应的用水量。并做好施工配合比。

6.2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对混凝土构件至关重要,有的工地忽视了混凝土养护,导致刚浇捣的梁板柱表面出现裂缝,降低了构件的抗拉抗压强度,这是不可取的,应在混凝土终凝后就可对其进行湿润养护。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在干燥气温条件下浇水次数应适当增加,对于水池,地下室底板可蓄水养护或加薄膜遮盖,不适用浇水养护或薄膜遮盖的构件可涂刷养护液进行养护。

7.结语

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技术难度,工程质量,安全施工供水、供电要求较高,对施工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基础、施工经验、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工作责任心要求较高。技术人员在施工中要解决好关键技术问题,尽早发现质量问题,把工程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猜你喜欢
高层建筑规范施工技术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