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分析

2015-10-21 17:25童劲馀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艺建筑工程

童劲馀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就是混凝土施工,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总体质量。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如果其中的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进而对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对混凝土施工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本文阐述了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其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要点进行了细致的总结和分析,旨在提高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新型生产技术应运而生,这样的改变,对于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众多支柱性产业当中,建筑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当今时代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该施工技术的迅速崛起,为建筑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型保障,该技术应用的根本目的就是确保工程的总体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与方法,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对现有的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改革,力争达到最佳的效果,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一、施工准备阶段

(一)选取优质的原材料

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质量与建筑的整体效果息息相关,所以施工的重要前提就是确保材料的质量。混凝土实际上就是水泥与砂石的混合料,水泥占据绝大部分。在选择水泥时,应充分注意水泥是否具备各项合格证书,并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泥。然而,砂石的选定需要集合工程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在选取材料的实际过程中,应选取水泥材料,再对砂石进行选择,砂石与水泥的质量必须所有保证。

(二)选取适宜的外掺挤及配比

使用外掺挤的目的在于有效防止混凝土施工后由于某种因素的干扰而产生裂缝等不良情况。如果外掺挤的使用不够规范,将对建筑工程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实际情况中,外掺挤添加不当,将有可能使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之后出现裂纹,此时在收到外力作用时,将出现变形,较为常用的外掺挤为粉煤灰。在使用外掺挤的过程中,需要对添加的比例进行严格的把控,添加比例与水泥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周边的环境因素有关,在确定适宜的添加比例以后,已经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使用,确保外掺挤发挥出预期的效果。

二、施工技术要求

(一)施工种类

在施工中,关于混凝土施工的种类和方法可总结为两种形式,分别为基础施工和承台施工。基础施工实际上就是施工现场的地基施工,地基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确保地基的总体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最为基本的保障。地基施工时,应对挖掘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挖掘的进行有秩序、有原则。挖掘的实际过程中,应由浅及深,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决不可私自跳过某一重要环节。承台施工需要相关设计人员结合承台的最初设计,完成打桩、开挖以及模板加工等工序,对混凝土浇筑的具体及高度进行准确的设置和规定。

(二)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而言,极其重要。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更要注重其施工顺序。这是由于混凝土无论在制备、运输还是浇筑过程,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综合影响,对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顺序而言,通常需要按照由远及近的基本原则。在施工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将输送混凝土的装置放置在施工场地的中央,以便于所有区域的使用。由于混凝土施工中的浇筑环节需要一步到位,所以施工顺序要切实满足施工速度上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施工,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有效的提高效率,间接减少经济成本。

三、混凝土施工要点

(一)设置比例

在完成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对设置比例进行明确的规定。水泥材料的选定需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所以在对混合料进行拌合以前,应通过严谨的计算,得出最佳的设置比例,如果条件允许,则需进行试验,从而进一步确保所选比例的准确性,整个过程都需严格执行对应标准。混凝土的实际比例是十分重要的质量影响因素,所有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一旦设置比例出现某种问题,将有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安全性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设置比例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而且在实际的配比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规范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尽可能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所引发的质量问题。比如在对混有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应格外留意搅拌时所用的方法与具体的配合比。按照实际要求,对搅拌时的温度和投放材料的顺序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整个搅拌过程合乎标准。

(二)混凝土运输

通过对混凝土施工的整个过程分析得知,在所有环节当中,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就是运输,常规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运输通常由特定的车辆和设备完成。首先,管理工作者要对运输的距离、路况以及所需时间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定最佳的运输线路。该环节必须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一旦出现较大的偏差,将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比如出现大范围粘结,使混凝土粘结在运输车厢中,无法完全卸载,最终使得材料无法使用,不仅浪费资源,还延误了正常的工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切实掌握基本的施工技巧,并对运输车辆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其具有合格的防渗、防潮等功能,从而确保混凝土材料安全、可靠的到达指定位置。

(三)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浇筑与养护是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核心环节。在浇筑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类似与冷缝的质量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这一现象的发生概率降低到最小。浇筑时,应对柱和梁的连接进行充分的考虑,使其各项指标能够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在浇筑完成且检验合格之后,需进行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实际上就是在一段时间之内充分保证其温度与湿度。养护需要维持的时间一般可分为两种,即为七天以及十四天,养护是重要的收尾工作,所以应该格外的重视,否则即使之前的施工将功亏一篑,在养护时应给与足够的观察力度,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四、总结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占主导地位。建筑工程工期冗长,而且过程复杂,在实际情况中,突发问题频现,所以施工从一开始就承受着种种风险。因此,在工程施工时,应切实加强各个阶段与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使检查、验收等工作更加全面、深入。基于混凝土的核心施工技术在我国已经并不少见,但是与欧洲等地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相关研究人员应针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基本情况,对现有的混凝土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其具有更为鲜明的特点,从而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完善且先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秦永彬.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1):25-26.

[2]张晓龙.道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17-19.

[3]王军,黄宏良.柳南高速公路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04):16-17.

[4]刘子彦.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05):21-23.

[5]吴晓远.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6):33-36.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艺建筑工程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无裂缝大坝混凝土施工若干关键工艺
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