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研究

2015-10-21 18:15张福荣1娟2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张福荣1 刘 娟2

【摘 要】目的:观察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1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观察组联合使用强心汤与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最终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显示的效率为95.4%,对照组显示的效率为69.8%,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应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很多原因造成心肌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射出的血量不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重度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1]。近十多年来国内外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的治疗已经从短期的药理学方式转变成了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常规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等[2]。为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我们通过选取近两年收治的1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现进行如下报道。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近一年收治的1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上海分会内科诊疗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72例,女64例,年龄52 ~ 73岁,平均年龄为61.26 ±3.54岁。将13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每组68例患者:对照组中男34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62.14 ±5.28岁;观察组中男38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56.45 ±4.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的68例患者仅利用西医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吸氧以及心电血压等的综合监护,以3ml/h的注射速度持续静脉注射0.9%的氯化钠注射液(5%的葡萄糖注射液)50ml+10mg硝酸甘油;静脉点滴0.9%的氯化钠注射液(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250mg环磷腺苷葡胺,每日一次,在这个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心力衰竭情况,使用0.2-0.4mg的乙酰毛花苷丙,需要注意患者的血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一周后,停止使用上述药物,静脉点滴0.9%的氯化钠注射液(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120mg环磷腺苷葡胺,每日一次,还需口服40mg山梨脂,每日一次;20mg螺内酯,每日两次;12.5mg卡托普利和6.25mg美托洛尔,每日三次。观察组的患者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强心汤进行治疗,强心汤能够起到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以及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组成药物包括:黄芪30g,党参,丹参,茯苓,红花,麦冬,瓜蒌均15g,木香,石菖蒲各12g,川穹,西洋参,甘草,赤芍均10g,五味子6g。每天一剂,冷水浸泡15-20min,煎熬30min左右,取汁口服。疗程为一个月。

1.3疗效评价

在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状况。临床疗效的等级评分标准:(1)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缓解,心电图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彩超显示心脏射血分数正常;(2)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心电图心肌缺血显示有所改善,心脏射血分数显示正常;(3)无效:患者的病情没有好转或加重。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二所示。

表二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8 28 37 3 95.4%*

对照组 68 18 29 21 69.8%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中出现了1例轻度失眠,2例出现眩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观察组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中医学中没有心力衰竭之称,通常是根据其临床症状进行归类的,包括胸痹,惊悸,水肿等。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發展,中医药已经能够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的症状,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治疗上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党参,人参皂苷,丹参,茯苓,车前子等二十多味中药[4]。但是中医药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中还存在很多问题:(1)治疗的方法通常集中在文献资料及一些经验中,缺乏客观的科学验证;(2)疗效评价及身体常规指标没有西医客观明确;(3)处方过于复杂,不利用工业生产;(4)目前的临床研究都是都过中西结合治疗,单用中药治疗的研究很少。近几年来,通过中西医的结合,使得中医药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中朝着更加客观,标准,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通常利用的血管扩张剂是硝酸脂类药物进行静脉注射,能够起到扩张血管,减小前后负荷,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利用环磷腺苷葡胺来改善心功能不全,同时利用强心汤进行辅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已经从之前的利尿,扩血管,强心转变成了利尿剂,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的综合疗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缓解,并且观察组中患者症状消失的时间,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低。从而根据临床疗效的研究证实了通过中西医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更加显著,患者的复发率也明显降低了。因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应该被广泛的推广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辛雨.慢性冠心病心衰中西医药物治疗的新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王春梅,朱翠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30(06):880-881.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冠心病效果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