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肺结核病研究进展

2015-10-21 18:15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传染机制

姜 燕

【摘 要】耐多药肺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类疾病,也因由呼吸传播,因此该病的传染也难以得到有效避免。与此同时,结合临床病例发现,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很难治愈,并且死亡率极高。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耐多药肺结核病,本文在分析耐多药肺结核病定义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机制及临床治疗进行探究。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传染;机制

根据WHO[1]报道表明:现状下,全世界已经有二十多亿人引发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年均新发结核患者达到了八百万到一千万人次,当中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处于耐多药危险当中。由于耐多药肺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因此其传染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为了使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预防及治疗策略加以明确便显得极为重要。

1.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定义

耐多药肺结核病指的是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经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此类病灶的特点明显,治疗时间长、治愈难度大、治疗费用昂贵以及病死率高等。与此同时,耐多药肺结核病还会导致结核病回升,属于一类难以避免的传染性疾病。

2.耐多药肺结核病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耐多药肺结核病发病率颇高,全球有二十七个高耐药结核国家,而我国便是这二十七个国家其中的一个。早在2007年,WHO便把我国视为二十五个耐多药结核病以及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的最优先控制国家之一。由于耐多药肺结核病在临床中难以得到有效治愈,因此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便尤为重要。从根本上而言,出现多耐药突变最显著的因素便是化疗的不合理性。这其中有医生方面的原因存在,也有患者本身的原因存在。首先,对于患者来说,主要表现为匮乏结核病相关知识,常会出现用药不合理等情况,进而引发了耐多药结核病。在医生方面,主要存在药物联合使用不科学、药物配制比不科学以及指导患者用药不充分等状况,进而引发耐多药结核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结合大量文献资料[2]都表明,治疗方法不合理、不规范是引发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主要原因,其中医生因素和患者因素也归属于治疗方法不合理、不规范的范畴。因此,实现规范治疗、科学治疗便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3.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机制分析

大量研究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以及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结合了细菌分子遗传学以及比较蛋白质学等,结果显示:耐药性的出现和菌体染色体中一些基因的突变存在相关性[3]。现状已经证明出,像编码烯酞基还原酶的 inhA基因以及编码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 KatG 基因,在突变的情况下,便是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的主要分子机制。对于编码RNA聚合酶β亚单位的rpoB基因来说,在突变的情况下,属于>95%的耐利福平菌株的分子机制。而rpls的突变,或者rrs的突变,则属于80%耐链霉素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的机制。所以,基于整体层面分析,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便属于结核杆菌引发耐药的最为重要的一种模式。与此同时,需充分明确的是,绝非全部的耐药菌株都和与之对应的基因的突出有所关联,以某些耐利福平菌株为例,便不具备rpoB突变。

以现状下针对结核分支杆菌MDR的分子机制探究成果为依据,导致大部分MDR菌株引发机制最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药物作用靶分子的编码基因逐步突变累积。总体来说,耐多药结核病基于治疗期间引发的几率颇高,并且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引发的。虽然现状下,对于耐多药结核病机制有足够的了解,在了解其机制的情况下,便能够对其突变状况有足够的认识,进一步为相关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依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其一,虽然有65%到95%的耐药菌株能够将突变的耐药基因检测出来,但是还有少部分耐药菌株没有对其详细的耐药机制加以明确。其二,基于耐药基因检测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属于耐药株;而敏感株检测出来的却非常低,这可能是因为在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敏感株被杀害。其三,目前在基因突变和耐药表型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方面研究课题较少,需进一步两者的关联性进行研究,从而为后续诊疗提供必要的保障。

4.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探究

4.1化学方法治疗

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需依据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掌握本地区既往用药情况,详细询问既往用药史,充分评估本地区耐药患者的数量、类型和发展趋势,以二线注射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在选择好4种有效的二线抗结核药物基础上加吡嗪酰胺组成,严格实施全程督导化疗管理,总疗程一般为9-30个月,具体需根据耐药和疗效情况而定。以《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5》为依据,抗结核药物主要划分为:一、一线口服抗结核药物,此类药物药效最强,耐受性最佳,如果具有实验室证据和临床治疗史提示该组中的药物有效,就应该选用。如异烟肼、吡嗪酰胺以及乙胺丁醇等。二、注射用抗结核药物,所有耐药结核病患者都应在强化期接受注射类抗结核药物治疗,如链霉素、卡那霉素以及阿米卡星等。三、氟喹诺酮类药物。该类药在耐多药结核病化疗治疗方案中多是最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应优先选择高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四、二线抗结核药物,如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以及对氨基水杨酸等,其中丙硫异烟胺抗结核效果最佳。五、其他种类抗结核药物:该类药是指疗效和长期使用安全性数据有限的抗结核药物。如:利奈唑胺、氯法齐明、亚胺培南-西司他定、克拉霉素。WHO不推荐常规用于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但当不能从第一至四类药中选择到足够药物組成耐多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方案时,可从该组中酌情选择2-3中药物。

4.2免疫方法治疗

国外学者经研究表明,CD4+T细胞与CD8+T细胞均属于抗结核保护性免疫的细胞[4]。由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细胞免疫水平显著较低,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免疫方法进行治疗,对免疫增效剂加以应用便能够起到不错的疗效。

4.3外科方法治疗

耐多药肺结核病除了采取药物以及免疫方法治疗以外,外科方法治疗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肺切除术以及胸廓成形术等,均有不错的疗效。现状下,外科介入治疗手段也是优良选择。主要在手术的基础上,使痰菌能够转为阴性,这样便为综合治疗效果的提升奠定了良机。

5.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我国是耐多药肺结核病发病率颇高的国家。由于耐多药肺结核病危害程度大、治愈率低、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需在认清其发病原因及机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同时做好耐多药肺结核病的预防控制。相信做好以上这些,我国的耐多药肺结核病将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毅.耐多药结核病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3,21:12-15.

[2]赵恒敏.王卫华.抗耐多药结核病新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防痨杂志,2012,05:324-326.

[3]李赛.汤逊.耐多药结核病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06:523-524.

[4]黄欢欣.耐多药结核病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4,09:1274-1277.

猜你喜欢
传染机制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传染
皮革机制
艺术需要公共环境参与的中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