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1 18:15严丰祥杨再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收缩压硝苯地平研究组

严丰祥 杨再春

【摘 要】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为该病治疗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3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但症状较轻微。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避免心、肾、脑等靶器官受到进一步损害,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硝苯地平;厄贝沙坦;2型糖尿病;高血压;临床疗效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血糖代谢异常疾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常并发高血压,而这2种疾病均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1]。因此,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在临床上以降糖和降压治疗为主,而如何在早期有效控制血压对患者病情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均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常用药物,据文献报道[2],2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故笔者设计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有效性。现给予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为25~63岁,平均年龄为(46.2±1.9)岁。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3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为26~65岁,平均年龄为(48.4±2.2)岁。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均经餐前2h、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及24h血压监测,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诊断参照人卫第7版《内科学》教材中关于该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患者不存在其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不存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排除妊娠或哺乳女性;不存在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者;对本研究知悉并签署同意书。两组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值及高血压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男:女 年龄

(岁) 病程

(年) 高血压级别 空腹血糖值

1级 2级 3级 (mmol/L)

研究组 33 21:12 48.4±2.2 4.8±0.9 8 14 11 10.2±2.1

对照组 30 19:11 46.2±1.9 5.0±1.1 7 12 11 10.6±2.2

2或t — 2=1.026 t=1.265 t=1.180 2=1.389 t=1.164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根据其具体血糖水平采取降糖治疗,包括胰岛素皮下注射和口服降糖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2组患者在服用本研究药物前,应停服既往降压药1周,此乃药物洗脱期。①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具体用药方案为:每次给予150mg厄贝沙坦口服给药,1次/d,1个疗程为30d,治疗周期为4个疗程。②研究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用药方案为:每次给予30mg硝苯地平口服给药,1次/d,1个疗程为60d,治疗周期为2个疗程。

1.3观察项目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1d和治疗后第4个月末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并做好对比。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數±标准差)作为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作为统计描述,采取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 两组在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Hg)

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33 164.3±12.7 135.2±9.9 96.8±8.3 76.9±6.9

对照组 30 162.8±11.6 148.1±10.7 97.7±8.6 89.4±7.8

t — 1.208 8.972 1.157 9.271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仅研究组出现1例面色潮红,2例出现头晕、皮疹,及时给予处理后并无大碍。

3讨论

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之间具有相同的病理机制,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会导致机体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而胰岛素水平却出现下降,导致血糖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脂肪酶活性降低,肝脂肪酶活性升高,最终使血脂血糖代谢出现紊乱[3]。而随着血脂血糖异常,会引起动脉硬化,使心、肝、肾等靶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另外,高胰岛素血症会增强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功能,进而诱发高血压出现。因此,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会加速病情恶化,甚至会出现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对患者的伤害极为明显。如何探寻一种高效、科学的降压方案已然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方向。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降压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厄贝沙坦。硝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它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扩张外周小动脉,进而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另外,该药还能扩张冠脉,改善缺血心肌血供状态,这可以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4]。此外,缓释片能够以固定的速率释放活性药物,进而可以稳定控制血压。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它能降低人体内血管紧张素水平,进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除此之外,厄贝沙坦还能抑制心室重构,减轻心室肥厚,它既能扩张动脉,又能扩张静脉,且对患者清晨时的血压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5]。通过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能够使2种药物达到协同反应,并延缓全身小动脉硬化速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心、肾、脑等靶器官的生理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且安全性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余军良.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80例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35):7480-7481.

[2]刘紊钗,盈风娥,赵春云.联合降压治疗老年人 2 型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5):284-285.

[3]崔丽娜.联合降压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文摘,2009,8(18):9-10.

[4]蔚珍.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5A):340-341.

[5]柯元南,黄峻,诸俊仁,等.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片剂对单药控制不良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9):794—799.

猜你喜欢
收缩压硝苯地平研究组
临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评估
硝苯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