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自我管理概述及其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2015-10-21 18:15蔡学琴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社区护理应用

蔡学琴

【摘 要】随着慢性病患者人数的增加,如何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在探讨的问题。因大多数慢性病患者都需要长时间接受药物等治疗,故仅仅靠院内治疗和护理是不行的。要想缓解医院的压力,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就要在社区护理中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教会慢性病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使患者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促进患者健康。

【关键词】慢性病自我管理;社区护理;应用

慢性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需要长时间进行行为干预或者药物干预的疾病[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的发生率在逐渐升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随着慢性病患者群体的扩大,如何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保健方法,慢性病自我管理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且被广泛应用于社区护理当中,不仅有助于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下面概述慢性病自我管理及其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1慢性病自我管理

慢性病自我管理(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针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方法。当前国内外对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定义还各持己见,如Barlow、Wright等人認为慢性病自我管理是在应对慢性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变化并改变生活方式的能力。宋艺君等认为健康自我管理是个体在参与自我照护活动中,运用问题解决技巧处理因疾病所致的身体、心理与社会问题的过程。虽然国内外对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定义各持己见,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知道慢性病自我管理不同于以往的健康教育,其注重强调以慢性病患者认知为基础,指在医疗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慢性病患者需要承担一定的预防性和治疗性保健、治疗任务,并在自我管理技能指导下学会自我保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保健能力,以最终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

此外,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特点是:(1)注重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健康教育,而不是仅仅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培训。(2)以慢性病患者意识到和关注的问题为前提,不仅指导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而且帮助患者解答患者所关注的问题。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主要任务:(1)注重慢性病患者医疗行为的管理。指导患者掌握监测自己病情的方法,指导患者如何向医生报告病情。(2)指导患者管理自身角色。指导患者不要将自己看作是患者,而是可以像正常人那样从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活动。(3)指导患者管理自我情绪。指导患者掌握控制和管理自我情绪的方法[3]。

2慢性病自我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相较于我国,慢性病自我管理在国外社区应用比较成熟,且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而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虽然起步落后于外国,但是慢性病自我管理在国内社区护理中也就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傅东波等通过对57位不同病种的慢性病患者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干预,在分析干预效果后,得出结论:对慢性病患者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慢性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持稳定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自我管理的效果,于普林等发现相较于没有实施健康自我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自我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更高,饮食习惯更加科学,体质量指数和整体健康状况更加理想。由此,他们认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自我管理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孙文为了探讨自我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120例社区慢性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采用一般社区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用自我管理模式,通过分析两组的情况,得出结论:自我管理应用于社区护理中可以有效增加患者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掌握,降低慢性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广泛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虽然慢性病自我管理在我国社区护理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上述关于慢性病自我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多是对患者进行短期干预,缺少长期效果评价的足够证据。且在社区护理中采用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也多是在传统社区护理中加上了健康教育,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缺乏系统性、多样性、个体化、推广性。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仍然还需要继续探讨适合我国慢性病患者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并在社区护理中更好地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促进慢性病患者的健康。

3展望

为了更好地在社区护理中对慢性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干预,真正发挥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实效,在今后的社区护理中,社区护理人员要首先通过随访和沟通,了解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及相关信息,了解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可能性大小[4]。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目标,要将疾病的相关知识、自我管理的方法告知患者。此外,在患者自我管理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情况加以观察、监督和指导,想方设法调动和保持患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适时借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患者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治疗目标。要借鉴护理程序,结合慢性病患者的特点,吸取国外好的经验,不断研究和改善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使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更加个性化、多样性、系统性,以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需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宋秀玲,梁伯衡,潘冰莹,杜琳.广州市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及其效果评价[J].华南预防医学,2012(01).

[2]李桂雪,鞠彩红,刘媛媛,徐秀芬,刘松梅.我国慢性病现状与自我管理[J].黑龙江医学,2010(04).

[3]杨功焕.中国医改进程中的慢性病预防控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01).

[4]张丽丽,董建群.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02).

猜你喜欢
社区护理应用
基于奥马哈系统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问题的评估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医疗机构与护理管理架构的适应性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影响社区糖尿病护理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