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场疏散楼梯设计要点探析

2015-10-21 19:24沈美洁
房地产导刊 2015年6期

沈美洁

【摘要】大量的人口成为了城市的消费者,导致大型商场人流拥挤,给大型商场的消防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大型商场审计中,疏散楼梯的设计尤为重要。本文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型商场; 疏散楼梯; 设计宽度; 辅助疏散出口

一、前言

商场是人流密集的区域,如果发生火灾隐患的话,将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疏散楼梯的合理设计是保障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其设计的好坏对于商场的安全性能尤为重要。

二、疏散楼梯的种类及其相应设计要求

仅仅采取防烟防火分隔的楼梯间是不能够满足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要求,因此商场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如要设计为既防火又防烟的安全疏散楼梯间,还应设置避难前室。前室不仅能起到竖向和横向疏散的缓冲作用,还能增强楼梯间防烟和排烟的能力。根据疏散楼的形式将其划分为三种。

1、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

疏散楼梯设置为开敞式前室即采用阳台、凹廊等作为前室进行排烟。当用阳台作为开敞前室时,可以直接对着阳台开门,这样必须通过两道防火门和阳台才能进入楼梯间,其侵入阳台的烟能迅速被吹走,且不受风向的影响。如果疏散楼梯结合电梯厅设置,其前室不仅排烟效果好,楼梯间和消防电梯既靠近又有分隔地结合布置,可以形成完善、可靠的安全区域;当用凹廊作为开敞前室,如果结合电梯厅布置会造成经常用的流线和火灾时的疏散路线结合起来,在火灾时会出现人员疏散与消防队扑救的流线交叉和相互干扰,造成疏散的不利,如若分开布置则相对较好。

2、带封闭前室的疏散楼梯间

封闭前室与开敞前室相比,其主要优点为设置灵活且形式多样既可靠外墙设置,亦可设在建筑物内部。主要的缺点是排烟问题相对复杂,位于建筑内部的楼梯间必须设置自然排烟道或使用机械排烟设备来排除侵入前室和楼梯间的烟气,不但设备复杂、经济性差,而且效果不好。靠外墙楼梯间虽可利用窗口进行自然排烟,但可靠性仍难得到保证。

3、全开敞的室外疏散楼梯

全开敞的室外疏散楼梯一般布置于建筑物的端部。其优点为:既可以采取结构简易的悬挑方式,不占据室内的有效建筑面积;同时侵入楼梯间的烟气又能被迅速排走,不受风向的影响。因此其排烟效果和经济性都很好。但由于它只有一道防火门而无前室,安全性相对较差,因此应配合前两种形式共同使用。

三、开放式的建筑疏散楼梯形式

在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了需要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类别,却没有规定其他建筑应采用哪种疏散楼梯,因此,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仍具有开放性,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如果单纯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来进行考虑,那么公共建筑超过了五层,就需要采用室外疏散楼梯或者是室内封闭楼梯间,当居住建筑层数超过两层,并且是通廊式建筑时,也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将改为疏散门设置于楼梯间的入口,这样楼梯间就可以封闭起来。这样虽然在具体参数方面达到了相关要求,但是从实际的防火需求出发,笔者认为,不能够生搬硬套各种规范,主要有这些理由:

首先,如果建筑采用的是外走廊,并且是敞开式走廊,那么烟气就容易向室外扩散,室内不会积聚过多的烟气,并且,通常采用挑梁形式来构建本类建筑的外走廊,可以有效的将烟雾挡下来,减少烟气进入到未起火房间和楼梯间。基于这种优势,在建筑设计中可以优先考虑外廊形式。

其次,如果在外走廊和楼梯之间设置疏散门,那么对美观就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是应用于使用人员数量较多的建筑时,大型的公共商场,人员的频繁出入,就会对门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造成封闭楼梯间消防作用的减弱。

因此,设计上能够调整为敞开楼梯间的建筑,不管是从经济角度或是消防角度考虑都是比较有利的,就可以考虑设置敞开楼梯间而不选择封闭楼梯间的形式。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敞开楼梯作为疏散楼梯合适吗?通过阅读相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们可以知道敞开楼梯是疏散楼梯所需的条件,但是当建筑允许不设封闭楼梯间时,并没有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将敞开楼梯作为疏散楼梯,由于敞开楼梯和敞开楼梯间是不同的,因而在具体实践中就很容易有偏差出现。譬如建筑共有4层,每层面积为1000平方米,那么将敞开楼梯设置于建筑内,各个楼层面积叠加计算,就会超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限值,这样就需要将防火分隔处理应用到楼梯的贯通部位,比如防火卷帘的增设等等,合理分隔楼层,确保防火分区面积在合理范围内。

四、疏散楼梯的平面布局

1.楼梯间的形式

由于商场建筑的高度和层数不同,相应楼梯设计的形式也大有不同。当地下商店若地下层数≥3层、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此时,楼梯间设计为防烟楼梯间。除此以外地下商店的楼梯间应设计为封闭楼梯间。地上商场为1层时,楼梯间可以设为敞开楼梯间;商场为≥2层的多层建筑时,楼梯间设计为封闭楼梯间,此时安装的防火门等级为乙级。当疏散楼梯不能保证通风流畅和天然采光时,楼梯应当设计成防烟楼梯。若楼梯间兼有划分垂直防火分区的功能时,楼梯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为二类高层或裙房时,应设封闭楼梯间,此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2. 輔助疏散出口设计

就地上商业建筑而言,在营业厅内的任何一点都必须得到以下保证:离最近一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30m。若是同一拣建筑物内发生一次火灾,当防火分区发生火灾时,其他防火分区只考虑火灾灾情的蔓延问题,当防火分区的疏散距离小足时,或区内人员距离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较近时,我们可以将防火门当做辅助疏散出口使用。

地下商店每个防火分区都需要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也可以将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作为另一个安全出口。此防火门可以当做辅助疏散出口使用。

五、多层综合性商业建筑的疏散楼梯形式

我国在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划分单一功能建筑以及多种功能公共建筑。但是这种类型的建筑却大量存在于县级中小城镇中,那么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划分,从而更加准确合理地进行防火设计。

在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中,对于建筑层数超过两层,并且设置了一些娱乐场所的建筑,比如放映室、游艺场所等,应设置室内封闭楼梯间。笔者认为,这种楼梯指的是与其他楼层共用的楼梯。比如某一座建筑一共有5层,KTV设置于一层,上面几层空间用于办公,因为是在最底层设置的KTV,那么就不需要将一层的人员疏散考虑到疏散楼梯设计中,一层只需要设置安全出口即可;那么笔者认为可以从这种角度选择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了同一建筑内的住宅以及其他的功能空间的疏散楼梯应分开设置,那么是否可以将这个规定向公共使用功能上延伸呢。如果将防火分隔设置于KTV部分和办公部分之间,要独立设置办公部分的疏散楼梯,不与KTV的安全出口共用,那么结合相关规定就需要分别考虑这两种不同功能区的安全疏散。需要注意的是底层KTV是不包含于办公部分的层数里面的,即办公部分可按照不超过5层其他公共建筑来考虑,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六、结束语

综上,消防安全是对于商场来说十分重要的事情,对其设计进行准确把关,严格控制技术规范,用规范化的设计为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商场疏散楼梯的设计要点。

参考文献:

[1]肖学锋.发展消防安全工程学和性能化防火规范[J].消防科学与技术.1999(4):22-25.

[2]姚斌,刘乃安等.论性能化防火分析中的安全疏散时间判据[J].火灾科学.2003.12(2):79-83.

[3]姚斌,姜传胜等.性能化防火分析方法在大型地下商场中的应用[J].火灾科学.2003.12(4):2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