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不是发黄的“故纸堆”

2015-10-21 17:20丁彦婕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领悟语感文言文

丁彦婕

有这样的要求: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浅易”“一定量”等字眼可以看得出,大纲对于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然而就是这并不很高的要求却让一众学子望而生畏。似乎只要提到文言文,就可以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在文言文课堂上,也经常看到学生无精打采甚至昏昏欲睡的面孔。文言文该怎样教?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源头。在我看来,学生对文言文的排斥通常不外乎两种思想,一种是学习文言文无用论,认为文言文是陈腐的东西,与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学习它毫无益处;另外一种是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文言文虽是古代先贤思想精华的遗留,却在很多方面距离我们的现实比较遥远,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了解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不是发黄的“故纸堆”,相反,它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阅读的文言文,正是这些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每一篇优秀的文言文都是古人思想的结晶,闪耀着他们精神品格的熠熠光彩。孔子的执着不悔,庄子的飘逸捭阖,李白的傲岸不屈,苏轼的洒脱豁达……无数优秀的文言文就是一座座思想的宝库,那里蕴藏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收纳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其中许多优秀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而积极的影响,无数高大的背影让我们为之无限神往,对我们每一个人人格的塑造、品质的培养、境界的提升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其次,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亲近文言文,至少不再排斥。一方面,要對学生采取分层方式,不能一概而论。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并且尽量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能够获得成就感,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耐心培养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再不会“谈文言而色变”。另一方面,以灵活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文言文。比如,一则有趣的历史典故可以让学生产生走近人物的兴趣,一次简单的课本剧编演可以使学生积极地翻译,反复地琢磨,一次精心组织的比赛可以让学生认真地记忆、背诵……尽管文言文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不少隔阂,但是只要教师认真策划,必然会找到吸引学生的办法,真正实现“时间不是问题,空间不是距离”的效果。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实现了这个前提,接下来要研究的就是怎样教的问题。要让学生真正走进文言文,学好文言文,运用正确的方法很重要。我认为文言文的教学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就是“读”“背”“译”“悟”“练”。

诵读是领会文章的第一步。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地、认真地诵读才能逐步理解文章,领会文章的思想,发现文章的美。读的形式有很多种,范读、朗读、默读、齐读、自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等,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诵读方法,让学生反复阅读,在阅读中扫除语言障碍,领会文章大意。

接下来是背诵。关于要不要大量背诵文言文,教师也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大量的背诵是很重要的。文言文不是我们生活的语言,除了课本以外我们几乎不会接触到它。就接触频率来讲,文言文甚至不如英语。那么对于这样一种我们现在几乎不使用的语言,怎样才能准确地理解呢?显然,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语感。而背诵的过程正是语感培养的过程。熟读成诵,正是在反复阅读、熟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培养了文言文的语感。另外,大量的背诵名篇对学生的写作也是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领悟是对文言文阅读较高层次的要求。一篇优秀的文章,可能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或记叙了人物的特殊经历,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而透过这些表面,我们可能会发现他们的情趣志向,了解他们的胸怀气度,景仰他们的崇高品质……这些就是我们在阅读和理解后形成的自己对文章的深刻领悟。只有领悟了这些精神的内核,才是真正读懂一篇文章,这样的阅读对每一个人人格的塑造、志趣的培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检查巩固。要了解学生学习的成果,并且让学生牢记所学,练习必不可少。练习必须要具体地针对每一堂课的重点而设,也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而设,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发现不足。这样的练习才是有效的练习。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也是高考试卷的重点内容。学好文言文,对每一位学生都至关重要。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必备条件。消除学生厌学文言的情绪,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终有一天,学生会真正走进文言文。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领悟语感文言文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多么痛的领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