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通络汤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5-10-21 19:51李君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急性期

李君辉

【摘要】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汤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的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絡汤的临床药物治疗,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的比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17%和94.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76%和72.41%,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分别为(90.16±8.63)分和(58.74±5.9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39±9.21)分和(43.08±6.24)分,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化痰通络汤对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以及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期;缺血性中风;化痰通络汤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35-0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于神经系统临床上最为多发的病症之一[1],中医学角度则称之为缺血性中风,其一旦发病后则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均带来严重的困扰[2]。因此,本研究以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1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化痰通络汤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予以探讨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116例,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为42~73岁,平均年龄为(58.13±7.96)岁。入选患者均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缺血性脑中风,且均于发病后72h内入院就诊。严格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出血性疾病患者,且近期无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外伤手术史。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并且在性别、年龄及病情危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均给予右旋糖酐降低血粘、尿激酶溶栓、尼莫地平扩张血管以及抗血小板等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加用血栓通的临床药物治疗,具体给药方法和给药剂量:将6ml血栓通注射液(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0285)加入到5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7天为一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的临床药物治疗,具体给药方法和给药剂量:方剂组成为法半夏10 g,橘红10 g,枳壳10 g,川芎10 g,红花10 g,远志10 g,石菖蒲10 g,茯神15 g,党参15 g,丹参15 g,炙甘草10 g,以上药物水煎取汁至400ml,每天2次,温服,7天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分别比较和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价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判定,即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85%为基本治愈,症状积分改善≥50%为显效,症状积分改善≥30%为有效,症状积分改善不足30%为无效。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三者之和。采用简化Fugl-Meyer评价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积分在50分以下为严重运动障碍,在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在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在96~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为100分属于运动功能正常。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得分为100分属于正常,在60~99分属于生活基本自理,在41~59分属于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在21~40分属于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在20分以下属于生活完全依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 0软件对本次临床研究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的比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17%和94.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76%和72.41%,且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n) 基本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研究组 58 32(55.17)* 18(31.03) 5(8.63) 3(5.17)* 55(94.83)*对照组 58 19(32.76) 17(29.31) 6(10.34) 16(27.59) 42(72.41)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表示P < 0. 05

2.2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指标改善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分别为(90.16±8.63)分和(58.74±5.9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39±9.21)分和(43.08±6.24)分,且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指标改善效果的比较(X ± S)

组别 例数(n) Fugl-Meyer评分 Barthel评分 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 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研究组 58 52.86±6.97 90.16±8.63* 23.57±4.25 58.74±5.90*对照组 58 52.79±7.03 72.39±9.21 23.60±3.92 43.08±6.24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表示P < 0. 05

3. 讨论

我国传统观医学理论认为,中风在临床上往往以突然晕倒、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表现,其具体病机则包括中医中的风、火、痰、气、瘀、虚六端,而对于急性期缺血性中风则以实证为主[3]。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统计,中风急性期普遍以阳类证占据大多数,并以痰瘀为中风急性期的主要病机[4]。故本次临床研究以化痰通络汤作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其化痰通络汤中的法半夏、橘红、茯苓、枳实具有化痰祛湿之功,而丹参、川芎、红花则具活血行瘀之效,再加之石菖蒲、远志交通心肾,党参、甘草补气健脾以增强运化之力,从而有助于祛除痰湿之邪。全方诸药合用可谓是标本兼治,使痰浊化,瘀血散,脉络通,以达诸症除的治疗目的[5]。

本次臨床特对我院所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给予了不同模式的差异化药物治疗方案,通过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的比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17%和94.83%,均显著高于血栓通单独治疗患者的32.76%和72.41%;与此同时,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分别为(90.16±8.63)分和(58.74±5.90)分,均明显高于血栓通单独治疗患者的(72.39±9.21)分和(43.08±6.24)分。综上诉述,化痰通络汤对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以及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玉勋. 血栓通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5):157-158.

[2] 徐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3,19(11):131-132.

[3] 马丽虹,王健. 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0):609-610.

[4] 刘晓丽,顾成光,索宜美,等. 熄风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8):36-38.

[5] 谭凤,侯伯南. 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13,19(5):69-70.

猜你喜欢
急性期
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Meta分析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急诊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CT定量测量老年COPD急性期患者支气管壁厚度的价值
CT联合MRI对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臭氧治疗对急性期脑梗塞血清谷氨酸浓度的影响研究
介入治疗对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效果分析
心源性脑栓塞急性期抗栓治疗
长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