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2015-10-21 19:28韩颖辉
科技与企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育价值观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要增强自觉性,结合自身的任务,加深认识,正确理解,在实现路径上多下功夫。本文,笔者从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视角,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浅议。主要包括:明晰研究生的自身任务和社会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思想动力问题;加深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从内涵上解决认识模糊问题;在坚持真做真行上用真功夫使实劲,从实践上解决价值路径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新常态下的主流价值观,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党和国家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的当代研究生,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和体现。思想自觉是前提,关键还要落在行动上。这就涉及到思想认识和实现路径问题,也是很多研究生认识模糊之处、思想困扰之处、实践不实之处。笔者以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和思维,提出几点拙论,以期破解。

首先,要明晰研究生的自身任务和社会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思想动力问题。从浅层次认识来看,研究生的根本任务是树立科学的精神,深入学习、从事科学研究,积淀将来走向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取得更好更大的发展。这一点,每一名研究生都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社会责任来看,对研究生有更高的期望。党和国家寄予了厚望,社会充分倚重,急缺高层次人才的单位更是希望有更多的研究生充实力量。所有这些,都赋予了研究生更大的社会责任。即使还有个别研究生特别是社会不是特别紧缺人才的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相应学位后,也在为找工作而苦恼,再次面临人生抉择的尴尬,但是自身潜在的后发优势犹在,主要是个人观念、价值追求和未来期望问题。从价值取向来看,关键是要突破个人本位的桎梏,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思想健康成为一种自然,用科学的思维看待自我、接纳社会,把自己合和式融入社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解决价值实现方式模糊的问题。从政治思想来看,我们生长红旗下,在社会主义政治、法治和经济社会制度下成长,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图强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四个方面想清楚了,弄明白了,并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不断强化,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增强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

其次,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内涵上解决认识模糊问题。人是社会的人,不能离开社会的汪洋大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不能离开社会的因素,特别是离不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和厚重的民族文化。我们从小就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无时无刻地接收了这样的思想。当然,不可否认,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思潮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不仅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也是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家这个“大家庭”好了,我们每一个小家才能更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仅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单元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只有社会的每一个小的单元都好、每一个人都好,社会这个系统才能更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我们每一个社会自然人的基本素质体现,更是对我们研究生的最基本要求,只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真正成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承、一脉相传的,好比是一座塔,有基座、有塔身、有塔尖,不可割裂,不可断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研究生,应该有这样的认知,而且还要有更高的理论思考。比如,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大势,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看清事物本质,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发展方向。有了这样的认知,自然也就解决了思想认识模糊、行动方向不明的问题。

最后,要在坚持真做真行上用真功夫使实劲,从实践上解决价值路径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真做真行、善做善行,将“24个字”的基本内容和内涵精神融入到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就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禁忌空喊口号,不见行动或表里不一、言行脱节。作为在读硕士研究生,就不能脱离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要在业务学习和业余生活中感悟和践行,在细微之处、时时处处彰显科学的价值导向,特别是要祛除功利化,不能凡事在做之前都把个人的既得利益想在前、放在前,而是要胸怀大局,着眼全局,用开放性思维想问题、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产生在不知不觉中取得收获,被人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幸福感和成功感。在这里,也要提出自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社会新常态,契合别人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方式,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却脱离集体,不能使自己处于“孤家寡人”的状态而一意孤行。既要被别人所接受,也要符合客观实际,切忌脱离实际、脱离集体,否则很难产生正能量。其中,践行的形式也很重要,比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志愿活动、参加课堂学习、参加课题研究等等,都要用各自的合适的表现方式来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和实现路径,争取在细微之处见效果,争得更多人的认同,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关键还在于从自我做起,在影响力上下功夫,从而产生更加广泛的文化生态,形成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当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们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心中认同并牢记,行动夯实并持续,才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发挥当代研究生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学玉.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J].江海学刊.2009(05).

[2]徐海荣.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J].红旗文稿,2013(07).

[3]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月刊.2013(03).

作者简介

韩颖辉,北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蟑螂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