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

2015-10-21 18:15严智昌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CT诊断肠梗阻

严智昌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腹部X线平片与CT诊断在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2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诊断的时候使用X线平片,观察组患者使用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概率。结果:诊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准确诊断概率为88.0%,对照组患者准确诊断概率为68.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肠梗阻患者诊断的时候,CT诊断的准确率冥想高于X线片的诊断率,临床中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准确诊断概率。

【关键词】肠梗阻;X线平片;CT诊断

临床中的急腹症有很多种,其中肠梗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肠腔出现机械性或者是无理性的阻塞引起的。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均可出现在小肠与结肠部位,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呕吐、腹胀、腹痛[1]。患者患有该种疾病将对其生活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这种疾病在临床中的病死率比较高。针对这种疾病准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在临床诊断技术逐步发展的过程中CT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本文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腹部X线平片与CT诊断在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患者年龄为16-68岁,平均年龄为(38.2±3.9)岁。所有患者经过病理证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12例,胆结石肠梗阻5例,粘连性肠梗阻18例,单纯性肠梗阻15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成数量均为2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试验进行比较。

1.2方法

在检查诊断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使用X线平片,患者采用卧位以及立位摄片,随后交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经过阅片后得出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CT增强扫描与平扫,层距与层厚均控制在6-7mm的范围。在对患者进行扫描后部分患者拆薄图像2.8mm,并需要采取平面重建。扫描的时候针对疑似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需要在延迟3min左右重复扫描,将扫描的结果与CT诊断结果一起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诊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准确诊断概率为88.0%,对照组患者准确诊断概率为68.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比较(n,%)

组别 检出患者例数 诊断准确率

对照组(n=25) 17 68.0

观察组(n=25) 22 88.0

3.讨论

关于肠梗阻,临床医师在研究的时候就发现这种疾病的引发机制有很多种,但是如果患者确诊为肠梗阻,不及时采取治疗的话,就非常容引起患者肠道坏死。关于这种疾病,临床的病死概率为25%左右[2]。在外科各种疾病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就属于肠梗阻。这种疾病不同年龄阶段的都有可能引发。关于这种疾病的临床诊断,由于腹部X线平片诊断检查使用费用相对比较低,是一种基础性的检查方法。这对基础设施不是非常齐全的基础性医院来说,腹部X线平片检查是一种首选的检查方法[3]。但是由于人体的腹部结构组织比较复杂,应用腹部X线平片进行检查诊断,分辨率相对比而言比较低,会影响医生肠梗阻的准确诊断率。从腹部X线平片中获取的信息相对比而言比较少,难以将肠壁位置的血液供应状况充分的显示出来,同时对于引发肠梗阻的原因与部位也很难诊断出。因此,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在临川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中,CT诊断技术获得较好的发展。临床肠梗阻诊断的时候,使用CT方便快捷。应用这种诊断方法能够将患者肠道附近组织的相关情况,具体地解剖结构以及肠梗阻的发生的具体位置清晰地显示出来。因此,这种诊断方法可以将肠梗阻患者引发病症的具体部位和具体原因诊断出来[5]。在本次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在诊断的时候使用X線平片,观察组患者使用CT进行诊断。诊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准确诊断概率为88.0%,对照组患者准确诊断概率为68.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肠梗阻患者诊断的时候,CT诊断的准确率冥想高于X线片的诊断率。临床中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准确诊断概率。

参考文献:

[1]欧阳林,周水添.比较CT和X线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1(8):596-597,599.

[2]高旭宁,许茂盛,等.64 层CT冠状位重组图像对肠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12(11):1133-1135.

[3]许传军.MSCT 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在确定肠梗阻部位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43(09):1176-1178

[4]郑祥武.急腹症/双晕征样肠壁增厚的CT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23(5):416-418.

[5]刘洪杰,孙浩然.肠石性小肠梗阻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04):1100-1102.

猜你喜欢
CT诊断肠梗阻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如何治疗?必须要做手术吗?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胰腺癌患者术后腹部感染的CT诊断及鉴别
肺部癌性空洞与其他空洞的CT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