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加宽的施工技术及补强措施

2015-10-21 17:25贺文慧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贺文慧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路基加宽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公路路基加宽的施工技术及补强措施,进而保证新路基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施工技术;补强措施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会大大增加,很多超负荷的公路只有通过拓宽公路路面的措施缓解行车压力。这就促使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不断提高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技术,在公路改建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全面把握好改建重点,将改建公路的路基工程质量严格控制,不断提升公路路基加宽施工工程质量,才能确保公路质量,进而才能从根本上建设出优质的公路,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1、公路路基加宽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原有路基部分

①病害与平整度。在加宽路基形成之前为了防止雨季积水就需要做出填补处理,旧路平整度和沉陷、剥落、坑槽很难达到规范要求尽量找回平整度。

②保持强度。路基承受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土体路面结构的重力与本身的自重。路面基础的路基是公路承重的主要部分。公路加宽旧道路根据道路强度顶面弯沉值的质量作为补充加强设计。在纵向坡度设计时硬壳层一般很薄,受到破坏后强度急降低,可能会切削道路表层硬壳。为了避免留下强度上的危害,要做到施工时有效的处理。

③处理不良地段。保证土基工作区两侧边沟排水通畅、干燥。达到安全高度、远离地下水侵蚀或隔离地下水。如果发生已经渗水潮湿路基,土质不好,加宽部分容易形成沉降,稳定性差,必须采取换土抬高路堤。

1.2 路基加宽部分

①关于相对沉降问题。采用一定的粗粒土缩短压实后沉降时间,时间如果允许可让路面、路基分年施工,有足够的时间沉降。减少施工沉降,当年就要大部分任务完成。相对沉降是一个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②路基加宽与补强设计的一致。保证其上路面结构层的统一,要求强度上统一起来在一个断面新路基和老路基部分,封顶后将路基两部分弯沉值一定达到统一。新老路基的形成条件、压实、沉降时间都存在差异。设计时要采取互相验算校核的方法,为了同一层次的强度尽量达到一致,路基顶强度的一致,以求路面容许弯沉值的一致。

③压实标准。击实试验和现场测定同时同地进行压实标准可以按要求提高一些。加宽路基填料,以为省工就地取土或者就用土质不均匀的原路土,不但给质量不好掌握控制而且压实带来了一定难度。正确找到有效的压实方法根据当地情况因地适宜检测。

1.3 路基結合部分

①利用旧路肩。旧路肩可作为加宽路基利用,而有些旧路肩不能利用。实际施工根据当地情况,旧路肩作强度直接影响加宽路面的质量,旧路肩最少应切除75厘米,确定实际路肩强度及取舍程度,保证结合部分土基0到75厘米的压实度,压实标准如果达不到,以压实度检测控制75厘米以下需继续切除。

②台阶的根部压实。雨季根部积水渗水下沉导致施工中应加大压实程度。压路机无法错轮而致压实遍数不够压实有一定难度。

2、公路路基加宽的施工技术

2.1 台阶。大部分公路路基在加宽时都会考虑到台阶的设置。一般来说,加宽以前的原公路路基的边坡坡率都是1:1.5,所以在加宽之后,必须将原来的边坡挖成台阶,以满足公路路基边坡的标准比例。在挖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台阶的重要性,并且要保证新路基和旧路基能够相互交错、结合。此外,还要注意台阶的挖设宽度不要少于2米,以便其能够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的需要,方便压实设备等机械的压实操作。

2.2 填筑材料。填筑材料是影响公路路基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填充新的填筑材料时,要注意将新填筑的材料进行压实,保证材料的质量,防止其在后期和公路正式投运时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公路的整体质量。此外,公路路基的填筑材料大多应选择公路原有的,或者是透水性较好,质量有所保障的材料,比如碎石土、沙石等沉降量较少的材料,并严格控制其材料的填筑和施工质量,为新建路基的质量以及公路整体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3 路基填筑施工。对路基进行填筑前,要先根据施工规范选用一段路段进行严格的试验,从而获取材料的最佳含水量,清楚该采取哪种设备进行压实工作,以及该如何控制碾压的遍数和速度,通过明确碾压的各项指标要求,优化路基加宽设计,获得最佳的施工效果。一些渐变路基的加宽,需要灵活应变,这样才能充分把控碾压宽度。

2.4 路基碾压。要分层对公路加宽路基进行碾压,并且要严格控制好填筑的厚度以及路基的压实度,从而进一步将压实标准提高。在对路基进行碾压时一般会选用体重大于20吨的、带有双区双振的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的关键部位是新老路基的衔接处。每一层的路基在碾压完以后要平整光滑。

2.5 路基路面排水施工。路面的排水工作是指将路面内的降水迅速的排除出去,从而防止水分过多的渗入路面,冲刷到路基的边坡。施工时通常会采取集中排水的方式,这样就能提高排水的速度,减少水分渗入路面。对于较高路段的降水,通常会在中央地带设置圆形排水沟、或者雨水井,以便将路面的水排干净。

3、公路路基加宽的补强措施

3.1 铺设土工积物

在施工时,利用土工积物或者栅格等全面与表层土壤接触,增加与土地的摩擦,从而起到约束侧向位移的作用。在加宽路段中的铺设,可以增加新旧路基的结合,增大结合部抗剪能力,防止新路基的沉降对老路基的破坏,从而达到稳定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土工格栅设置可根据路填土高度进行设置,当路基填筑小于1.5m时,可在底部进行设置3层;填土高度在1.5~8m(10m)时,在路基底部和顶部各设置3层;填土高度大于8m(10m)时,在路基底部和顶部各设置3层,中部平台设置3层,其中底部铺设在基底平整碾压后铺设1层,每2层填土铺设1层,上部铺设位置为上路床顶部和底部、下路床底部各1层。土工格栅铺设宽度根据加宽宽度进行,但新旧路基铺设宽度不应少于1.5m。条件许可情况下可采用长60cmφ12钢筋进行锚固,并进行注浆,钢筋穿越新旧路基土层,对抗剪起积极作用。土工格栅可优先考虑使用钢塑双向土工格栅,但其伸长率应小于4%,抗拉强度应大于45kN/m,锚固间距及搭接宽度与普通施工相同。

3.2 冲击夯实

路基出现沉降是和路基自身的压实度密切相关的,只有将它们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减少沉降,降低纵向裂缝出现的概率。对路基进行冲击碾压(夯实)可起到补强的作用,因为采用此办法可以增加所加宽的路基的压实度,从而把新旧路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提高路基的极限抗压力。当路基的本体沉降减小后它的沉降系数也会随之减小,这样在冲击碾压时就可以避免新旧路基结合的位置由于碾压不到位而导致软弱滑动层的出现。由此,可选择冲击碾压(夯实)的方法,对路基进去补强。

4、结束语

总之,道路是社会经济流通的主要渠道,它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有许多道路的功能开始逐渐的老化,已经无法满足人的需求,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采用加宽公路路基的方法,对其道路进行改造,从而使得道路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参考文献:

[1] 董杨,公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技术册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

[2] 秦瑞芬.浅析我国公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

猜你喜欢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与施工技术要点
浅析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浅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公路路基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
粉煤灰路基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