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的探讨

2015-10-21 17:12李国龙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管理途径施工现场

李国龙

摘 要:建筑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包括了方方面面,在近些年的研究中还赋予了现场管理更多的内容,包括施工现场环境的控制、施工人文体系的构建等多个方面。这在为现场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其赋予了更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对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土建;施工现场;管理途径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建筑工程具有十分复杂的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很高的危险性,所以要对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具有更好的把握,就必须要到现场进行深入了解从而真正实现优化现场管理的目的,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还可以促进企业施工项目综合绩效的不断提升。

一、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1、现场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只有到现场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才能及时掌握的现场信息。而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体系中,通过对现场的观察能够切实的掌握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现场环境等一手资料,为后续的施工安排与现场管理体系优化提供最为基础的数据支持。

2、现场是问题萌生的场所。现场是施工活动的第一线,无论什么问题都是直接来自现场,出现问题如不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反而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的话,问题肯定会向坏方向发展,变的难以控制。通过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与制止,也对现场已经出现的问题予以组织解决,避免问题的蔓延以及对后续施工造成更大的影响与破坏。

3、现场管理还能够站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对施工活动进行统筹安排,使得现场更为协调,效率更高。

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

1、前期准备要精心规划,提高工作效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好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而施工现场管理内容始终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全程,只有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有效促进现场施工管理达到预期,确保施工全程协调、连续、均衡发展。一般情况下,施工前需要准备的工作有如下几项。

1.1建章立制。任何工程施工均离不开良好的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流程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施工单位责任目标,通过严格细致的考核、奖罚机制,全面管理好施工各流程的人、财、物,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1.2吃透施工设计图。工程设计图是整体工程的模拟,一定要认真研究图纸,对每一部分设计思路和意图要吃透,对图纸中的不明要素要进行询问和澄清,通过图纸设计,在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定线和放样,强化所有控制点精度,对各环节进行加密、保护和记录,从根本上确保现场与图纸相统一,实现工程当初预算决算目标。

1.3编制施工控制预算。在编制预算前,一定要研究施工合同协议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对现场的走访调研,根据实地情况,设计、编制好整体施工预算,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对方案要不断补充修订,加强对施工现场现场周围的补充调查,拿出分析论证数据,进一步修订方案流程和预算编制,确保施工流程和预算符合项目需要。

1.4检验原材料。在工地建立综合试验室,提高对拟用原料的试验,扩大取样范围,确保每一组材料都要过检验关,形成科学的材料检测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完善工期进度、技术标准、机械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情况,通过分析,确定施工方案,合理的组织施工。

1.5人员培训。工程施工离不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定要在不影响工期进度的同时,强化各级人员培训提高,特别是对业务、技术、安全等知识的培训,一定要不断加强,才能确保施工期间技术达标、质量合格。

2、改变以往守旧的管理模式

2.1树状管理。树状管理模式与金字塔管理模式类似,其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树状管理模式采用了人对人负责的方式来进行整体的构建,即上级管理人员负责对下级管理人员的任务下达、管理统筹与监督等职能,而下级现场管理人员则负责具体的管理事项落实以及人力、物力资源的组织与实现。此种管理模式能够极大的增加现场管理的效力与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管理要求与整体布局。但是,此种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树状管理模式对于施工单位的绩效体系以及企业管理模式要求相对较高,在人与人之间的管理构建中,需要完善的绩效体系来使得专事有专人以及专人有专责等管理绩效得以落实,才能够切实的推广与发挥此种管理构建模式的优点;另一方面:树状管理模式在不同部门的连同方面有一定的不足,由于不同环节采用的多为单线单点的管理模式,在责任出现跨界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信息与管理的共享。

2.2网状管理。网状管理是结合了上述两种管理模式的优点,采用多点管理的方式来进行,既有树状管理的纵向结构,使得管理更为有效与科学;同时,还具有层级管理方面的横向节点结构能够使得管理体系内部门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监督机制发挥到最大程度,此种管理模式是现阶段相关企业项目现场管理所追求与值得推广的,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完善项目现场管理体系的根本途径。

3、加强方案论证,提高施工质量

3.1要完善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要不断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完善,组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进行论证并确认,合理规划地下暗挖工程、深基坑工程、高大模板工程、30米以上高空作业工程、大爆破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同时还要组织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对已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化论证审查。拿出具体细化的土方开挖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吊装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临时用电工程、爆破工程等的实施方案,对那些危险系数高的工程,必须要有专项方案,对各方案的落实,要由专职安全员监督实施。

3.2确保地基整体稳定。地基是楼房的基础工程,地基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最常见的问题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容易导致楼层失稳、危及安全。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因就是未压实,只有认真做好地表清淤、地基分层填筑、机械压实等操作,才能确保地基填挖方交界处平稳、施工分段接头连续性好,从而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安全。

3.3控制线型与标高。对线型的控制能够有效保证纵横坡合理、平整度合格,只有保证了线型标准,才能确保建筑物外观质量和使用品质,控制好线型与标高的关键是地基与基础工程,工程施工完成后,一定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分部工程进行验收、备案,对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工改进。

3.4确保结构物内外质量。建筑材料的好坏决定了建筑外观标准,一定要加强对关键材料、关键工序、关键工艺的现场控制与管理,通过组织先进技术、工艺,提高建筑自身美观并与周围景观保持一致,使建筑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相统一协调。

3.5保障安全。强化现场项目管理,一定要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建立相关的事故應急救援预案,备足应急物资、器材和车辆,时刻保证通讯畅通,加强演练预习,才能在施工中减少事故率,完善工伤事故档案制度,并定期上报。

结束语

现代人们对于建筑质量越来越关注,促使了项目现场管理的完善。然而由于管理者存在对于现场管理忽视等现象,严重的影响了现场管理作用的发挥,加强对建筑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意义深远,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颖.试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及质量监督[J].科技与企业,2013(28):117.

[2]任云祥.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河南科技,2014(12):146-148.

[3]蔡军.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4(20):293-295.

猜你喜欢
管理途径施工现场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
图书资料的科学化管理途径
危险重重的建筑工地
加强海外EPC电站项目管理的途径探讨
探析做好油田工业物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造船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途径分析
谈施工现场管理
浅谈强化施工现场促进文明施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