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5-10-21 17:25胡颖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管理方式

胡颖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体系的不断发展,为了对现有应用管理程序进行系统的分析,必须以现有发展体系为研究标准,并根据其发展方向确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体系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很多问题,如果没有对施工环节引起重视,会出现管理不当的情况。本文将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为研究点,结合实际情况,对管理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内容;管理方式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提下,建筑工程企业面临很多挑战和机遇,作为影响建筑工程体系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明确安全管理措施,并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际应用形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了满足现代建筑施工工程的整体性要求,必须在已有的建筑安全管理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并通过有效是实施与执行实现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及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由于建筑施工工程在实践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多种问题,为了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需要结合现有的发展形式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以下将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1.缺乏必要的管理意识

随着建筑施工工程竞争形式的逐渐强化,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在具体性施工过程中要重视企业报价的应用效果。但是相关工作人员过于以经济效益为发展目标,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忽略了安全管理的投入对自身的安全管理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在相关的安全保障物资和设备上上无法做到有效保证[1]。

2.施工人员素质低

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比较高,在实践中必须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上对技术类型进行总结,因此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实践中,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对建筑管理相关要素了解的比较少,在实践中缺乏自身保护意识,进而出现违章操作的情况,违章操作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影响,增加危机意识。主要包括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没有佩戴安全帽,脚手架上不断滑落杂物,缺乏必要的防护隔离措施,进而增加施工的安全隐患[2]。

3.安全检查不到位

近些年来虽让施工安全管理取得比较明显的进步,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监督检查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是监督管理部门执行力度差,无法在第一时间排除相关安全隐患因素。其次相关监督管理单位没有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实践,仍然停留在原有的管理内容上,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部分监督管理人员对监督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了解,其监督和监理部门形同虚设。此外施工安全资料的不规范管理和操作,增加了管理的安全隐患。多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实践性不强,增加了整体管理难度[3]。

4.法律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由于法律制度的限制因素比较多,必须对法律体系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存在的缺陷进行适当的弥补。其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部分法律条例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内部监督管理存在失控的情况,都增加了安全隐患。

二、如何促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了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必须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增加其重视度,并强化监督管理模式,发挥工程监督作用,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以下将对如何促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需要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在。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现有的法律制度已经不适应其发展形势,因此需要从现有的发展形势入手,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当前国内现有建筑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必须以法律制度为制约媒介,同时强化建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必须以企业当前发展结构为基础,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对管理体系进行切实的指导,使其符合发展体系的要求,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4]。

2.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针对管理人员素质低的现状,需要在应用过程中强化对人员的管理,首先要提升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完善现有的激励机制,让工作人员在实际管理中不断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其次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进入施工场地,因此可以开展系统的培训管理机构,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不断规范其工作行为,提升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监督水平。必须狠抓基础性工作过,做好培训教育工作,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培训,让大家掌握相关安全管理方法,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尤其是部分工作人员掌握特殊管理机制,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后才能上岗。工作人员分成不同的管理层,必须根据工作人员自身的差异性进而确定培训形式,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达到增强自身管理能力的目的。

3.强化监督管理模式

基于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在具体化发展过程中要以现有的管理形式为出发点,并不断强化监督管理机制。由于市场和现场存在一定的联动关系,在施工现场要根据审查方式和招标管理环节对资源进行整合性分析,首先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及设备的监督管理,材料质量是影响安全管理的关键性技术,必须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从重点监督形式入手,并在实践中将其逐渐转变为安全管理责任制,基于从业管理人员的特殊性。为了对现有发展模式进行不断强化,必须以信用安全管理体系为出发点,如果在实践中存在异常情况则要追究到个人, 由于重大事故在的安全监督体系不完善,存在主体性不良的情况,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对重点记录不良档案,同时对应用档案进行记录并在基础上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者提供便

利,逐步在建筑领域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5]。

4.改造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必须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改造,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必须委派专业性管理人员做好现场管理措施,进而使施工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减轻压力。施工现场环境对整体管理现状有重要的影响,必须在现有的发展体系要求下,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但是基于现有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地方,必须根据现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做好安全生产作业相关要求。

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需要在现有的发展基础要求下,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项目工程,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如果没有对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则直接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相关工作人員必须对其引起重视,并不断提升自身责任感,进而达到强化安全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庆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的调研[J].建筑行业信息资讯,2010,01(23):90-92.

[2]刘建军.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强化安全教育与培训[J].工程施工管理资讯,2011,02(03):80-82.

[3]王泉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分析与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1,02(04):80-82.

[4]黄献强.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2,04(04):490-492.

[5]段力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9(03):209-211.

猜你喜欢
管理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方法研究
论现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空压制冷作业区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及管理方式研究
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