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

2015-10-21 17:25韦宏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完善措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韦宏

【摘要】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发展最为火热的无疑就是房地产行业,而建筑业又和房地产行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市场上的建筑单位可谓是数不胜数,各建筑单位之间的激烈竞争直接导致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出现,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立足于市场的根本,所以,对于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势在必行。笔者在文中探讨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完善措施

引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进步直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而对于建筑领域来说,只有做好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才能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以及利润才能从最大程度上得到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并不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它存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過程,施工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会得到鲜明的体现,为什么我们如此的强调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呢?通常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评价一个工程项目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而建筑工程的质量依靠的就是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只有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到位,工程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增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为其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建筑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甚至是出于领头羊的地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

首先,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施工现场的核心所在, 在某一建筑工程项目中标后,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规模和特点选择施工人员,并且要设立项目经理部,对每个施工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合理的安排。其次,对施工设备的管理。施工设备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对施工设备进行合理安排,不仅要保证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还应该考虑到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随时的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避免发生事故。最后,对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物的质量,采购人员应该严把采购原料大关,选择质量好的、合格、价格最低的原材料,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2、探究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施工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但是某些施工单位并没有对施工材料予以高度的重视,在不了解市场行情的情况下盲目的采购材料,不仅无法保证材料的质量,还会加大成本投入,当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后,质量检测人员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质量检测,直接投入使用,加大了质量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安全隐患也因此产生。

第二,施工现场人员的素质较低。人才之间的竞争是企业单位之间竞争的核心,这个道理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都了然于胸,企业单位的发展依靠人才的尽心尽力,缺乏了人才,企业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很难立足。虽然人才的作用这么重要、这么明显,但是有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始终不能给予其以应有的重视,根本原因就是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在我国存在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因而就十分质量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也不够大,使得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难以达到管理工作的标准和规定,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理解最终出现偏差,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自然而然得不到提高。

第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就目前来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管理体制残缺不全。由于人力成本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机构中最大的一笔投入,所以有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部门故意减少管理人员的设置,管理部门之内工作人员在其位不谋其职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出现有的工作人员身兼好几个职务的现象,这种做法存在的主要弊端就是分散了质量管理人员的精力,工作效率大为降低,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长期被压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发挥实际作用。此外,如果和国外的建筑工程管理进行一番比较,我们会发现我国的管理体制根本难以望其项背,虽然也针对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发挥的实际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法律的规范程度令人汗颜。

3、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完善措施的探讨

第一,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合格。施工材料是施工中最基础的要素,只有材料质量得到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所以,对材料的控制也不容忽视。采购材料的时候要选择具有产品质量出厂合格证书的厂家,从源头处保证材料的质量。在材料进场之前,要进行抽样调查,确保质量符合规定,在进场之后,还要进行再一次的检查,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立即弃用,从每一个环节保证施工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和规定。

第二,提高对施工现场人员综合素质的管理。高层领导应该注重对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要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提高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这样以来,工作的时候就显得得心应手,还应该健全奖惩机制,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升建筑物质量的目的。

第三,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建筑施工具有系统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而且作业环境有着很大的特殊性,通常是露天作业,施工环节众多,程序十分的繁琐,这些因素都加大了质量管理难度。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应该依靠建立管理责任制来进行有效的解决,明确每一个施工环节、施工阶段的具体责任,遵循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保证质量管理人员在其位谋其政,防止权力交叉、权力空位现象的出现,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要对其开展定期的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降低质量问题出现的几率。

第四,加大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监控。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是很多建筑施工单位都必须要遵循的,因为如果能够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发现问题并且予以科学合理的解决,将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要实时的监控施工的全过程,尽可能把问题扼杀在摇篮当中,施工之前和施工过程中要不间断的检查施工材料、设备甚至是施工人员,工程交付之后也不能大意,验收要严格,不能草草了事,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不能熟视无睹,要立即解决。

第五,加强施工进度的控制。所谓的进度控制,指的就是建筑施工单位能否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施工的速度,能否严格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进度计划开展施工。我们在控制施工进度的时候不能置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于彻底的不顾,不能为了赶进度而降低施工质量或者是加大成本投入,这样做直接会降低施工单位在市场上的信誉程度,并且利润空间会被大幅度压缩。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很好的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得到平衡,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在正式的施工之前要全面的考虑到所有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招标的时候要仔细的考虑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开展,控制好施工进度。

4、结语

建筑行业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为了谋求更多的利润,为数众多的私营建筑单位应运而生,直接加剧了市场上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要想获得长远健康和持续性的发展,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水平,要大力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人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对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优化建筑市场的秩序。

参考文献:

[1]卢其峰.铁路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J].科技传播,2010(21).

[2]周剑.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4).

[3]王湘进.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几个问题[J].价值工程,2011(01).

猜你喜欢
完善措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谈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完善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