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探究

2015-10-21 17:12兰如意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防雷技术电气系统智能建筑

兰如意

摘要:建筑行业的建设过程中,推进了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智能建筑的电气系统较为复杂,很容易引起雷击事故,增加了雷击破坏的机率。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该深化防雷技术的应用,提高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防雷能力。因此,本文以智能建筑为研究背景,分析电气防雷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系统;防雷技术

一、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分析

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必须符合实际的防雷需求,提前规划好电气防雷的工作。针对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规划比较常用的防雷技术。

1、设计电气防雷方案

防雷方案是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的基础支持,按照电气系统的分布,制定防雷方案。一般情况下,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雷击破坏,可以分成感应和直击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制定防雷方案。感应雷击的破坏途径是线路、设备,需要在设备连接位置、线路进出部分实行防雷保护,切断感应雷击的传播途径,保护电气系统[1]。直击雷击是通告连接网、钢筋等途径实现破坏的,在防雷方案中要控制金属部件,避免金属构件成为雷击传输的途径。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方案设计中,根据直击、感应雷的划分落实防雷技术,以便提高智能建筑电气防雷的水平。

2、电源系统的防雷技术

电源系统是智能的重要部分,其对电气防雷的要求比较高,主要是因为电源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差,其在雷雨天气中很容易发生雷击风险,所以电源系统的防雷技术,应该具有保护的能力。目前,智能建筑電源系统中,采取分级保护的防雷技术,保护电源系统,还能优化电气运行的环境。分级保护能够规避电源系统中潜在的雷击风险,其在雷击产生的过电压中,实行分段式的保护方法,有效抑制了过电压的破坏性[2]。例如:某高层智能建筑中,在电源系统内引入了分级保护的方法,第一级保护选择供电接线位置,配合浪涌保护器,抑制电源系统内的电压,避免电压超过2400V,该建筑的第二级保护选择雷击保护相对比较脆弱的部分,通过浪涌保护器维持电源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普通建筑一般采用两级保护,但是该建筑为办公类型,楼层较多,为了维护防雷效益,还要设计第三级保护,将浪涌保护器安装在电源系统的内部位置,规避电源系统内的安全隐患,三级保护的应用,促使该建筑电源系统内的电压小于1000V。

3、信号系统的防雷技术

信号系统用于保护智能建筑的通信,属于电气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信号系统中的防雷技术应用,便于提高通信的水平,维护电气通信的稳定性。例如:某智能建筑的信号系统,采用的是有线传输的方法,此类信号系统对电气设计有明显的要求,目的是落实防雷技术的应用,该智能建筑电气中的电缆线路,统一采用了穿管埋设的方法,同时在电缆外侧设计了屏蔽层,强化信号系统的防雷能力,该建筑选择使用浪涌保护器,安装在线路与设备的连接位置,保护信号系统的安全运行。信号系统防雷技术中,最主要的是线路屏蔽工作,积极采用浪涌保护器,安装在特定的位置,提升信号系统的防雷水平。

4、等电位联合保护技术

等电位联合保护技术中,以金属设备、管道为基础,设计等电位防雷系统,加强电气系统的防雷力度[3]。智能建筑的规模比较大,部分金属设备有可能无法连接成一个整体,此时需要利用浪涌保护器完成优化连接,创造等电位联合保护的条件,同时在此基础上,构建屏蔽网,与等电位防雷系统连接。由于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内接入了弱电设备,所以等电位联合防雷系统的布设要达到均匀的状态,全面保障弱电设备的防雷设计,以免弱电设备引起雷击风险。等电位联合保护技术在电气防雷方面,朝向成熟化的方向发展,其在智能建筑中具有高效的防雷能力,提高了建筑防雷的水平。

二、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中的注意事项

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的综合性比较强,电气系统本身比较复杂,无法通过一种技术完成防雷工作。针对电气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提出几点注意事项,目的是规范防雷技术的应用,维护智能建筑的安全。

1、屏蔽中的注意事项

屏蔽是电气防雷中的基础工作,在根本上确保智能建筑具备防雷的能力。雷击时产生了大量的电磁波,干扰了电气设备的运行,采取可靠的屏蔽措施,能够降低电磁波对电气设备的破坏。智能建筑在设计时,应该提前做好防雷屏蔽的工作,考虑电气防雷的需求,建筑工程中通过钢筋形成等电位结构,钢筋能够实现电磁波的分流,落实电气防雷技术中的屏蔽工作。屏蔽设计中,必须以智能建筑的实际情况为主,加强雷击屏蔽的主动性。

2、布线中的注意事项

布线防雷设计是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中的重点注意事项,布线在电气系统内占有很大的比重,连接了各项电气设备[4]。布线防雷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管内敷设是布线防雷的首要工作,目的是屏蔽电缆,在此基础上规划布线的垂直布设,尽量选择智能建筑的中心,用于减小雷击产生的电磁干扰,同时加装避雷器,实现多层次的布线防雷。

3、接地中的注意事项

智能建筑电气防雷中的接地措施,将雷击电流顺利的导入到大地,有效保护了电气系统。针对电气防雷接地,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分析如:(1)接地设备需具有防雷的能力,实现接地、防雷的相互共用;(2)优化接地设计,强调接地质量的重要性,以免影响防雷的效果;(3)不使用单独接地的方法,推行综合接地系统的应用,改进传统的接地方法。

三、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的优化措施

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的优化措施,是指分流、接闪和均压处理。分析防雷技术的优化应用,如下:

1、分流

分流是智能建筑近年来比较常用的电气防雷优化措施,主要是保护电气系统内的设备、线路。分流优化的核心是接入避雷装置,避雷装置在电气防雷时主动降低电阻,形成近似短路的状态,分担大量的雷击电流,进而将雷击电流顺利的导入大地。

2、接闪

智能建筑电气防雷中的接闪优化措施,为雷电传播提供了专有的通道,设计师设计专有的雷电通道,促使雷电波能够安全释放,不影响电气系统的根本运行,降低了雷击破坏的力度,保障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接闪防雷的目的性强,属于一项效益比较高的防雷优化措施,完善了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运行控制,解决了雷击破坏的问题。

3、均压

均压防雷优化措施的关键是等电位,其与等电位联合保护技术相类似,通过控制电位差而实现均匀防雷环境。均压设计时需要满足防雷要求,为智能建筑电气系统提供可靠的防雷优化措施,全面保护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结束语:

雷击破坏了电气系统的完整性,促使智能建筑处于高风险的运营状态,破坏建筑电气设备、系统,严重威胁到居民安全。智能建筑加强了电气防雷的控制力度,积极落实电气防雷技术,便于优化电气系统的运行,体现防雷保护的价值。智能建筑中电气防雷技术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电气防雷的积极性,提高了建筑电气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新安.谈智能建筑电气防雷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5,04:217.

[2]吴景飞.探讨智能建筑电气防雷设计相关策略[J].科技创业家,2014,04:54.

[3]李永攀.浅谈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防雷技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4:91-92.

[4]商琦.高层建筑电气防雷及接地技术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8:157-158.

猜你喜欢
防雷技术电气系统智能建筑
雷电防护技术在智能建筑的探讨
防雷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差异化策略分析
臭氧发生器电气系统设计
工厂电气节能技术综述
一种应用于电气系统的稳压电源的研究与设计
智能建筑发展出现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试论智能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智能建筑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