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2015-10-21 17:25彭伟强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水电水利施工技术

彭伟强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国计民生都具有非凡的意义。随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同时也涌现了多种创新技术。下文笔者就近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技术展开探究,希望可以为同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前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的形势下,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推动力量,受到业內人士的广泛关注,能否熟练掌握并且灵活应用各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把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才能有效地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与控制,从而达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效果。

1. 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

大面积的混凝土碾压技术是通过填筑土石坝的大型运输,振动碾压机械,压实干硬的混凝土拌和集料,采用大体积、分层碾压的浇筑方法;因此该技术适用于大面积和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对比我们平时所采用的常规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的技术特点更多:采取薄层分层铺料施工;混凝土拌合物为干硬状态,塌落度是零;结构碾压表面承载能力强;施工方法与土石坝填筑方法会比较相似。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采取碾压混凝土可加快施工速度、增高经济效益等技术优点;碾压混凝土采用的原材料是有水泥、砂石骨料、水以及一些外添加剂组成,和我们一般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原材料种类基本上保持一致;虽说材料种类基本一致,但是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例却与普通混凝土存在很大差异。碾压混凝土的拌合物通常是非常的粘稠,需要通过碾压振动才能填充密实,还要根据不同项目对集料运输、推铺及碾压施工的具体要求,实际应用时也会对碾压混凝土施工主要是分层摊铺、碾压施工的,因此碾压层之间相对来讲是受力最薄弱的地方,对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影响显著。

2. 关于预应力锚固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的效益非常显著、适应面非常广泛,使用锚固技术加固边坡时,具有不破坏岩体、施工灵活、速度快、干扰小、受力可靠、主动受力等优点。从中可看出,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施工技术;其还能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方向、大小以及锚固的深度,来预先对基岩或者是建筑物旌加主动的预压应力,能很好的实现最终加固或者改善受力条件的目的。所谓主动的预压应力,就是在基岩或者是在建筑物产生变性之前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的锚固力;而且预应力锚束可以传递拉应力,这一点是其他施工技术无法比拟的,也就是可以理解为这是其最大的优势;虽然预应力锚固会随着其种类的不同使得结构型式各异,但总体上来说,都是由锚孔、锚束两个部分所组成,锚孔是用于设置锚束的钻孔,锚束是用来施加预应力的主体;锚束是由锚头、锚束体以及锚固段等三部分组成。预锚的根基是锚固段,系嵌固在锚孔底部的非张拉段;锚头位于锚孔孔口以外,是张拉与锁定预应力的支撑部分,也属于非张拉段;锚束的自由段是联接锚头与锚固段的主要部分,并承受预应力张拉所施加的全部荷载。预应力岩锚系将锚固段安放在基岩中的一种重要的预应力锚固型式,它是与基岩锚孔直接关联的预锚。

3. 关于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

在施工导流中,通常要修筑围堰结构、在修改围堰时,必须要充分考虑河床结构稳固性与其复杂性;在水利水电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通常要通过施工导流来对河床的水位进行控制,因此对施工导流组织实施的设计要求非常严格精密,其中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水利水电项目施工进度的快慢与质量。在水利水电项目的施工往往还会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地质地形特点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西北某省,为土石坝,粘土心墙防渗;坝址河道较窄,岸坡平缓,且在枯水期流量很少。工程中的某分部工程包括坝基开挖、坝基防渗及坝体填筑。为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以及加快工程的施工,应选择在河道枯水期进行施工导流,根据该项目坝址处河道较窄,宜选择全段围堰法导流。因岸坡平缓,泄水建筑物宜选择明渠。

4. 堤坝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升,加速了水利电力工程的发展。水利电力工程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电力、预防灾害的重要手段。纵观近些年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堤坝建设中混凝土面板施工主要使用无轨滑模,面板中心条块向两侧条仓灌筑,混凝土通过运输车水平运翰,从U型槽进入仓内,最后由人工进行布料。整个施工流程有着严格要求,面板混凝土每层厚度为25-30CM,需分层布料,并且卸料口距离滑模口不能大于1M,插点距离不能大于40CM,振捣深度要在5CM。在每层浇筑完混凝土升一次,滑升高度大约为25-30CM。脱模后混凝土表面必须进行人工保养,保证洒水、流水、保湿。

5.防渗墙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5.1多头深层搅拌水泥成墙防渗施工技术

多头深层搅拌水泥成墙防渗施工技术是防渗墙的一种,这种防渗施工技术的防渗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在地下防渗工程中,防渗质量非常可靠,而且这一技术施工比较简单,没有泥菜污染,适用于粘土、淤泥、沙土及砂砾层等,应用所雷费用比较少。因此,在防渗技术中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这一防渗施工技术是将多头深层搅拌桩机进行一次多头钻进,从而将水泥喷到土体中,并加以搅拌,进而使得土体和水泥装液能够混合固结成为一组水泥土桩,桩和桩进行相互搭接,从而形成水泥土防渗墙。如今,这一防渗施工技术的最大成墙深度能够达到22m,水泥土的渗透系数小于10cm/s,杭压强度大于0.3MPa。

5.2锯槽法成墙防渗施工技术

锯楷法成墙防渗技术也是防渗墙施工技术中的一种。这一施工技术采用连续成楷的方法,施工的工效比较高,而且墙体连续,质量比较好。并且其成堵较深,能够适用于粘土、砂土及粒径小于100mm的砂砾石底层。其施工具体方法是,锯槽机的刀杆以一定的倾角在先导孔中变做上下切割动作,边向前移动进行开楷,移动的速度为0.8-.1.5mn,。由反循环或正循环方式将切割下来的土体由排渣系统排出槽外,并用泥浆护壁。进行混凝土浇筑,从而形成宽度在0.2-0.3m之间的防渗墙体。这一施工技术中的锯楷机一般是由行走底盘、刀杆及支架加压系统、排渣系统、动力及传动系统、起重设施及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传动的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由于不同规格的刀杆进行组合,因此开槽的宽度在0.2-0.5m之间,深度能够达到40m。

6.总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是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是进行项目工程的基础,关系着工程本身的整体质量。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施工是一项比较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工程的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同时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方面,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才能有效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薛广鹏,浅谈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上的技术应用[J],四川建材,2010(04).

[2]王树峰,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猜你喜欢
水电水利施工技术
向水而生
弃水电量及调峰弃水电量计算方法研究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水电装机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
切实保护水利遗产法律须先行
我国将建设十大水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