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建议

2015-10-21 17:25谭文静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谭文静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建筑市场中突显竞争优势、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和创新性,是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建筑产品质量的优劣和建筑工程整体效益的高低。当前,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建筑行业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确保建筑物能够按时保质保量交工,改革和创新工程管理模式,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新时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也随之迅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弊端逐渐暴露,建筑工程管理已不能适应市场化的发展,因此,为了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必须在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上进行创新。同时,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积极引进新型人才,并对管理体制、技术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一、施工管理浅谈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环境下,竞争也变的更加激烈。特别是建筑施工,具有高投入的特点,管理不慎,将对整个工程造成严重危害。当前,多数施工企业存在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和项目之间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约束不严、责任不清;管理体制陈旧,问题丛生;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现状;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创新施工管理,有其必然性。首先,企业现代化要求创新管理。流程管理是主要企业管理模式,即参考企业特色,对内外部环境做分析,并积极提出挑战策略。依照机构治理模式,构建出相互制约、协调与有序规范的管理制度。在施工管理中,主要做好安全、成本、质量以及进度控制,将创新元素添加到管理当中,可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第二,时代要求管理的创新。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为主要的实施工程方式,需要施工单位创新管理的机制、方法、路径、思维等,实现和国际接轨,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确保投资回报。

二、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2.1 树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理念

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就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具备持续开发高品质产品的能力,这不但需要雄厚的资本基础,还要及时进行各项技术创新。施工技术创新首先要更新理念,就是树立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理念,强化建筑施工相关的管理,尝试着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 通过自主技术创新与合作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实现施工技术的创新。只有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才能保证高品质产品的生产。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站稳脚, 就必须树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理念,及时进行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样才能持续获利,保证最大的利润点。

2.2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机制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机制就是要求建筑施工工程单位具有创新的团队精神,灵活性较强的单位组织机构,能够实现施工技术创新,并且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建筑工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会不断地更新换代,如果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普遍性素质不高, 就无法真正满足高施工技术创新的基本需求,创新型的组织应该是专业化、技术化与正规化的。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不仅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 还要对已经工作的那些建筑施工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培养,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真正提升他们的素质。此外,还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提高创新意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3]

三、创新建筑施工管理几点建议

(一)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在于新装备、工艺、技术与知识的应用,在采用崭新经营管理、生产方式后,方可提升建筑质量,充实竞争力,实现在行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创新观念

施工单位决策层对施工管理的走向有决策权,其管理理念影响整体施工作业。决策层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大力学习先进经验,引进与培养人才。创新型的管理观念即对施工管理有艰巨性、长期性、重要性以及紧迫性的认知,将施工管理提升到单位未来发展战略看待,影响下层员工跟随创新。

(三)项目管理責任制

在施工中,构建项目管理责任制,是强效管理工程的制度模式。因为合同管理、施工管理存在较大难度,所以,要精确主体后,要对生产关系做好精简,减少管理层次,以扁平式管理替代,防止管理走复杂的多层次道路。管理应该根据工程差异确定重点,但项目成本核算、责任制依然为管理中心,项目管理有无效果受中心的影响。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应该以监督与管理机制确保,并有序灵活开展工程项目。在对生产单位、承包企业与项目管理责任人的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行为规范以及奖惩制度、考核等都需要项目管理规章加以规范。

(四)构建约束机制

在建筑施工中,健康、良性的生产经营有必要借助管理服务以及调控功能,以调控、约束与激励机制保障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首先,考核制度的推行。参考工程经营承包协议书,进行总结或年度考核。若部门实现超额盈利,那么考核后就要兑现,体现出考核工作的积极作用。对于部门中的越权、质量安全事件或亏损情况,则需要追究其责任,严重的可由司法机关处理。其次,审计监督制度,立足于责任分明的任务、健全的组织制度、可行的管理办法,审计好分包、在建与竣工项目,若项目工期长、规模大,那么要以终结与年度审计方式进行,审计内容有财经纪律、合法性经营以及经营效果与责任等。第三,管理好薪酬工作,在奖金、工资制定上,应该考虑自身情况,行业标准以及国家规定,在进行集体工资商议后,做决定。同时,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鼓励员工奋不顾身创造价值。

(五)成本管理

构建成本管理责任体系,该系统主要有核算、控制、分析、策划、责任等。首先,对各岗位、分队以及项目部门的投入做好责任明确,将经济活动、成本联系紧密。其次,对发生的成本要在各时段进行预算、决策、预算或计划。第三,弹性纠偏或强制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增效为中心,对管理标准偏离情况快速解决。第四,成本会计信息的仔细处理,实现增效降本,管理改善。最后,分析评价效益责任、成本偏差,做好奖惩与考核绩效。

对于流失效益的环节,如非生产性支出、设备采购、材料采供与工程分包等,要严格堵住。可进行定额的费用管理开支、回收资金的清欠的终身项目经理负责、对比采供材料质价招标、分割工程二次预算制度等,保证资金不被挪用与沉淀。

结 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各个部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适应市场化的发展。同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学习,积极引进新技术,创造出符合建筑工程管理要求的管理模式和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振新.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四川建材,2010(2)

[2]卢秀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策略及其创新方法分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9)

[3]李玉花.谈建筑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3,39(6)

[4]曾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J].科学之友,2010 (4)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