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探析

2015-10-21 17:12刘操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土体注浆房屋

刘操

摘要:地基是房屋的基础,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决定了房屋的安全系数高低。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楼房中,高层建筑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如果在地基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施工方式错误、施工不合格等问题将会大大降低地基的稳固性甚至破坏地基的结构。为了提高房屋质量和安全性,房地产开发商必须重视房屋地基的建设。本文简单介绍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目的,分析了地基施工的常用技术,并提出了提高地基施工质量、保障地基安全性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目的;技术

一、地基施工技术的目的

地基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各种施工技术来提高地基上的土地的稳固性,改良地基土体的物理性能。地基施工技术的具体目标有两个:提高地基土地的抗剪性、减小地基土地的弹性。

(1)提高地基土地的抗剪性:如果地基的抗剪性较弱就会降低它的抗剪力,导致地基的荷载力达不到标准。这种情况下会因为地基侧向土地的压力或偏心荷载导致建筑物倾斜或者因为房屋的压力使地基周边出现隆起问题[1]。

(2)减小地基土层的弹性:地基土地的弹性较大导致房屋出现沉降的问题。一旦地基的实际荷载量超过了本身具有的荷载量就会使地基发生固结沉降。通常情况下,地基沉降的范围都很大而且不均匀,这给房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实施一些施工技术降低地基入地的弹性,减少地基沉降的可能性。

二、地基施工的技术分类及常见施工技术

地基施工技术种类繁多,分类标准也十分复杂,目前来说,可以将施工技术进行以下分类:

(1)依施工技术效果存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临时处理和长久处理。

(2)依技术的施工深度不同可以分为浅层处理和深度处理。

(3)依施工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砂性土施工、饱和土施工、粘性土施工、非饱和土施工。

(4)依据不同施工原理施工技术可以分为6类:排水固结法、置换法、加筋法、振密法、强夯法、注浆法。

虽然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術的种类很多,但考虑到造价高低、操作技术、人员多少、质量好坏、时间长短等因素,所以在实际的地基建设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只有几样,包括加筋施工技术、强夯施工技术、注浆施工技术。

加筋施工技术就是在地基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密实度较低的土料时应该将抗拉力性较强的加筋材料埋入土体中,改变土体的受力结构,提高地基的稳定性[2]。因为密实度较低的土料如散粒土料形成的土体抗压性小,容易使地基发生沉降。在实际的地基施工中,工作人员应该对土料的特性有详细的了解,一旦发现土料的密实度较低,就应该采取加筋施工技术来提高土体的抗拉力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市面上的加筋材料也越来越多,目前常用的加筋次材料为土工布、加筋带等等。

强夯施工技术是最早的地基施工技术,它主要是通过夯实地基涂料以提高地基的抗压性。首先,施工工作人员应该采用试夯法确定夯点的具体位置,然后用推土机压实、压平试夯点表面的土料,使地基尽量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经过反复测量和压平,直到最终确定地基的水平线一致。如果地基下方的水位和地基距离很近,会影响施工技术的流畅也会使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将抽出地下水,当地下水位的高度适宜地基施工时才能开始进行。为了提高施工进度,工作人员可以在地基上铺设砂石以避免下落的地下水位再次上升。强夯技术的施工量较大,在第一次强夯结束后必须用推土机将地基推平,如此反复3~5次,才能真正实现地基夯实。

目前在所有的地基施工技术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注浆技术,它的应用范围广泛、操作过程简洁、地基稳定性高,于是逐渐受到人们青睐。在注浆之前,技术人员应该先检测地基土质并记录相关的检测数据,对于比较松软的土质可以先将土体上层的土料进行加固。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冒浆现象,施工人员可以在注浆的土体上覆盖素土并且夯实。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开始实施注浆技术。在注浆时,应该先对渗透力较强的土层进行加固,并按照加固顺序依次对各个涂层进行注浆。经过研究发现,将注浆压力控制的1~5兆帕斯卡时注浆效果最好,地基也最稳固[3]。

三、地基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要想提高地基施工的质量,在没有更先进的施工技术产生之前只能通过改进现有的技术来实现。因为加筋施工技术的改进空间不大,所以在此笔者只对注浆施工技术和强夯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在使用强夯施工技术铺设地基前,应该对将要进行强夯的土地进行大体测量和定位,以确定夯点位置,同时还能为地基施工的下一步活动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在施工前还应该采用找平技术以保证地基的基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提高强夯施工技术的质量[4]。在开始进行夯实时,施工人员应注意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强夯技术一般从地基的两侧开始向中间延伸,在这一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尽量使已经夯实的地基保持平整,这能够方便下一遍强夯技术的运用。每次强夯完毕之后,工作人员都应该找平,为下次强夯做准备。强夯的顺序为先对深层土层进行加固,再对浅层土层进行加固,最后才对土层表面的土地进行加固。一个完美的夯实过程,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很苛刻,它要求每一次夯击力度和平衡性是一致的,操作人员必须保证每次落锤精确地敲击在夯点上。为确保强夯的质量,在完成全部的强夯工作后,最好进行一次夯力较小的加固。

尽管注浆技术的效果较好,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质量问题,降低地基的稳定性。为提高注浆效果,对注浆技术在细节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在注浆前,注浆技术人员必须对现场地基以后足够的了解,采用硅化加固方法降低冒浆的可能性。在注浆过程中,注浆人员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控制注浆的压力大小,以防止出现冒浆或者注浆不足等问题。注浆技术人员在应用注浆技术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使用说明控制注浆配比以保证注浆的优良性能,避免因注浆的配制比例失衡引发的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注浆人员应该完全按照实际的注浆位置、注浆直径、注浆深度、注浆顺序等的数据记录在案,并且及时标记注浆日期,严格控制注浆各个流程,减少漏注、重注的问题[5]。

许多地基施工技术都有改进措施,文章只简单介绍了这两种技术的改进措施。尽管这些技术的原理不同,但是他们的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加固地基,因此施工人员可以以上两个技术的改进措施为例举一反三,在实践中摸索其他技术的改进措施。

结束语:房屋建筑中的地基施工技术非常多,它们各有优点和缺点。本文介绍了地基施工技术的目的以及常见的施工技术和改进促使,增加地基施工的可靠性。在实际运用中,操作人员应该数量掌握每个施工技术的特点,并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确定合适的施工技术。此外,技术人员应该发挥创新思维,研究新的地基加固技术或者改进旧的地基加固技术,进而提高地基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万库.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 民营科技,2014,03:236.

[2]黄炜.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2:83-84.

[3]贾冬平.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 城市地理,2014,18:123.

[4]王鹤翔. 浅析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2015,02:119.

[5]李智军.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探析[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4:194.

猜你喜欢
土体注浆房屋
会建造房屋的石蚕
土体元素活化发展方向初探
复合注浆技术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土壤化学营养元素研究
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研究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
奇怪又有趣的房屋
某机场高填方土基滑塌原因分析
探讨工程中复式注浆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