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宇中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研究

2015-10-21 17:12杨晓帆谢道祥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楼宇监控智能

杨晓帆 谢道祥

【摘要】系统识别人员的身份后,根据所储存的数据决定是否允许其进入。每一项出入都作为一个事件记录存储,根据需要这些数据可以有选择的输出。整个防范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侵入报警或非授权侵入时,在中央监控室接到有关报警信息,通过信息交换,安防监控系统打开报警地点附近的摄像机,并切换到指定监视器上监视,同时打开视频录像机自动记录现场情况,以便查询使用。本文从智能楼宇安全防范系统的概述分析,讲述了智能楼宇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原则,并提出了安全防范系统的原理及构成。

【关键词】智能 楼宇 安防 监控

一、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的概述

安防防范系统是智能楼宇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为大厦提供了视频安防监控、侵入报警、出入口控制管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矩阵系统,集中完成视频切换控制、水平、俯仰、变焦控制及自备检测功能。系统可分控键盘便于管理。安防监视系统技术主要表现为:侵入报警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如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以及各类手动、脚动开关等,可获得大厦的主要通道、出入口、重要部位及周边的情况,以利防范工作。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对出进门的人员进行识别和选择,即所有人员的出入都得到监控。系统识别人员的身份后,根据所储存的数据决定是否允许其进入。每一项出入都作为一个事件记录存储,根据需要这些数据可以有选择的输出。整个防范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侵入报警或出入口非授权侵入时,在中央监控室接到有关报警信息,通过信息交换,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打开报警地点附近的摄像机,并切换到指定监视器上监视,同时打开视频录像机自动记录现场情况,以便查询使用。

二、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应用成熟、先进实用、可靠稳定、升级维护、符合要求。

1、应用成熟

系统设计时采用的产品和系统,是经过了长时间市场考验的成熟产品,在智能楼宇及其其他行业已有长期成功的应用案例。

2、先进实用

在系统设计中,始终贯彻了先进实用的原则。所谓先进是指要求采用的产品和系统是当代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结果。具体表现为:

2.1 智能化。系统及设备必须具有智能特性自主编程、记忆功能,前端设备与系统必须有良好而可靠的通讯能力和故障自动检测、报警功能等。

2.2 网络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发展和广为应用的现代,系统设计必须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不提倡采用非网络技术应用产品,因为它们将很快被淘汰。

2.3 操作性。系统的前端设备和系统软件均有良好的学习和操作性,特别是操作性,应使一般文化水平的管理人员,通过简单培训即可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完成值班任务的操作水平。

3、可靠稳定

保证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要兼顾到三个方面:计算机的配置、系统的配置、前端设备的配置。

4、升级维护

即使是最先进的系统,也有随时间的推移而落后的可能。在系统设计中,选用产品和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升级和维护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4.1 智能化升级。系统的软件是最有可能升级的,升级的操作不需要繁复的操作和专门的技术;

4.2 模块化结构。为方便硬件的维护和升级,设计时采用的设备为模块化产品。由其组成的系统是模块化结构,更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4.3 符合要求。无论如何展开设计工作,整个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实际要求。

三、安防监控系统的原理及构成

1、出入口控制系统

1.1 密码设别。通过检验输入密码是否正确来识别进出权限。这类产品又分两类:一类是普通型,一类是乱序键盘型。普通型的优点是操作方便,无须携带卡片,成本低。其缺点实;同时只能容纳三组密码,容易泄露,安全性很差,无进出记录,只能单向控制。乱序键盘型的优点是操作方便,无须携带卡片,安全系数稍高。其缺点实密码容易泄露,安全性还是不高;无进出记录;只能单向控制。成本高。

1.2 卡片识别。通过读卡或读卡加密码方式来识别进出权限,按卡片种类又分为磁卡,射频卡。磁卡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一人一卡,安全一般,可联微机,有开门记录。但其缺点是卡片与设备有磨损,寿命较短;卡片容易复制;不易双向控制。卡片信息容易因外界磁场丢失,使卡片无效。射频卡的优点是卡片与设备无接触,开门方便安全;寿命长,理论数据至少十年;安全性高,可联微机,有开门记录;可以实现双向控制。卡片很难被复制。缺点是成本较高。

1.3 生物识别。通过检验人员生物特征等方式来识别进出。有指纹型、虹膜型、静脉识别、面部识别型等。优点:从识别角度来说安全性极好;无须携带卡片。缺点:成本很高。识别率不高,对环境要求高,对使用者要求高,使用不方便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1 支持无线局域网标准。虽然,在楼宇规划建设时,都已经铺设了光纤或者是铜缆作为大楼的骨干网络,但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还是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如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络中的节点不可移动等。特别是对于家庭用户,网络节点位置相对不固定,而且,网络铺设尽量要避免开槽等大工作量施工可视通新一代无线监控系统正是迎合了这种家庭用户的需要,将住户从复杂的有线应用中解脱出来,构架简约而方便的无线监控系统。无线系统会让监控的视野迅速扩大,无论身在何处,都可通过因特网,随时随地的进行监控家庭情况,如照顾老人或者儿童。

2.2 开放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对于开放式的网络结构,产品厂商在设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时也要考虑采用标准的、开放的系统平台。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即采用开放的B/S结构,用户可在中心控制室安装一套中心服务器软件,该软件集中负责用户认证,控制优先级分配,镜头分組管理,系统报警控制、集中录像和检索管理等功能。

2.3 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对于楼宇监控系统,除在大楼建设初期设计的一些监控摄像点外,可能会随着监控要求的变化随时增加一些监控探头,如设置在停车场,公共活动场所或者室外环境。系统在设计之处,除设计一些冗余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系统扩容的随意性,即在不改变原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尽量少的增加硬件设备。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当用户系统扩充时,只需要扩充视频压缩模块和升级系统软件即可,不用对中心服务器和客户端硬件进行升级,可保护用户的现有设备投资。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视频监控技术只有沿着网络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满足智能楼宇对视频安防监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便于安装维护的要求。经过长期对各类监控产品的实际应用和现场运行,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方式的网络视频监控利用其的优势,将能在楼宇安全管理提供一项新的管理手段。

3、自动监控报警系统

3.1 前端信息采集系统

主要由图像信息采集和探头信息采集两部分组成。图像信息采集部分是监控系统的主要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它把监视的内容变为图像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的监视器上显示并实时存储。探头信息采集通过各种监控探头实时监控各个探头信息点的实时状态,通过信息传输控制系统送达信息管理系统判断处理。

3.2 信息传输控制系统

主要传输前端各信息监视点的实时状态信息,并对所采集系统中各数据采集点控制,包括传输线缆、光线传输、同轴电缆传输、网线传输、无线传输。

3.3 远程拓展系统

包括IP监控、远程监控、网络监控、视频会议等技术交流。

3.4 信息管理系统

负责处理由前端视频摄像机采集系统采集的信息数据。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将传送过来的图像信息显示在监视器上,后台存储设备记录所有的图像及监控信息,管理系统计算并生成对所采集监控信息的信息处理结果,受理台显示发生的用户的相关信息。后台系统包括硬盘录像系统、视频矩阵、画面处理器、切换器、分配器、报警主机。

3.5报警系统

自动报警系统对触发的报警信息处理,将需要处警的报警事件转发到110指挥中心或有关的处警单位。

报警系统须有事前预警的功能。要实现这种功能,安防监控系统必须网络化、数字化及智能化,要使用功能完善的监测设备,检测识别报警型DSP智能摄像机就能够识别不同的物体,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事件,如人群非正常聚集、斗殴事件、攀爬检测等,能够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锁定追踪目标并发出警报及提供有用信息,从而更加有效地协助安全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报和漏报现象。自动监控系统通过视频安防监视系统对建筑物的主要通道及重要场所进行监视,配合防盗报警系统和出入口管理系统,实现了智能楼宇的安全防卫工作。

结束语:

随着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集成管理系统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设计理念、系统功能也在应用中不断修正完善。而安防监控系统作为智能楼宇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环节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它为整个建筑提供了视频安防监控、侵入报警、出入口控制管理,為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整座建筑区域视频图像的收集、分析、传递和处理,从而对整个建筑进行最优化的控制和决策,达到高效、经济、节能、协调运行状态并最终与建筑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入住及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顾 锋 对办公楼宇中安防监控系统设计的几点看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21)

[2]陈立定 智能楼宇安防集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

[3]金周斌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

猜你喜欢
楼宇监控智能
优化楼宇产业生态探索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凝聚年轻活力,助推“两新”起飞
楼宇党建亮实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智能烹饪机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超智能插秧机
GPS/DR/GIS技术在基于GSM—R列车监控系统中应用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侦察兵
1-Wire在家庭监控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