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2015-10-21 19:51王玲马洁浩黄昕欣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王玲 马洁浩 黄昕欣

【摘要】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隔日一次,同时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照组仅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隔日一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11%,对照组为68.8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窄谱中波紫外线;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玫瑰糠疹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66-01

玫瑰糠疹是一种红斑丘疹鳞屑性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明,病程一般呈自限性,约3~8周,病情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氟芬那酸丁酯有抗炎、止痒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玫瑰糠疹。笔者于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0例玫瑰糠疹患者,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28.3岁。病程1~4周。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28.5岁。病程1~4周。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情、发病时间等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病例 根据《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玫瑰糠疹诊断标准[1]:躯干和四肢近端为主的分散性泛发性椭圆形玫瑰色斑疹,其外周边缘有细薄鳞屑,皮疹长轴与皮纹平行。入选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并愿意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外用药物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孕妇、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肝、肾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系统性疾病患者;对本实验药物任何成份过敏者;既往有光敏史或治疗前1个月内有光敏性药物应用史或有光化学治疗史者;未能完成治疗中途退出者及不能按要求复诊者。

1.3 方法 治疗组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軟膏,2次/d。两组均采用Daavlin公司生产的3 Series311-48型紫外线全身照射治疗仪(波长310~315nm,峰值311nm)照射,隔日1次。治疗初始剂量为70%MED(最小红斑量),若皮肤无反应,患者无瘙痒疼痛,以后每次递增20%;若皮肤有轻微的肉眼可见红斑,患者有轻微瘙痒,剂量增加10%;皮肤有较明显的红斑,患者有明显的疼痛,剂量减少20%;皮肤红斑明显,患者疼痛显著,剂量减少50%。照射时患者均需佩戴紫外线防护镜,男性对外生殖器掩盖保护。2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1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皮损消退≥95%,或者仅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斑,瘙痒消失;显效:皮损消退≥60%,皮损颜色变暗红,瘙痒明显;好转:皮损消退≥30%,偶有新发皮疹,瘙痒减轻;无效:皮损消退<30%,瘙痒依旧。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算。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的治愈、显效、好转例数分别为25、16、5和18、13、11,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68.89%,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45例患者中有1例(占2.22%),对照组45例患者中有4例(占8.89%),紫外线照射后出现红斑、灼痛,降低照射剂量或者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后,症状逐渐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停止治疗。

3.讨论

玫瑰糠疹是一种红斑丘疹鳞屑性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以被覆糠秕状鳞屑的玫瑰色斑丘疹为特征。开始为一母斑,1~2周后分批出现分布广泛的继发斑,易发病于青少年及青年人,病程呈自限性,3~8周皮疹即自行消退。也有多次复发的病例,极少数病例皮疹反复成批出现,病程可迁延至半年甚至长达数年之久才能痊愈,称为持久性玫瑰糠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玫瑰糠疹病因不明,目前有感染、药物因素、自身免疫、遗传性过敏等各种学说。玫瑰糠疹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可见皮损表皮及真皮乳头内朗格汉斯细胞明显增多,皮损内浸润细胞主要为活动性辅助-诱导性T淋巴细胞[1]。窄波紫外线照射能明显抑制朗格汉斯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的活性,减轻表皮的炎症反应,并使其活化T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2]。同时本文选用的窄谱中波紫外线特点是可避开DNA的吸收峰值,且DNA突变不易被引起,降低了致癌性,不会引发红斑反应[3]。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商品名:布特软膏)属于灭酸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有较强的抗炎活性,抗炎机制是通过在机体细胞内阻断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等炎性介质,还可以在体内有效控制浅层皮肤细胞浆内溶酶体膜的稳定,使得炎性介质和酸性水解酶不会渗透到细胞间质内,使炎症不会进一步的扩散和加重。同时能抑制缓激肽和组胺所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紫外线产生的红斑及对迟发型变态反应也有抑制作用[4]。笔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玫瑰糠疹2周,有效率达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为治疗玫瑰糠疹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玫瑰糠疹,可减少或减轻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29-1032.

[2]薛梅,陈德宇.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免疫学机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4):316-318.

[3]徐萍,诸仁才,沈玲珑,等.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润燥止痒胶囊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2012,26(3):281-282.

[4]王家璧,刘跃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在中国8年临床研究回顾[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2010,24(8):689-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