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硐山矿矿石损失贫化的控制措施

2015-10-21 20:01郑林弟
科技与企业 2015年3期

郑林弟

【摘要】由于矿产资源是耗竭性的、不可再生的, 是自然资源中使用价值相对较高的部分。针对矿山的贫化损失管理相对落后,地质品位下降,矿石储量不断减小等问题,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发挥地质、采矿、测量专业的特长,通过加强矿山技术服务工作、加强现场生产组织管理、加强对采场顶板及上盘围岩的控制和完善矿山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来减少矿石在开采中的损失与贫化率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矿山后期贫化损失管理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矿石贫化损失;围岩控制;废石管理;顶板管理;品位台账

1、矿山生产概况及贫化损失管理面临的问题

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生产中段有1430m中段、1380m中段、1330m中段、1280m中段及1230m中段,其中1430m、1380m中段已转入矿柱回收阶段,主要采用中深孔爆破回收,矿石贫化损失控制难度大;1330m、1280m及1230m中段为主采中段,以留矿法和空场法为主要采矿方法,这些中段地质构造复杂,矿块中夹石较多,节理发育,上盘千枚岩破碎,回采过程中废石剔除难度大,采场上盘围岩及顶板不好控制。相对于矿山初期而言,目前的生产现状要求贫化损失管理工作必须更加精细。

2、贫化损失的控制措施

在矿石的开采过程中,其中采场的采幅边界控制不到位,顶板的监测、支护,采场出矿的方式不合理、矿石运输人员的意识淡薄、地质专业对相关台账的建立不完善以及采矿设计考虑不全面、测量实测不准确等是造成矿石损失率与贫化率的主要方面,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制定了以下管理措施:

2.1加强矿山技术服务工作

(1)结合现场实际,优化设计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损失贫化指标。

(2)采准切割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矿体界线与设计变化较大时,及时联系设计人员进行方案调整。结束前,提交坑道实测图和探矿工程地质编录资料、刻槽取样化验结果,做好科学详实的资料准备。

(3)加快矿柱的回收进度,避免矿柱长期承压变形,导致在回采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地质、测量技术人员必须做好检查回采边界和矿柱界线的工作,严格执行采掘工程、炮孔和采场的各项验收制度。

(5)在施工中深孔时,要确保炮孔角度、深度和方位三要素的质量要求。炮孔打完后技术人员要认真验收,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必须要求封堵或补孔。

(6)如过采场节理发育,岩层稳固性较差,在确保回采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强采、强出,避免上盘围岩垮落混入矿石中。

(7)严格按设计和作业计划进行凿岩爆破,浅孔采矿应认真控制采幅,减少落矿的损失、贫化。

2.2加强落矿、放矿、运矿管理

(1)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避免因多次转运矿石引起的粉矿损失,对采场要加强残矿和粉矿(特别是高品位富矿)的回收工作,从而减少资源损失。

(2)加强对掘进过程中的废石管理工作,杜绝人为掺废。

(3)浅孔落矿时,要严格控制采场周边的炮孔,防止破坏上、下盘围岩与矿柱。

(4)电耙道和平底堑沟出矿,出矿进路和斗穿应均匀出矿,避免由于出矿不均造成的上层覆盖围岩的混入。

(5)在溜矿井口安排专人负责人工手选废石,并做好记录工作,从而降低贫化。

(6)加强采场出矿管理,配备必要的出矿管理人员,制订相应的责任和管理制度,认真采取措施,降低矿石损失、贫化。

(7)加强采场出矿的计量、取样和化验工作。采用崩落法时,应根据采场出矿的计量、取样和化验结果及时调整放矿计划,指导放矿工作。

(8)改进底部出矿结构,推广使用无轨装运设备和振动放矿设备,加强出矿管理,以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岩石混入率。加强底部结构的维护,减少二次破碎对底部结构的破坏作用,确保底部结构能将采场矿石全部放出。

2.3加强对采场顶板及上盘围岩的控制

(1)根据采矿方法和工程地质条件,合理确定采场允许跨度和暴露面积。

(2)建立顶板管理制度,设置专人负责顶板管理工作。顶板管理人员和安全人员应经常检查顶板,及时处理顶板松石。

(3)缓倾斜矿体的空场法采场,应保持上盘稳定,打眼不允许破坏上盘围岩。在现有设备条件下,人员需出入的采场,其高度应控制在2~3米。

(4)采场顶板不稳固时,必须采取护顶措施。采用锚杆护顶时,必须在出矿前安装,采场顶板应保持平整。

(5)在留矿法采场进行对上盘围岩锚杆加钢丝绳的保护工作实验,防止上盘围岩垮塌引起贫化,为以后采场贫化损失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2.4完善矿山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矿石损失、贫化的台帐

按月、季度、年对采场、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并按统一规定的计算指标分季度、年度呈报并建档。同时应附有必要的说明,分析矿石损失,贫化的原因,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内容及格式(如下表1-1和1-2)

(2)认真做好附产矿石的管理工作,矿岩应分采(掘、剥)、分出。

(3)安排专人负责矿山的品位管理工作,建立品位台账,定期安排人员取样,及时整理化验结果,随时掌握井下各出矿点的矿石品位,科学安排井下出矿。

(4)安排地质专业人员每季度对矿山的三级矿量进行核销,结合该季度的出矿、附产矿和硐口排废,计算该季度各个中段矿石的损失贫化率,据此指导以后的出矿和配矿工作。

(5)对降低矿石损失、贫化做出显著成绩者或对矿产资源造成严重损失浪费者,应分别给予奖惩。

3、结束语

矿石的损失、贫化率指标,是反映矿山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降低采矿贫化、损失率是矿山生产中长期的经常性工作,是提升矿石质量,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上一些具体措施在铅硐山矿实施以来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各种台账的建立完善、数据的收集整理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同时,加强学习,继续寻求降低采矿损失贫化的其他途径也是我们以后的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