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咽喉道岔导曲线岔枕挡肩改进的建议

2015-10-21 17:12谢耀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谢耀宁

【摘要】本文对铁路站场咽喉道岔的混凝土岔枕挡肩破损的病害进行调查,分析挡肩破损带来的病害,最后提出解决挡肩破损的方案。

【关键词】咽喉道岔;导曲线;挡肩

铁路混凝土枕挡肩是抵抗钢轨横向位移,保持钢轨轨向和轨距的重要设备。挡肩一旦破损,势必造成钢轨轨向和轨距容易变化,不便工区日常的养护维修工作。咽喉道岔作为列车进出站场的“必经之路”,承受着比其他道岔更多的列车冲击力,挡肩的破损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轨距变化频繁,超限病害多,工区日常的养护维修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如何强化道岔的挡肩,适应大运量的需求,确保行车安全,已成为工务部门的当务之急。

1.病害调查

2015年,对本段管内玉林站的南北端咽喉区行车最多的139号和126号道岔水泥枕挡肩损坏状况进行一次现场调查,调查结果详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咽喉道岔岔枕挡肩破损多数都是集中在导曲线部分,共14处。主要是因为咽喉道岔侧向行车多,而道岔导曲线半径小,仅为180m,列车在行驶过道岔导曲线时产生离心力,冲击岔枕挡肩造成挡肩破损,破损情况见下图。

2.病害分析

139号道岔和126号道岔2014年全年检查出来的超出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临时补修标准的病害共有57处,病害的具体情况见以下表格:

从以上的表格数据可以得知,病害发生最多的是道岔的导曲线部分,而道岔导曲线部分的病害最多的是轨距超限和支距超限。主要原因是由于岔枕挡肩破损,導致轨距挡板与挡肩之间存在间隙,在列车冲击力的作用下,造成轨距出现变化,由于挡肩破损不易修补,日常的养护维修也只是重新调整轨距,解决了病害的表象,未能将病害彻底解决。

3.导曲线岔枕改进措施

综合上述的调查结果,设计一种安装在承轨槽上的附属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又能够防止列车冲击力冲击挡肩,而且安装、拆解便捷,方便现场使用和维修。根据以上要求设计要求,可以在承轨槽上设置一块铁垫板,铁垫板的材料采用Q235钢材,铁垫板的尺寸按照岔枕承轨槽的尺寸进行设计,具体设计尺寸见下图3.2~图3.3。

结 语

由于铁垫板采用了Q235钢材,Q235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可以抵挡列车的冲击力,使得荷载更加均匀的作用在轨枕挡肩上,防止挡肩破损,进而减少日常的养护维修工作量。

参考文献

[1]李新国,余儿忠,胡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岔枕的受力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18(1):55-57.

[2]李立艳.既有线Ⅱ型预应力混凝土枕伤损及原因分析[J].山西建筑,2008,34(16):286-287.

[3]鄂宝生.预应力混凝土枕预留孔纵向裂纹的防治[J].铁道标准设计,1999,8(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