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

2015-10-21 17:12李佳坤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创新

李佳坤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创新,并被广泛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实际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建筑质量的提升和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工程新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作了相关的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应用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概况

目前,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施工技术的创新程度与速度仍然相对较低,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建筑行业正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各地均出现了用工荒、劳动生产力不足等社会现象,甚至部分地区的个别工程项目因为施工人员不足而被迫停工或彻底终止施工,给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加之部分人员的思想比较保守,使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受到阻碍。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使原来存在的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新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使用,大大改变了过去效率低下的状况,增加了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使施工成本大大降低。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生产力更快、更好的发展。而现阶段,我国施工行业技术创新的力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筑行业的竞争亦变的越来越激烈,技术创新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强化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推动企业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良和创新,同时积极将创新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3.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上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大体积混凝上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冬期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革帘等)。非冬期施工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

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应超过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应超过14天。

3.2 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3.2.1 屋面防水

对于屋面防水,已有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

3.2.2 外墙防水

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cm范围,水平灰缝砂漿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3.3 钢筋绑扎技术

建筑工程中,钢筋的连接施工是较为基础且重要的部分,利用机械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难以实现施工人员的有效控制。因此,目前在进行施工时,技术人员主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突破,实施了技术的创新应用。

3.3.1对钢筋的梁、板以及墙类等受拉对象进行接头面积控制,以梁类的受拉钢筋为例,接头的面积要在50%以下。

3.3.2 利用钢筋的直螺纹进行连接时,利用套筒将两端钢筋进行连接,并将露在套筒外的丝扣控制在1个以内,以进行连接。

4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水平的具体策略

4.1 强化树立创新施工理念

企业产品的高品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那么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就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没有强大的技术进行支撑,企业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同样,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基本运作和机缘的积累,都是企业创新理念的一种体现。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基础管理,促进施工环节技术创新,并试创新的科学策略,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或者技术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创新以及其经济实现。如果不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任何高品质的研发和生产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4.2 注重技术层面创新

建筑施工项目要想得以长足发展,除了体制思想上的进步,更加需要注重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技术上的改良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企业产品能够保质保量的产出,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技术的创新有可能成为该企业的核心技术,这就大大有利于企业在面对残酷的竞争中屹立不倒。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技术手段,摈弃那些落后的技术,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手段,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建立自动化集成系统对建筑施工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创新技术的提高,将建筑施工企业的实力得到提升。

4.3 促进施工技术创新应用

在科技创新不断得到重视的新时代大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导向应该立足于创新施工技术,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个趋势。因此建筑行业的创新力度就表现在这个建筑项目的综合整体素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要以经济提升为根本目标,平衡经济效益与创新程度,构建战略发展目标,完善施工技术创新的应用模式。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因此,就需要我们勇于创新,大胆应用,并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小荣. 建筑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7,(03).

[2]周伟.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

[3]黄毅聪.试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其应用[J].中华民居,2012,13(6).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创新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