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解析

2015-10-21 17:12陈胜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抗震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防震建筑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地震属于自然现象,具有强烈的循环性,加之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机理又非常复杂。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不规则建筑抗震设计变得至关重要,理当做好不规则建筑物防震设计工作,提升建筑物价值。

【关键词】不规则建筑;特别不规则;抗震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物层出不穷,大量的建筑满足了人们和工作需求,而建筑中出现大量的不规则平面建筑,平面不规则有三类: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规则。竖向不规则有三类: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文章分析不规则建筑抗震设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也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师在建筑防震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建筑抗震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它不仅可以发现当前抗震缺陷,而且能为更好的设计出高精准建筑钢针方案奠定基础,为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二、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方法

当出现地震时,地面静止的建筑物会发生运动,出现强烈的震动。一般而言,结构地震是属于动力反应范畴的,它的力度大小同地面运动相关,还和结构动力特质相关。因此,会需要用到结构力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当下我国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以及时程法。

第一,时程分析法。该方法是在点子信息技术背景下产生的,综合运用了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一种新型分析方法,使用该方法之前,选择一定的地震波,将收集到的地震波熟知直接输入设计结构程序中,再对结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精准积分分析,得到了在地震时程内具体的地震反应数据。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于不规则建筑抗震计算分析中,这是一种完全动力法,计算量非常大。但是计算精度非常高,使用该方法,确定出两个步骤,逐步积分法以及振型分解法。这是时程分析法的分类。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分析效果,也会得出不不同的分析结论。举个例子进行说明:单质点性为案例,按线性加速度方法对运动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最基础的数据值。该方法的使用基本是基于假定基础上进行的,质点加速度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微小时段的变化,这就是积分T时段内的线性变化。假设已经求出了ti时刻的质点地震位移数值a,速度ti,加速度ti,现在要求出经过时段t之后的位移数值以及速度和加速度数值。线性的加速度可以使用质点的加速度来表示,在根据时刻划分出泰勒级数,于是就可以计算出最终的数值。

第二,底部剪力法。这是一种模拟静力法,直接将地震看成是静力负荷,直接计算出建筑物承受地震最大压力反应。这个方法计算量比较少,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忽略高阶振型,使得计算结果受到影响,降低了精度值。

第三,反应谱法,借助反应谱法理论以及分解原理进行计算,得出最大值地震反应值,这是一种全新的模拟动力法,计算量非常大,但是计算精度很高,有效避免计算误差。刚性比,抗震设计要求,楼层间的侧向刚度不能小于相邻楼层侧向刚度的70%,对相邻的两个楼层应该使用平均值进行计算,更加剪切刚度和位移比,計算最终结果。这能满足层间刚度需求,实现无薄弱层设计。

三、解析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

(一)扭转不规则。一般而言,在进行楼层建设中,部分楼层最大弹性位移同该楼层两端弹性存在水平距离,这个距离位移被称为层间位移,位移值控制在1.2到1.4之间。设计结构方案出炉之后,尽最大努力去优化刚度分布,做好边墙和边梁设计工作,使得扭转度刚刚合适,这有效改善不规则建筑面。构件设计分析,要考虑到地震作用带来的扭转力影响。

(二)宽度比较大,左塔高度比较宽,对该建筑进行扭转处理时,应该选择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处理,计算出多次遇见地震建筑抗震强度。对建筑风载、多遇地震建筑整体结构进行颠覆预算,计算出最准数值。一般而言,数值会涉及到抗震颠覆弯距数值验算,风载速度验算以及抗拉力验算等等。使用静力弹塑性方式分析,检验多次地震下位移变动情况。当计算数值满足规范需求时,说明能在最大地震影响下最大范围保障安全。建筑物墙、柱抗压力情况也要进行分析,将最大值破坏程度考虑在内,借助加强钢筋施工,逐渐提升建筑物的延展性和抗压力。

(三)平面不规则。当建筑物第一层到第六层有大量的楼梯,使得建筑物形成楼板开洞。针对该问题,要结合建筑特质,建筑条件以及建筑性能,尽可能使得剪力墙大量围绕楼梯,完好弥补落地墙大间距缺陷,逐渐提升楼板刚度,降低开洞影响出现。另外,可以从轴压比方向进行缓解,保障整体刚性,使得轴压比数值提升,增强落地墙抗压力。同时,对低楼层整体刚度进行调整,借助150厚板,设置成双向钢筋构件模式,提高了钢筋率。一般而言,在8层以上的住宅,电梯间出现开洞导致楼板较为薄弱,针对该问题,需要增强钢板强度,选择厚板,设置钢筋边缘度,使用双向钢筋,逐渐提升钢筋旅。当建筑因为局部收进,虽然收进的幅度比较小,但是也形成了不规则状。面对该问题,要分析出楼层是否出现位移突变,在选择应对方式。面对该不规则结构面,一般都会控制住刚度比,保障刚度比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就有效地避免了高位位移问题出现。楼层出现位移突变之后,要借助剪力墙进行加固处理,保障建筑物抗震力度。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结构设计理念得到创新,设计技术也得到提升,这使得不规则建筑建设抗震有了强有力保障。当下建筑物对抗震安全性要求较高,而地震是一个循环而复杂之动力过程,设计时更需要科学、先进理念和技术做保障,才能设计出更加经济、高科技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赵真,谢礼立.从欧洲抗震设计规范的一般规定浅谈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ISTIC PKU -2011年5期

[2]黄传刚.浅谈房屋建筑中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运用分析[J].《科技创业家 》 -2013年14期

[3]冯芸汶.川地震的警示——需加强底层框架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ISTIC PKU -2013年5期

[4]王志杰.从唐山震后恢复生产30周年设计回访谈结构抗震概念设计[J].《煤炭工程》 PKU -2008年7期,

作者简介:

陈胜,男,出生于(1984年11月—)江苏南通人,职称为助工,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现任职于广东省华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猜你喜欢
抗震
桥梁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简议抗震支架的应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刍议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
房屋建筑设计中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对策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试析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技术发展
底框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解析
探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