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管理对策分析

2015-10-21 17:12陈建强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环保意识处理技术

陈建强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综合处理等多种技术措施。当前垃圾处理技术管理工作仍然存在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管理体制、资金等方面。为应对这些问题,今后应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进垃圾处理管理体制、健全垃圾处理收费体系,并提高广大公众环保意识、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处理技术 管理对策 环保意识 分类回收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种类多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常用处理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1填埋处理。填埋是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处理技术,早期填埋处理没有对后期影响进行考虑,时间一长,填埋气、渗滤液等会给周围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后来随着技术发展与创新,卫生填埋处理技术出现并得到应用,该处理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简单,处理量大,投资较少,运行费用相对较低,能适应所有种类垃圾处理工作。填埋也是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式,约80%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此外,填埋技术还取得较大进步与创新发展,深圳、广州等城市采用HDPE膜防渗技术,一些地方还能收集填埋气体并将其用作发电。填埋处理需要做好厂址选择工作,完善各项设施建设,避免污染地下水。

1.2焚烧处理。将垃圾放在特殊设计的封闭炉中焚烧,炉内温度控制在980℃左右,焚烧之后能让垃圾容量减少,重量减轻,降低对周围环境带来的污染。目前垃圾常用焚烧处理方法为直接焚烧法,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其热能产生裂解和凝固反应,实现洁净燃烧的目的。焚烧处理能将垃圾无害化处理落实到位,对环境影响较少,但排放的气体会危害人体健康,设备投资较大,运行成本也相对较高。

1.3堆肥处理。通过堆肥处理,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新陈代谢的作用,通过微生物繁衍将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该技术的核心是堆肥过程微生物正常繁衍。常用堆肥处理方式为自然通风堆肥、强制通风堆肥、筒式发酵仓堆肥三种不同方式,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堆肥处理方式。随着技术发展,堆肥处理后的垃圾能转化为有机肥,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种植过程中,能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

1.4综合处理。将填埋、焚烧、堆肥等三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发挥各种垃圾处理技术的优势,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将多种处理技术综合起来使用,能有效发挥各种技术的优点,实现资源有效回收和利用,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并且处理后的体积只有原来体积的30%左右,有效避免二次污染,提高垃圾处理效益。

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管理现状

由于一些地方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欠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导致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城市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只对城市垃圾处理做了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的、配套的、健全完善的规定,难以有效指导具体工作开展。对违法义务的法律责任规定不健全,地方性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2.2管理体制不完善。城市垃圾处理由当地政府、环卫部门管理,各项工作的监督、管理、执行基本是一家,影响工作效率提高。并且不同部门的责任不明确,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现象,影响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2.3垃圾处理资金缺乏。尽管政府部门对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在增加,但资金仍然存在短缺现象,所有费用基本由政府承担,加大政府财政压力。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数量不足,影响工作效率提升。

2.4公众环保意识淡薄。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周围环境的自觉性较差,乱扔垃圾现象随处可见,对周围环境保护不重视,随意破坏周围环境,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管理对策

为应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垃圾处理水平,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城市环境保护、垃圾回收和处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配套规定,将垃圾处理相关规范要求细化和落实。例如,对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废旧电池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等,制定专门管理条例,有效指导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地政府也要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需要,完善规范标准、管理条例,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激发人们参与垃圾处理的主动性,更好约束和规范人们各项行为,促进垃圾处理工作效率提高。

3.2改进垃圾处理管理体制。明确划分部门职责,建立责任明晰的管理体制,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责任制,提高管理工作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将垃圾清理、处理等工作推向市场,由企业承包和处理生活垃圾,自负盈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垃圾处理效果,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

3.3健全垃圾处理收费体系。对居民征收一定数额的垃圾处理费,减轻财政负担,填补资金空缺。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向广大公众宣传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相关信息资料,提高他们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健全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标准,坚持“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提高人们缴费的自觉性,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3.4提高广大公众环保意识。当地政府应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介,向人们宣传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或者组织专家讲座,发放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手册,营造良好氛围,提高环境保护自觉性,让广大市民自觉保护周围环境。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以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3.5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为控制污染源,提高垃圾处理效果,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分类回收设施,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健全分类回收法律法规,率先在有條件地区先行推广,然后逐步扩大范围,提高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效果。

4.结束语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同时也与人们日常生活,城市环境密切相关。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具体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并认识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法律法规、管理、收费、公众参与、垃圾回收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钦,周小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现状及其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创业家, 2011(11), 314

[2]王国安,刘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江苏建筑, 2014(6), 96-98

[3]杨帆,刘文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纵横,2014(3),22-26

[4]张英民,尚晓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J].生态环境学报,2011(2),389-396

[5]包红.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 2013(15),434-435

猜你喜欢
城市生活垃圾环保意识处理技术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ava千万级别数据处理与优化
利用微生物学原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