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中建筑节能软件的应用分析

2015-10-21 17:12郑晖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形式

郑晖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节能设计理念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建筑节能发展理念逐渐应用到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建筑节能软件的应用是节能设计的基础,也是整体设计的重要阶段,在应用阶段需要明确设计形式的应用效果,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设计形式,结合实际设计情况对其进行优化分析。在本次研究中以当前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点,结合实际要求,对建筑节能软件的实际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节能软件;应用形式

一、当前我国建筑节能软件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建筑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整体优化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影响因素的影响,将其作为基础性应用机制进行发展,进而保证应用机制的顺利进行。以下将对、当前我国建筑节能软件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重视度不够

在基础性应用阶段建筑节能设计形式和整体管理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不同应用专业的特殊性,必须提升重视度,保证建设机制的合理性。在节能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对其重视度比较低,设计人员仅将数据导入到固定的设计形式中,忽视了计算形式,校队机制及最终审核模式的应用效果,在后续应用形式发展阶段出现很多问题,直接对设计形式造成干扰。之后的系统划分和设备选择都是根据该结果来完成的, 暖通设计师的节能计算一般情况下也是负荷指标不超出节能要求即可[1]。

2.软件信息应用不当

软件应用形式对系统设计模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优化设计领域,由于现有管理程序的限制,存在软件信息管理不当的情况。在整体设计阶段基于设计形式的差异性和干预性,主要是以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研发的 PKPM 系列软件为主,此系列软件具有十分可靠的权威性,但是不足的是该系列软件目前没有针对暖通冷热负荷计算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需要及时对影响程序进行分析,减少干预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系统的设置不合理的情况。通常设计人员要选择相关负责软件,并对软件形式和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在整体应用过程中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进而符合现有设计形式的本质性要求。

3.配合方式不合理

随着建筑系统的逐渐优化发展,在应用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建筑节能软件,在整体优化分析及控制阶段必须结合其应用形式进行配合使用。但是现有管理机制存在配合形式不合理的情况,直接对系统后续设置造成影响。配合完善设计形式是主要理论依据,相关工作人员要以具体配合形式为目标,实现管理机制的高度统一[2]。

二、建筑节能设计中节能软件分析

基于现有设计形式的差异性,在整体设计阶段必须以固定的设计形式为目标,不断减少影响因素的干预性,实现建设程序的高度一致。以下将对建筑节能设计中节能软件进行分析。

1.地源热泵应用软件

地源热泵就是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机组及建筑系统供热系统组成的,在整体设计过程中要满足其对变化形式的要求,满足系统多样化性的设计形式。应用地源热泵系统是楼宇结构调控体系的本质性要求,在整体运行阶段必须对应用模式进行调整,使其适应供热系统的散热要求。其次在整体设计阶段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楼宇空调系统,运行费用可大大降低,供暖时,其运行费用比传统中央空调低25%-50%,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3]。

2.内部遮阳系统

基于现有设计形式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优化分析阶段要建立系统的内部遮阳系统,使其满足建筑系统的外部要求。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需要以光能为基础,满足现有设计系统的相关要求。如果室内气温比较高,在优化建设阶段必须保证阳光照射到室内,及时关闭保温幕,起到降低温度的目的。在设计阶段必须结合区域性发展特点,强化室内保温体系的建设,逐渐减少地面辐射度,降低运行成本,满足现有应用系统的本质性要求。

3.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是太阳能应用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设计阶段必须满足应用形式的发展要求,使其适应系统设置的具体要求。在控制阶段要明确分析现有控制系统,包括:独立光伏供电系统和并网光伏供电系统,该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设计模式的相关需求,保证系统建设的合理性和完善性[4]。

4.屋面保温系统

在建筑节能设计系统中对屋面保温系统有一定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隔热形式,使其适应现有设计体系的实践性要求,进而保证设计体系的完善性。在优化设计阶段必须以保温性能和舒适性能为原则,减少干扰因素的干预,进而满足系统的设计原则。在后续设计阶段可以应用幕墙维护形式,发挥技术体系的特殊性和适应性。新的结构形式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对窗而言,新型型材及断桥技术的应用对窗的整体热工性能及气密性都有极大的提升。

三、建筑节能设计中节能软件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现有设计形式的特殊性和实践中,在整体设计阶段要不断减少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其适应建筑模式的具体要求。以下将对建筑节能设计中节能软件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1.并行设计形式

建筑系统本身是个比较复杂的机制形式,在具体应用阶段要满足系统设计的相关要求,并减少阻碍因素的影响。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分析,不断满足设计模式的要求,并使其适应建筑形式的要求。建筑设计目的是达到节能的效果,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對分析、综合及评价形式进行分析,满足不同发展体系的要求。

2.设计理念分析

在建筑系统节能设计阶段必须以固定的设计形式为基准,了解设计目标、整体性差异及设计模型等。对于并行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在整体优化阶段需要提供多种选择方案,使其适应应用软件的具体要求。细化问题本身是个系统的责任管理机制,必须通过对建筑设计对象和建筑设计进程的分解达到有效协同各个子活动、子任务开展的目的[5]。

结束语

当前建筑节能设计形式趋于多样性,在整体优化阶段需要设定合理的管理形式,基于现有设计形式和发展体系的具体要求,要以固定的软件为基准,实现设计的全方位发展。在具体设计阶段节能设计软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以满足设计形式的种种要求,按照固定的设计形式的改革需求,实现设计程序的顺利进行。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重视度,对设计形式进行优化分析,促进系统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义.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实践[D].湖南工业大学,2011,12(12):99-101.

[2]周燕来.夏热冬冷地区大中型铁路客运站站房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2,12(09):88-89.

[3]张海滨.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 [D].天津大学,2013,02(14):189-191.

[4]李雪平. 建筑玻璃幕墙的节能设计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10(12):170-172.

[5]况原忠.重庆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运行及其节能效果评价[D].重庆大学,2011,10(01):399-401.

猜你喜欢
应用形式
药芯焊丝电弧焊工艺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智能手机APP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新环境下通信技术在电力企业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PLC的PID控制算法在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中程无人机测绘系统测制地形图的应用研究
英语教学中应用暗示教学法的尝试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述
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科学普及中的应用
维吾尔巴旦木纹样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