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观澜印象游园为例浅析城市高压线下绿化造景的新尝试

2015-10-21 17:12温桂敏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

温桂敏

【摘要】随着城市中电网建设规模日益加大,大量的高压走廊将城市分隔成条条块块。按照传统的认识,为了生产安全这些走廊保护地带甚少利用,而这种低效的土地利用也与深圳市现在城市建设中土地稀缺的现状相矛盾。本文在分析了高压走廊的电磁学影响的规律及程度,结合工作中的案例观澜印象游园提出了高压走廊防护绿地能好好规划利用成为城市独特风景的可能性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高压走廊、安全距离、游憩利用、设计方法

1高压走廊的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电网的建设量增加,高压走廊两侧一定距离内都会被列入防护绿地的范畴,以保护电力设施的安全。但是这种防护廊道的划分往往会影响城市绿地的整体性和可达性,为了以提高城市用地利用的集约性和高效性,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性和可达性,丰富城市的生活空间。需要充分地查阅电磁学方面的专家研究成果,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高压走廊电磁影响安全性的科学结论。并将这些分析结合城市游憩绿地建设的空间和场地要求进行整合。

在这一方面国外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结论为:较弱的磁场几乎没有生态影响;有关电场的研究结果如下对人的影响:投有证据表明输电设备产生的电场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没有发现在高场强下工作的线路工人受到长期的健康影响[1]。

2输电线路电磁场距离衰减和距离防护研究

输电线路导线中心两侧电磁场基本呈对称分布,电场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边线下或边线外25m附近,磁场的最大值可能出现在中线下或边线附近,不管是电场还是磁场都随距离迅速衰减。输电线产生的磁感应强度远小于100μT 的推荐限值。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电场强度的距离防护是研究的重点。结合本案现场情况,对110kV 架空线路电场强度距离衰减进行分析。

110kV 线路地面场强较低,最大值出现在边线附近,一般不超过IkV/m。电磁场强度随着与线路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一般在距边线20m 以外,电磁场强度趋于稳定,变化较小,并逐步接近本底值。

结合以上结论,本案高压走廊绿化防护带宽度20m。在高压走廊下进行景观设计满足以上两点还应遵守以下相关规范:

虽然高压输变电工程存在着电磁辐射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测试数据表明,高压输变电工程只要按照《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 /T 5092 1999)设计高压输变电工程,同时履行环境保护手续,保护好敏感目标,高压输变电工程对环境是安全的[2],结合本案横跨观澜印象游园高压走廊为110KV,方案中绿化护防宽度21m,且线路高度离地面高于10 m,完成满足安全防护距离。

3观澜印象游园的景观设计

3.1设计依据

(1)2012年7月19日,中标方案

(2)《城市道路绿化》规范关于树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异线的最小垂直距离规定见下表

(3)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件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不得堆放谷物、草料、垃圾、矿渣、易燃物、易爆物及其它影响安全供电的物品;

②不得烧窑、烧荒;

③不得兴建建筑物、构筑物;

④不得种植竹子;

⑤经当地电力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保留或种植自然生长最终高度与导线之间符合安全距离的树木。

3.2项目概况

3.2.1观澜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E段初步设计项目进程

①2012年7月19日,确定中标;

②2014年5月19日,E段(文化之源段)完成扩初成果;

③2015年3月23日,向新区管委会黄海广副主任进行方案汇报,按照要求,对本段的设计标准进行提升。

3.2.2项目简介

观澜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是由龙华新区政府全额投资的重大民生项目,该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流經观澜、龙华两个街道。南起与观澜河相交的民清路、北至观澜企坪村,长约14.6公里。本次扩初设计为E段,设计范围从观澜大道至观光路段。此次观澜印象游园位于E段的上游部分,占地约2万平方米。其中110KV的高压走廊横跨观澜印象游园,护防绿化宽度20米。(见图1)

3.3设计主题风格

设计主题:体现中式古典文化的古朴、典雅。

3.4设计内容

3.4.1印象游园面积约1.1公顷,110KV高压廊道从中间穿过,由于高压线难于埋地处理,将本案分为两个区:

(1)形象展示区,用入口景墙与景境雕像展示昔日观澜人民日常生活情境,材质方面主要用黄道砖、青板石;

(2)休闲活动区,用特色廊架、特色景亭、特色门洞、特色弧形景墙来分隔出一个个可利用空间,其中健身广场长约40X5,很好地为附近的村民提供锻炼场地。

3.4.2植物设计内容

用菩提榕做背景分隔设计,结合现状高压廊道、景观功能分区,沿曲线道路做空间的围合处理,高压廊道下的空间我们用梅花结合草坪做视线开阔式的处理,做到开合有度、有收有放的空间设计。

在主入口左右两侧,用朴树、龙眼、古梅、鸡爪槭、菩提榕等造型优美的特色植物与构筑物融合。

在重要的节点位置点种大树(凤凰木、小叶榕、菩提榕)。

3.4.3植物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上要符合生态原则,营造有季相特色的生态景观,争取做到在不同时节都有宣传亮点,使人们时刻都感到“可游”、“可赏”。

(1)根据植物生态位进行搭配: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立体种植,以及从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水平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系列景观。

(2)从季相上进行合理搭配:每个季节都有至少1-2个品种的观赏植物形成整个园区的主格调,成为吸引人的观赏亮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内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根据时间变化形成的景观序列如下:3-4月杜鹃,4-5月火焰木、凤凰木,6-8月洋金凤、火焰木,9-10月宫粉紫荆,11月至翌年2月,选择山茶花、梅花,突出岭南地区冬季照常常绿的景象。

3.4.4种植结构确定的原则

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要根据自然条件、气候条件选择能适应本地区生长条件的植物,以乔木种植为主,乔、灌、花、草、藤复层栽植原则,乡土树种为主、植物多样性原则、速生与慢生结合利 于绿地群落稳定、节水、可持续发展。

(1)种植结构参数:根据造景需要合理搭配灌木、花卉、地被植物;针阔比(面积)为3:7,乔灌比(面积)为6:4,林下草坪与非林下草坪之比为8:2。

(2)骨干树种与配调树种,榕树类树种如菩堤榕、细叶榕、梅可作为骨干树种,南洋楹、宫粉紫荆、人面子、火焰木也可作为骨干树,配调树种选择朴树,凤凰木、佛肚竹、龙眼、鸡爪槭等。灌木选择棕竹、大红花、希茉莉、山茶花等骨干灌木、选择黄金榕、洋金凤、黄金叶,非洲茉莉作配调灌木,花卉选择宿根、自插性强的花为主。

4结语

景观的设计与营建,是人、建筑、植物的完美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有机的过程;多年以后,在晨曦中,在暮霭里,高压线走廊之下,在开合有致的游园空间里,小孩、老人和游客在其中悠闲地散步、游玩、健身,鸟语花香与欢声笑语交织着,这是我们能够期盼的美丽远景。

参考文献:

[1]朱林.高压输变工程的电磁辐射及环境影响评价[J].电力环境保护.2000.16(3)。

[2]周建文.高压输变工程的电磁辐射污染影响及防治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

[3]李昕.城市高压线下绿化景观的新尝试[J].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8.2(8)。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
傩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景观设计中的儿童娱乐场所设计与探索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