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苗育苗及造林技术刍议

2015-10-21 17:12梁举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技术杉木育苗技术

梁举

【摘要】杉木具有速生,丰产的特点。它具有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等特点,因此,必将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杉木;育苗技术;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前言;杉木是常绿乔木,亚热带树种,喜温、喜湿、怕风、怕旱,喜肥、嫌瘦、怕碱、怕盐,对土壤要求高,是我国的特有树种,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生长迅速,20 a左右即可采伐利用,单位面积产材量高,干形圆满通直,材质轻韧,纹理直,易加工,抗虫耐腐,是建筑、电杆、枕木、造船、桥梁、家具等的优良用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1.杉木苗育苗技术

1.1. 科学选择苗圃

杉木幼苗适宜在肥沃而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在贫瘠干燥的土壤中幼苗生长衰弱。所以,杉木育苗,其苗圃需要选择供排水条件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者沙壤土。一般,粘土,供排水不畅的地块,或者曾经连续多年种植杉木、松柏树的地方都不适宜选作杉木苗圃。实际的苗圃选择中,以造林地附近的微酸性水稻田作为圃地是普遍的做法。由于杉木的种子体积很小,播种后带壳出土,所以整地的细致程度很关键。首先在苗圃内撒腐熟圈粪2吨/亩、过磷酸钙与碳铵各50千克/亩。施好肥料后,要將苗圃土壤尽量粉碎,然后做以宽1.2米东西向开沟做成高床,沟深、宽各30厘米,床面粗略刨平后,撒入硫酸亚铁10千克/亩、呋喃丹2千克/亩,最后在进行一遍碎土和平整的工作,使床面药土混合,土粒细碎,再用方锨轻拍使其平整待播。

1.2 精细播种

杉木种子对萌发环境要求比较高,如果播种前的种子本身就已经带有病毒或者病原菌,那么后期的树木长势会收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杉木又不耐连作,需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消毒。具体的种子处理过程可以选用0.5%的KMnO4或1%漂白粉液浸30分钟,或者选用0.15%-0.3%的福尔马林液浸15分钟。浸泡好后去除药液,密封1小时后即可播种。播种季节以惊蛰到春分为宜。播种方法以条播为好,播种量一般都控制在2千克/亩-3千克/亩,播好后覆盖草用以保湿。

1.3栽植密度与株行距:初植密度为166株/亩,株行距为2×2米。

1.4栽植季节:裸根苗通常在1月到3月栽植。在冬季严寒和干旱的地区以春季栽植为好,但最迟也要在3月底前完成,袋苗可适当延迟。选择阴天、小雨天和雨后晴天进行。土壤过干、连续晴天、大雨天、大风天以及结冰期间,均不宜栽植。

1.5栽植深度:杉木根际不定芽的存在和萌发,是该树种的特性。杉木根际萌条最活跃部分是在根际以上10cm左右范围内,当它全部或部分裸露于土外,或者入土太浅时,都可因光照太强,或者由于地上部分生长受阻促进大量不定芽萌发。因而采用适当深栽方法,深栽程度根据整地、挖坎深度和苗木高度而定, 一般种子实生苗栽植深度为苗高的1/3左右;苗高在40cm以下的扦插苗, 栽植深度是苗高1/2左右; 苗高大于40cm的扦插苗,则以20-25cm为宜。栽植要做到苗直、根舒、压实,苗尖向下不 “反山”。

1.6幼苗管理

杉木幼苗出苗后,就要开始抚育管理。首先是适时揭开覆草,可以选择早晚时段,苗木生长至7~10d时,喷施1次波尔多液,药液比为1:10;其次是除草松土,在苗木出现真叶开始木化后,就要进行除草、间苗、松土。间苗要遵循去劣保优的原则,每平方米保留150~170株幼苗为宜。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如果发现幼苗缺肥,可用1%~2%复合肥兑水喷施。当幼苗长到高20~30cm以上,就可以移栽造林了。

2 杉木造林技术

2.1造林地选择和清理。杉木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宜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岩性、土壤及植被等立地因素,慎重选择造林地。一般选在水湿条件比较优越、土壤深厚、疏松、植被高大茂密的山腹、山脚、山洼、谷地及阴坡各种形式的混交林以利于保护环境和维持地力,也可防止病虫害的蔓延扩展。因幼树对杂草灌木竞争能力较弱,造林前要细致整地。南方山区杉农对造林地清理的传统做法包括劈山、炼山(捡带)及挖山三道工序。劈山是将造林地上的杂木野草沿等高线,由上而下全部砍倒、晒干。此道工序除雨季外,全年均可进行。炼山是劈山后用火烧的方法清理造林地;为保持地力,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持植被的多样性,推广清山捡带,代替炼山。清山捡带即沿等高线和地形地势水平线将采伐迹地上的杂灌和采伐剩余物捡放在迹地上,堆成水平带状,形成横山水平带,带间清理干净。挖山即整地,习惯上采用全垦整地,炼山或捡带后随即进行。

2.2造林方法。杉木造林有插条造林、植苗造林等。①插条造林。插条造林(山区传统采杉法)是用杉木根际萌条直接在造林地扦插,萌条要选择2 a生粗壮,顶芽饱满者,修去侧枝,切成40 cm~50 cm长的穗条,将下端与苗稍相反的方向切成马耳形,扦插前可用40 mg100g-1的2号生根粉浸泡切面20 min~30 min。扦插时马耳形切口朝向山的上方,插入土中2/3~1/2。扦插时间以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最好。宜在阴天插杉,大风大雨不宜进行;②植苗造林。杉木侧根发达,营造裸根苗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在造林栽植时要使苗正、根舒、踏实、不反山(顶芽向坡下)。要适当深栽,抑制根茎萌蘖,扩大生根部位,增强抗旱能力,一般苗茎入土1/2左右,覆土要细致,防止窝根。

2.3幼林抚育。如与农作物间作,抚育即结合间作进行,否则要进行专门的抚育,以中耕除草为主,每年进行1~2次。又因杉木易生萌蘖,特别当栽植过浅,顶芽受伤时,更易造成一树多干,严重影响生长。故要及时用快刀切除萌条,并培厚土压萌。间作在杉木造林后郁闭前2 a~3 a内进行,可间种粮食作物(如:玉米、薯类)、油料作物(如:黄豆、花生、芝麻)、经济作物(如:烟草、油桐等)或绿肥(如丘陵地区)。间作地的坡度宜较缓。间种矮秆作物,尤其是豆类作物,有覆盖林地、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功效。间种密度不能太大,与幼树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为30 cm~40 cm)。作物收获后的茎秆尽可能还林,以利于提高土壤肥力(见林农间作)。

3 主要病虫害防治

3.1铜绿金龟子。幼虫称蛴螬,生活于土中,咬食苗木根部,使苗木枯死,成虫危害苗木叶片。

防治方法:用50%马拉硫磷800倍液浇灌床面,或用800倍液乐果浇灌床面可收到良好效果。

3.2杉梢小卷蛾。主要危害杉木嫩稍和顶芽。

防治方法:加强3 a内的幼林抚育管理或营造混交林;用50%马拉松或杂螟松300倍液喷雾可获得良好效果。

3.3立枯病。立枯病是杉木苗期的主要病害,严重者幼苗死亡率达80%。病苗可出现5种病状,即种芽腐烂、基叶腐烂、苗木立枯、苗木基枯。属侵染性病原,主要是真菌和丝核菌、镰孢菌和腐霉菌侵染苗木结果。一次病程只需3 h~6 h,可单独或同时侵害苗木,不断传染。

防治方法:选择新垦山地育苗,避免熟地育苗或用粘重土壤育苗是躲避立枯病的有效措施;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结合整地,每公顷撒300 kg~375 kg生石灰或用800倍液退菌灵及多菌灵进行土壤喷施消毒,

3 d~5 d后再播种;当苗木发生病害时可用0.5%波尔多液喷施苗木,每公顷1200 kg~1500 kg。在雨天不宜喷药时,用7%的草木灰、80%石灰粉与细土混合撒于床面。

3.4黑翅大白蚁。幼虫危害杉木根部及树干。

防治方法:大白蚁分群期,大量工蚁、兵蚁来往于分群孔,可在分群孔喷灭蚁灵;保天敌穿山甲、蛙类和螳螂。

参考文献

[1] 毛年舟.浅析杉木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1(11).

[2] 罗康森.杉木速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1).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技术杉木育苗技术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关于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对2代杉木生长的影响分析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棉花田间管理与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毕节市早实核桃实生育苗技术
简洁杉木装饰吊顶 打造高雅自然居室空间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