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2015-10-21 17:12刘宝水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

刘宝水

【摘要】从园林景观所具有景观特性和生态特性可以看出,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将是未来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图从景观生态学入手,对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提出一些见解。并提出目前的生态设计并非完善,需要边思索着边前进。

【关键词】园林 生态 景观

前 言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设计观念把设计师从对美与形式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对其他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途径,认清了人与自然是伙伴关系,必须与大自然合作才能共同繁荣。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新文明,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标志着人类正进入生态文明时代。

1、生态设计的概念

景观生态设计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层面是指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景观设计,它注重的是景观空间格局和空间过程的相互关系。景观空间格局由斑块、基质、廊道、边界等元素构成。广义层面是指运用生态学(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的原理、方法和知识,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这个层面上的景观生态设计,实质上是对景观的生态设计。马来西亚著名建筑设计师杨经文认为:生态设计是通过设计获得一种整体全面的考虑,它包括在一个被设计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对系统中能源和材料的审慎使用,以及通过设计减少这种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生态设计的特征

2.1节约资源

现代社会中使用的大多数能源都是由煤、油等材料燃烧产生,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即使一直被认为是清洁能源的水电也由于水利设施建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而变得不清洁了。园林景观中运用的大量材料都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如大树移栽、开山炸石使城市享用的优美环境却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态设计认为,应该采取措施不用或者减少使用资源和能源。

2.3尊重土地

园林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事物,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古人之所以能够和自然和睦相处是因为他们总是去顺应自然,总是满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土地的热爱。现代人则由于违反了土地景观内在的规律而使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生态设计就是尊重土地,根据土地的属性决定土地的利用模式,许多景观学家重新研究土地的功能、结构和变化。

2.4尊重生命

生态设计认为人类应该与其他生物和睦相处,应该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使其他生命重新在城市中定居。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动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和其他国家一样,澳大利亚也面临着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威胁。澳大利亚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在城市、郊区、农村内和沿海地區都致力于保护和恢复动植物的栖息地,通过建设森林、连接绿地斑块、建设湿地等保护和恢复母体景观栖息地的措施使动物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2.6遵循生态学原理

各类生态学,包括植物生态学、水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等都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生态学中的整体论、系统论和协调机制更是指导景观设计的根本理论。随着生态学的发展,景观生态学理论逐渐完善并且对大范围景观规划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

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

3.1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

美国景观生态学家弗雷德里克斯坦纳提出,景观是人眼所见各部分的总和,是形成场所的时间和文化的叠加与融合,是自然与文化不断彼此雕琢的作品。它是多种元素的组合,包括田野、建筑、山体、森林、荒漠、水体及居住区等。北京大学的俞孔坚认为,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而将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应用于景观设计当中,就产生了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它是把景观作为一个生命系统来考虑。

3.2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关系

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这个层面的生态关系包含植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动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个体与群体的进化和演替过程。人也是景观生命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也需要考虑人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人类与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实质上,任何尺度意义上的景观,特别是城市景观系统,与其关系最紧密的是人类自身。人类的活动和影响自始至终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景观系统。无论是在时间和物质空间上,还是在精神空间上,均对不同尺度的景观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

4、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程序

4.1探求设计场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机遇

人类面临众多的社会、经济、政治及环境等问题和机遇。景观规划与设计要解决的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4.2确立规划设计目标

目标是对未来景观的清晰的描述,目标一经确立,意味着相关人员或机构已对第一步中确认的问题和机遇给予了确认。目标的确定是解决问题的组成部分。目标的确定依赖于文化和政治系统(如政府机关、规划部门、建设部门、文化教育部门等),但应尽可能使与目标有关的人参与到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来。

4.3通过分析,确定区域尺度

包含各种尺度等级,如区域尺度、城市尺度、特定场地尺度等。每一尺度等级的组织均有其自身的特性,某一等级尺度的整体即为更高等级的组成部分。

4.4对更为具体的规划与设计的区域上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地方尺度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获得对自然过程、人类计划和活动的认识,包括对区域内的物理、生物及社会元素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4.5目标场地的概念及多解方案

这一步需要针对目标场地建立景观概念,并围绕这些景观概念提出多种预景方案,对其做进一步的景观分析。在通常情况下,设计师运用自身拥有的各种知识、技巧和经验,对调查和分析阶段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性的逻辑思考和丰富的想象,从而形成规划区的景观概念。

4.6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在已定的景观概念方案下,运用景观与外部系统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元素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人类与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进行景观设计。

结语

景观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我们应从中不断获得信息,加工形成丰富的园林景观,以避免人为设计与自然景观的对抗。同时,通过人的管理加强对周围环境的控制,促进整个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最佳状态,获得最大效益。目前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内,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完全适用于它的生态学原理作为其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把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汇到园林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参考文献

[1]汤惠君.浅论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的生态设计[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8~8

[2]俞孔坚.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70~93[6]叶德敏.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探讨[J].

[3]王立科,王兰明.美国生态规划的发展历史与启示[J].广东园林,2005(5):7~10

[4]孙英,高光林.景观生态学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05(4):42~44

[5]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1999

[6]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1~37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生态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园林》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中国园林“缀玉集”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