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

2015-10-21 17:25单俊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苗木绿化园林绿化

单俊

【摘要】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环境改善的认识提高,城市建设步入生态环境构建时期,园林绿化事业逐渐变成热门话题,绿化景观建设展现出盛况空前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介绍了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从而进一步针对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要点进行了详细地探讨与研究,主要从从园林绿化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及后期的养护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旨在有效地控制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质量,实现绿化工程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程序,需要从施工中的每个环节做起,即有效管理并控制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和施工进行时的质量,同时加强对施工相关人员的任务分配及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最终通过绿化后的养护工作最大程度地确保优质的施工质量。

一、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是一个涉及面广,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建筑小品类型多样、植物花卉品种繁多,规格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较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更难以控制,主要表现在:(1)影响质量的因素多;(2)质量容易变化;(3)容易判断错误;(4)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特征

1、创造工程建设的艺术性

园林绿化工程通过植物配置、建筑设计、小品点缀等艺术手段,以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给以美的享受。在施工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设计意图有较深的领悟,在建设过程中以创造性的劳动,实现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与艺术效果。

2、对施工管理有较高的要求

在施工的组织管理上,要求协调好各专业的互相搭接,准确安排插入工序的时间,而且要保证涉及的不同专业的施工团队能流水作业,连续施工,减少窝工、误工等情况,这也对施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把握施工对象的生物性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对象大部分都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找不同季节、形态特征、不同色泽的花卉、草皮、乔灌木等进行搭配栽培,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特有功能实现净化空气、滞尘调温、美化环境的作用,最终达到营造美好生活环境的目的。

三、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分析

1、做好施工管理准备工作

由于施工质量对整个园林绿化工程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正式施工前,应做好与之相关的准备工作。笼统地讲准备工作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员应充分熟悉图纸,准确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并对其进行反复核对,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施工人员、管理及制度进行组织设计。另一方面,要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施工管理队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队伍人员配置,同时明确各施工相关负责人的自身责任,确保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的规范性。一般园林绿化施工人员配置,上设项目负责人、经理,下设技术负责人、施工主管及财务人员,而后是各部门的技术员、相关的资料员,以此来实现施工人员的合理配置,使之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这有利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2、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从大方面讲主要包括质量目标、施工组织与计划、施工现场管理和控制。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3、明确绿化施工的质量目标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即施工单位与业主间所拟订的合同要求。通常情况下绿化施工质量目标包括对工程质量等级、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以及绿化植物的成活率等具体要求。绿化施工开始前,应保证相关负责人都能明确质量目标,从而使其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任务与责任,最终促进施工达标。

4、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工作

(1)施工方法。施工方法的合理选择将为实现优质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施工方法也是施工组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园林绿化施工应遵循“先暗后明”、“自下至上”、“由高到低”的施工顺序,“先暗后明”即施工时首先完成绿化地基垫底而后进行相关设施、物质等的安装。“自下至上”即先进行地下管线等的铺设然后再到地表的施工。“由高到低”即进行栽植绿化植物时,应遵循先栽植较为高大的植物如乔木、灌木等,而后再进行地表植物的栽种。

(2)做好各环节的交接工作。园林绿化施工的相关组织计划中应做好施工中各环节的交接工作,以避免出现差错,从而影响施工质量。施工相关的组织计划中主要包含技术交接和工序交接,其中技术交接即按照先前的施工队伍人员的配置,实现施工技术的逐级交接工作,以此来确保工程中施工相关人员都能明确并熟悉本次所使用的施工技术。做好各环节的交接工作,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5、强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的管理不但包含了上述对施工组织及制度的管理,还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对施工现场客观事物的管理与控制。施工现场的客观事物主要包括场地土壤、绿化植物及相关设备等,以下将对其进行有效分析。

(1)规范绿化场地,加强土壤管理。保证场地的规范化,做好土壤的管理工作是园林绿化施工的基础工作,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元素之一。使绿化场地规范化不仅是对场地的清理,更重要是做好整个场地的排水系统,并有效确保水流的正确流向和畅通,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场地积水的现象。要进行绿化的场地土壤,也是影响绿化植物成活率的主要因素。目前多数园林绿化均使用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的种植土,并且在绿化植物之前对施工现场土壤进行化验,以验明其PH值及盐溶量等,在确定这些数值都满足绿化植物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为确保绿化植物的充足营养,也会在栽植穴内施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另外对长时间未使用的绿化场地,应对土壤进行有效防治白蚁的措施,以避免绿化植物遭受白蚁破坏。

(2)合理选择绿化植物,确保成活率。绿化工程施工以绿化植物为核心,不同的绿化场地应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植物种类,并保证苗木的健康度。首先要根据施工计划选择植物类别,尽量选择根系较为发达、株型端正且生长健壮的苗木,来确保植物的高效成活(某些施工单位为了有效控制苗木的质量,经常对苗木的进场进行四种检查:即防疫证、树种、尺寸和外观)。其次注意苗木栽植的时令、方法及密度等相关问题,以确保苗木栽植后的高效成活。

(3)加强对施工所需设备及材料的质量管理。园林绿化施工中所需用到的设备及材料的种类较为繁多,其中包括割草机、挖掘机、土方、绿化苗木、管线、铺装及肥料等。从绿化施工的原料组成讲,做好相关设备及材料的质量管理是确保整個绿化施工质量优质的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要求这些设备及材料出自正规的厂家,并且要经过严格的进场物资验证,方可投入使用。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同时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必备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段学强 对加强园林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4期

[2]张思,王洪亮.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DB/EL].中国鸣网,2011(9)

作者简介:

单 俊,男 ,汉族,1987年05月11日-,籍贯:江苏南京,景观工程师.

猜你喜欢
苗木绿化园林绿化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
苗木供求信息
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我爱绿化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