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施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2015-10-21 17:12冷艳梅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小事常态思政

冷艳梅

摘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很有必要”,这充分说明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然而,面对社会意识领域多样化的复杂形势,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精神需求日趋多样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当前,要做好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熟悉和掌握其“要诀”。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力求做到“四化四小四忌”。

关键字:思想政治;政工;方式方法

一、“四化”:

1.主张“人性化”。所谓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表达了人类发展到今天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是人类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迈出的时代脚步,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因此,做好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应当落在满足人们的各种正当需求上。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可通过深入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切实掌握各职各类人员的所思、所想、所需,从人们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切实为其解决实际困难,以此体现组织温暖和人文关怀。

2.采取“柔性化”。所谓思想政治工作“柔性化”,指的是以教育、转化、熏陶、激励等方法,坚定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一种新思路。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说,一方面,可通过创新绩效管理办法,改变传统的扣分做法,善于运用加分式的正向激励方法;另一方面,可通过搭建倾诉平台,建立在线交流、网上论坛等多种形式,让广大税务人员真正做到有话想说、有话便说、有话常说。上级机关部门还可以在工作部署、完成时限等方面给予基层一定的空间和弹性,切实为基层减负,以此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

3.实现“多元化”。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单一性的,它是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多元体。通常情况下,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大致可分为青年大学生、部队军转人员和“老机关”人员等几类人群,针对思想活跃的青年大学毕业生,可重点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多为他们搭建立业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锤炼;对于部队军转人员,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迅速提升其业务能力,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对待那些长年的“老机关”人员,则应更加关注其身心健康,让他们能够持续保持工作的热情。

4.注重“长效化”。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是要从细微处做起,从长效上抓起,才能真正发挥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效果。既要强调规范管理,逐步健全岗责体系,完善绩效管理,让人们时刻感受到有序、平等、公正的环境氛围;又要注重文化引领,构建特色文化,构筑共同愿景,让大家时刻感受到一个部门就是一所学校、一支部队、一个家庭。

二、“四小”:

1.讲好“小道理”。小道理入情入理、至诚至真,容易入人心里;小道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易于为人接受。因人、因事、因势讲一些针对性强、有的放矢的小道理,更能获取感染人、鼓舞人的力量。做好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则应学会把大道理贯穿和渗透于小道理之中,转化成小道理,以小道理的形象出现,娓娓道来,让人感到平实可亲,听得实在,觉得有理。可通过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并用群众语言、通俗语气,把道理讲真讲实,讲到群众的心坎上,从而真正达到“心理相通”的目的。

2.开展“小活动”。小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小”,因其小,便具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形式灵活、方便组织,省时省力、喜闻乐见,便于互动、能够共振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樣的小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出精诚合作、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且可以丰富团队的文化生活,激发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小活动小而活、细而实,它立足于基层单位、群团组织这一“前沿阵地”,抓住了固本强基的着力点,即可形成覆盖全员的“大政工”格局,以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做实“小事情”。所谓“小事”即细节。现实生活中,普通群众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看“小事”的处理方式和结果来衡量领导干部的作风和水平的。小事好做,但要做好不那么容易;一旦小事做好了,便可产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效果。所以说,小处不可随便,只有具备了做小事的品格,才会有做大事的气魄;把简单的“小事”做好定不简单,把平凡的“小事”做实就不平凡。开展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当针对普通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力所能及地给予解决,让其真心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4.点赞“小人物”。小人物即为社会的主流,淳朴实在、就在身边,群众看得见、信得过、立得住。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更加注重宣扬和点赞身边的小人物,可通过寻找“岗位能手”、“服务明星”、“文明之星”、“学习标兵”、“文化达人”等,总结提炼小人物身上的“小”精神,并赋予时代特色,使其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激发正能量。

三、“四忌”:

1.忌“空谈”。讲大话、套话、官话等,都应属于思想政治工作 “空”的反映和表现。思政工作要取得实效,单靠“磨嘴皮”,“讲大话、套话、官话”难以取得持续的成效。当下,利益驱动手段在全社会已被普遍使用,思政工作同样不应排斥和脱离实际利益而孤立地进行。唯有善于把思政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解决实际问题,才会有效增强思政工作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提高思政工作的声誉和威信。

2.忌“迟延”。人的思想观念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转化的,如果一个人思想上存在的疑虑、困惑等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那势必会对心理情绪、理想信念等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越显突出,人的思想极为活跃,思政工作只有适时而为、不拖不等,才能把思想问题迅速地解决在个性之中和萌芽时期,切实体现出思政工作的时效和实效。

3.忌“急躁”。思想政治工作如同“雨露之泽”,既应找准时机,还应定准方位,更应克服急躁情绪和武断态度,掌握好“火候”。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主观意识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故此,开展思政工作就应当不怕反复、不厌其烦,切不可片面强调立竿见影而忽视持之以恒。当下社会,人们思想上的“故障”,更是有的显于“表”,有的隐于“里”,只有做到常下“毛毛雨”,勿降“急骤雨”,学会用一张唠叨的“婆婆嘴”,磨细一根思想的“绣花针”,才能让思政工作真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忌“老套”。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倾向和思想特点,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否则无法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和实际问题。应竭力改变长期以往只是教人“怎么干”,很少导人“怎么玩”的惯用手法,能够让思政工作走进人们的休闲空间,成为“全天候”,避免仅仅上“白班”。当前,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改进“老套”,打破陈旧,尽快找到既符合时代特点、又切合当前实际的运行模式,才能真正体现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诚然,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积极适应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以及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以时代的眼光去看待当前思政工作在实践中的发展状况。应当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在加强的过程中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不断摸索新方法、积累新经验、开辟新路子,使人们能够持续接受新观念、产生新追求、迸发新能量,让思政工作始终处于高效之中,并真正体现出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从而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其优势与作用。

猜你喜欢
小事常态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关于发型这件小事
小事
一件小事,两种态度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