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科普网站对科学传播障碍的消解与重构
——以果壳网为例

2015-10-24 20:03程忆涵刘丹鹤
科技传播 2015年16期
关键词:果壳科普科学

程忆涵,刘丹鹤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1

SNS科普网站对科学传播障碍的消解与重构
——以果壳网为例

程忆涵,刘丹鹤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1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传播事业由政府主导并以公益投入为主。在互联网媒体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传播面临着信息流动效率低、孤立于大众文化、产业化进程缓慢等多种障碍。SNS科普网站的出现,消解了传统科学传播模式遇到的障碍。然而新的科学传播障碍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始显现。这些新型障碍对将来科学传播产业化可能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科学传播障碍;消解;重构

科学传播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以及实现社会进步与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科学传播领域的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建造科普设施场馆,培养科学传播人才与队伍,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与科学文化。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公民科学素养基础较差,根据我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1],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水平,因此我国科学传播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同时,随着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也在升温。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政府主导的传统科学传播模式遇到了一定的障碍。近几年,由民间资本投资运营的SNS科普网站的出现,为问题的突破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然而SNS科普网站自身作为科学传播领域的新兴事物,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其暗含的矛盾与新的难题。

1 传统科学传播模式遭遇的三种障碍

1.1 科学传播信息流动效率低

科技部于2014年末发布2013年科普统计报告[2],报告显示出我国目前科学传播手段仍然以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传媒以及电视广播节目为主。然而根据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截止到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信息交流与共享的重要媒介。此外,中国网站总数已达357万个,而根据科技部的科普统计报告,这其中只有2457个是科普网站,不足所有网站总数的0.7‰。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目前科普图书占每年各类出版图书总册数的1.07%,这说明相对主流大众媒介的快速发展与变化,科学传播手段的更新是相对滞后的。

以《十万个为什么》等为代表的科普图书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受欢迎,但随着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知识总量的暴涨,由于科学传播书籍的出版周期相对较长,经常导致书籍刚刚出版,内容便滞后于科学知识变化的现象出现。正如莱文森在《新新媒介》中所说[4],“书架上的书有一个严重的不足,有错完全不能纠正,内容根本无从更新。”科学传播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少年儿童,科学传播图书的更新速度限制了其对成年人群体针对日常社会问题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的需求的满足。而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虽然拥有较高的更新频率,但与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相比,不仅信息量有限,而且缺乏便捷有效的互动手段。另一方面,现有的科学传播网站多采用电子报刊式的界面,比如中国科普博览等,此类网站虽然有搜索站内信息的功能,使知识的存储与传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其所传播的信息多以转载报纸科技新闻为主,并且缺乏与网站用户的互动与交流。尽管部分网站开放了用户注册的功能,但这些注册用户除可以以固定账号参与评论外,并不能主动发言或发表文章与其他用户、网站编辑等进行沟通,因此,这些网站作为单向的科学传播平台,并不具备较高的知名度或较大的影响力。

1.2 科学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隔阂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学者C.P.斯诺在“两种文化”的演讲中指出[5],科技与人文正在分裂为两种文化,而这两种文化隔阂仅仅是知识分子之间的思维差别,至于科学文化与普通大众文化之间,更是有着巨大的鸿沟。大众文化具有通俗性、娱乐性、流行性等一系列特征。而科学文化的特点是专业与严谨,并且具有一定的知识门槛。科学传播本质上也是一种科学文化的传播,是科学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渗透。两种文化的特征之间少有交集,这加剧了科学传播的困难性。此外,在大众眼中,科学知识通常是枯燥的、艰深的,与日常生活充满距离感。这样的认识容易使大众对科学传播具有一定的抵触心态。

另一方面,根据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大众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面对可以选择的娱乐、社会、体育、财经、科技等一系列信息时,选择接受前几种信息的可能性要明显大于选择接受科技信息。因为科技信息通常既不具有娱乐性,也并非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大众对于科技信息也没有对于财经或政策信息那种直接的需求,同时对于相当比例的人群而言,缺乏一定的知识基础也造成其对科技信息内容理解困难。上述因素均对科学文化渗透大众文化造成障碍。

此外,在我国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中,传播者通常以专业的、区别于普通大众身份的形象出现,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科学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的身份距离已然被建构,使得大众始终将科学共同体置于“他者”的位置,因而难以产生文化共鸣。

1.3 科学传播产业化进程缓慢

根据科技部的统计报告,2013年全国科普经费筹集总金额为132.19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拨款占全部投入金额近七成。在由政府拨款的科普经费中,科普专项经费为46.4亿元,因此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仅3.41元,尽管这一数据每年都有增加,但始终处在非常低的水平。科学传播经费不足的问题对我国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同时也说明我国的科学传播事业仍然保持由政府主导、以公益为主的发展模式。

翟杰全指出,科学传播事业应采用公益化和产业化同时推进的策略[6]。自上世纪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关于科学传播事业市场化运作与获取社会资金支持的尝试,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科学传播事业仍然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流入渠道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真正改变,同时科学传播产业并未形成规模。针对这种现象,金彦龙认为[7],我国目前既缺乏科普产业运作的主体,同时企业与科普创作群体对科学传播市场化的认识又有诸多不足,并且科普服务机构、相关公益基金会以及科普人才市场化管理的缺位都对科学普及产业化、市场化转型构成了障碍。

此外,公众对于科学普及产品的购买力不足也对科学传播市场化产生消极影响。以科学传播领域普及度最高的产品科普图书为例,据中国科学报报道,科普图书中“印数超过5000册的还不到一半,印数超过10000册更是凤毛麟角”[8]。缺乏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没有对科普产品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从而推出针对不同需求的多元化商品,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以科普图书为代表的科学传播产品销量不佳,使得专职从事科学传播的工作者难以凭借科普创作满足其生活需求,而科普创作本身又是十分辛苦的工作,高付出低回报导致科学传播队伍中的优秀人才不断流失。

2 SNS科普网站对科学传播障碍的消解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SNS(Social Networking Site,即社交网站)开始兴起。Web2.0是指基于Blog、 RSS、Tag、Wiki、P2P、IM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由用户主导生产和共享信息的互联网模式,其与Web1.0网站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内容由网站雇员生成,而Web2.0网站的信息主要由用户发布,因此极大地增加了网站用户的参与度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以此为背景,SNS网络社区的兴起为不同兴趣人群在网络上聚合提供了平台。2010年11月,“泛科技兴趣社区”果壳网的创立,填补了国内科技类SNS网站的空白。到2015年8月,果壳网每月覆盖用户已达1600万人[9]。

2.1 信息双向流通为科学家-公众对话创造手段

上文提及,图书、电视、广播等传统科学传播手段存在更新周期长、信息量有限等缺点。另一方面,已有的科学传播网站多局限于Web1.0时期由网站工作人员发布内容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少有交流。同时,很多网站的内容以转载科技新闻为主,缺乏原创性。这些原因使得此类科学传播网站缺乏足够的用户吸引力,知名度往往很低。

2010年,姬十三带领团队建立果壳网。姬十三(本名嵇晓华)本人是神经生物学博士,自2004年起长期从事科学传播创作。2008年,姬十三创立公益科普网站科学松鼠会。两年后,借助SNS网站互联网创业热潮,姬十三团队获得投资并成功推出商业化运营的泛科技网络社区——果壳网。果壳网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姬十三等人由公益网络科普作者群体成功转型为商业团队,也意味着科学传播首次进驻SNS领域。

SNS网站为因拥有共同的兴趣、话题而在网络空间中聚集的人提供平台。在SNS网站中,每个人都同时是传播者和受众,网站内的信息全部以标签(Tag)的形式标注。对于果壳网而言,对科技大主题下单个话题感兴趣的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标签轻松找到大量相关内容,例如“物理”、“生物”、“天文”等学科标签,或“电子产品”、“运动”、“植物鉴定”等兴趣标签,这些信息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果壳网用户提供的。另外,在果壳网这样的SNS网站中,每个人都可以和科学知识传播者建立即时的互动交流。对于果壳网而言,这种传播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起拥有科学知识的人传播与普及知识的愿望,同时,传播者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来自任何地区的受众快速的或延时的反馈,与受众进行多次、反复的沟通交流,在讨论、质疑与回应的过程中激发新的观点,或认识到自己在传播时发生的错误,从而及时进行更正。这种更正的过程通常也会被传播者记录下来,附在原本的内容之后。此外,由于所有发言用户都是注册用户,可以通过关注或站内信的方式,直接与发言用户建立联系,甚至与发言者成为长期的线上朋友,这也为不同学科之间的科学共同体成员的交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这一点在Web1.0科学传播网站中,或在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中是较难实现的。这种根植于网络社交的传播方式也能很大程度增加果壳网的用户黏性,使用户拥有长期活跃于该网站的意愿。

2.2 “科学家”与“大众”身份融合消解文化隔阂

果壳网自创立之时,便有方向明确的传播理念。果壳网的口号“科技有意思”正体现了这一点,其传播受众主体是对科技文化感兴趣的都市青年,网站的理想是通过传播“有智趣”的科技主题内容,唤起大众对科技的兴趣,并希望这些科技兴趣能够在将来改变人们的文化与娱乐生活[10]。这样的自我定位使得果壳网一开始的目标便是营造这样的网络社区文化:将科学的理性严谨,与日常生活和娱乐元素相结合,从而发掘科学的乐趣,并分享这种“智趣”。最终形成的果壳网文化本身,就是科学与大众文化结合的产物。

果壳网为认可上述理念的科学传播者们提供了平台。果壳网的传播者们在身为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同时,也是一位普通的网络用户,同时还是果壳网的主要面向群体——城市青年人中的一员。与科学共同体的话语与文化相比,对这些传播者而言,他们更为熟悉的是年轻人每日都在使用的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这使得这些传播者同时掌握着两套话语系统,并且对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网络大众文化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种双重身份与背景,使得果壳网传播者群体共同发明了一套将“科学语言”翻译为“网络大众语言”的方法,这一点充分体现在果壳社区的文本与话语特点中。

果壳网的科普文章通常都会选择与生活琐事和时事热点相关的科学问题作为题材,比如“阿里巴巴投资研究量子计算,有什么用?”“小心那些蔬菜:别美白不成反变黑”,“三个台风会合体变成‘巨无霸’吗?”以及令人感兴趣、却因其“刨根问底”的特征难以在日常讨论的话题:“恐龙也会得颈椎病吗?”“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无法星际穿越,天文学家如何确认外星生命?”“尖叫为何让人毛骨悚然?”这些标题下的内容,既保留了科学论文严格的引文制度,逻辑严谨,有理有据,又用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语言,配以形象的插图与流行网络文体对科学问题娓娓道来,以独特的视角解读科学知识,让阅读的人能够在会心一笑后记住内容。

果壳网因其明确的目标——唤起大众对科技的兴趣,而致力于将流行语言与生活文化与科学知识结合,从而给人以科技有趣、时髦,并且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印象。果壳网社区内部的独特文化,是青年文化、科学文化和互联网语境下的流行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青年科学共同体成员使用新的科学传播话语体系打破“科学家-大众”身份界限的一种尝试。因此,在消除科学与大众文化间隔阂的问题上,果壳网提供了创造性的范例。

2.3 科学传播与互联网商业模式成功结合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我国目前的科学传播事业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且以公益性投入为主。在吸收多元化资金投入与转向商业化、市场化方面,我国的科学传播产业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果壳网的诞生,得益于科学传播与新兴互联网社区商业模式的结合,使其成为该领域创新性的存在,并获得迅速发展。从2010年到2014年间,果壳传媒(果壳网属于该公司旗下的品牌)共获商业融资数千万美元。在吸收民间资本的同时,果壳网也成长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科学传播市场化运作主体。2014年果壳网的收入为2000万元,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并且最重要的是,果壳网已经成功地在青年群体中树立了自己有信誉、负责任而又富有情怀的品牌形象,吸引了一批忠实的网站用户,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又不断扩张的网站用户群体。我国的科学传播产业想要在未来构建成熟的运作主体,打造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形象和大量吸纳多元化社会资金投入,果壳网的创立与发展过程就具有十分积极的参考价值。

首先,果壳传媒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商业投资公司,只有高效利用资源,努力发展用户市场,才能够获得后续的融资机会,即果壳传媒本身作为科学传播运作主体承担着市场竞争与退出机制带来的压力;其次,果壳网的发展前景由其用户规模决定,因此在日常运营中,果壳网必须给用户以良好的使用体验,促使其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即科学传播网站的架构与内容,来维系已有用户和发展新用户;第三,果壳网的创立借鉴了当时已经比较成熟的SNS互联网创业模式,并从其他领域的互联网公司中吸收了很多富有经验的管理人才,使得公司能够健康成长;最后,它的成功发展得益于原本从事公益科普创作的公司管理者们在适应新的商业身份后对科学传播市场化运作的合理认知[11]。承担竞争压力,迎合市场需求,借鉴其他文化产业的运作经验并吸收和培养人才,提高对科学传播产业市场运作的认识,果壳网的创新发展模式为科学传播在我国由公益向“公益-产业”并举转型,以及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方面展示了实践的可行性。

3 SNS科学传播实践重构新的传播障碍

果壳网作为以商业化形式运作的SNS科学传播网站,消解了传统科学传播模式中的障碍因素,同时也构建了新的科学传播障碍,这些新的因素是以往的科学传播中很少出现的。

3.1 不同层次人群间知沟进一步扩大

知识鸿沟,指获得更多信息和更少信息人群之间的系统性差异[12]。作为SNS网站中的一员,果壳网要求其使用者拥有在这类网站上搜集和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比如搜索特定站内信息、关注感兴趣的用户、收藏和整理碎片式的知识、具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等等。这也就意味着,果壳网对其用户群体有着隐藏的网络素养要求和科学知识基础要求。但实际上,果壳网并无任何准入门槛,其平台对所有互联网使用者开放,在这些使用者中,往往会出现“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现象,结果造成科学知识鸿沟并未因网站平台的平等与开放而缩小,反而扩大了。另一方面,果壳网创立时便将用户主体定位为都市科学青年,因为这一人群既受过科学教育,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又具备使用互联网媒体的能力。反过来讲,这使得对科学不感兴趣或不能使用互联网的人群被果壳网排除在外。作为商业网站,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实际的结果是,这种划分使两种人群科学知识储备差距继续加大成为可能。果壳网作为科学传播市场化运作的一个主体,对用户是完全免费的,可是它已然隐含了这样的倾向。由此,可以预见未来科学传播市场繁荣后,基于经济基础和受教育程度的差距,不同人群对科学传播产品的需求、购买与使用必然出现极大的不均衡。这无疑将加剧科学知识富有者和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

3.2 监督缺失与大众偏好共同造成娱乐狂欢

到2015年,果壳网月覆盖用户达1600万人,而负责日常编辑工作的全职员工只有数十位(这些编辑通常都拥有理工科博士学位或丰富的科普创作经验)。虽然果壳网编辑拥有对用户发言内容进行审核的权限,但对如此之多的用户的发言逐一审查显然是不可能的。针对此现象,果壳网拥有一套用户自我管理和用户推荐机制,在“小组”版块中,每个小组都有果壳网编辑与该小组长期活跃用户共同担任管理员,负责按照“版规”对组内发言帖进行检查(版规对所有人公开);在“问答”版块中,用户可自由“赞同”其他用户的回答,得到赞同数越多的答案在页面上的位置越靠前,从而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可是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大,拥有较高科学素养的用户比例在不断下降,导致果壳网的大众文化特性变强,而科学文化特性变弱。这时,用户自我审核机制开始丧失意义——由于大量用户对科学知识真假的辨别能力不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发言的娱乐性而非其科学知识的含量,表达能力而不是科学素质最强、擅长讲“段子”的发言者被追捧为错误的意见领袖,使得果壳网“求真”的初衷陷入过度娱乐的泥沼。对于科学传播商业化的问题而言,果壳网遭遇的“娱乐狂欢陷阱”将不会是个别现象,科学传播运作主体如何在其内部完善合理的监督手段,政府如何建立科学传播产业的质量评价体系,以及应该如何处理大众需求与科学自身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传播过程中保证科学的严谨与理性,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3.3 科学传播价值中立原则使盈利手段受限

SNS网站获取利润的方式通常是将社交与电子商务结合,充当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商品贩卖的中间媒介,或者与其他企业合作,针对网站用户精准投放商业广告,由企业向网站支付广告营销费用。前一种盈利模式并不适用于以科学传播为目的的果壳网,同时果壳网作为纯粹的科技主题网络社区,也不接受商业广告充斥其网站页面。因此,果壳网无法通过SNS网站通常的商业模式盈利。另一方面,果壳网所有功能对用户免费,因此其日常收入主要依靠策划不定期的商业科技传播活动获得,合作对象通常是世界500强中的一些科技企业。但果壳CEO姬十三认为,这种活动有可能对网站的公信力造成危害,影响科学传播应有的价值中立性,因此难以作为果壳网长期稳定的收入模式[13]。基于上述理由,姬十三本人也坦言,果壳网的盈利模式十分有限,对网站的生存和发展都构成了障碍,因此寻找更多的商业道路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创造科学传播市场化运作的全新盈利模式,并且保证不对科学的价值中立性造成损害,是未来所有进入科学传播市场的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4 结论

作为SNS科普网站的果壳网,既是科学传播与Web2.0互联网媒体结合的创新产物,也是探寻科学传播商业化、尝试将科学文化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新事物。SNS科普网站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科学传播模式在信息沟通、文化隔阂、产业化转型上遭遇的一系列障碍,但它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帮助我们认识到未来科学传播产业化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新的障碍。这些新障碍中,有的问题可以在科学传播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解决——比如盈利模式的限制,有的问题却是科学传播产业化所带来的必然现象——比如知沟的扩大与大众偏好导致的过度娱乐倾向。后者无法依靠科学传播产业自身解决,因此科学传播依然要坚持“公益-产业”并举,依靠市场手段激励科学传播创作,依靠公益投入提升弱势群体的科学素质,形成科学传播覆盖多层次人群,公益投入与产业发展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局面。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EB/OL].(2010-11-25)[2015-08-06].http://www.cast. org.cn/n35081/n35473/n35518/12451858.html.

[2]科技部.科技部发布201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EB/ OL].(2014-12-18)[2015-08-08].http://www.most.gov.cn/ kjbgz/201412/t20141218_117008.htm.

[3]CNNIC.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3)[2015-08-08].http://www. 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7/t20150723_52626. htm.

[4][美]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英]C.P.斯诺.两种文化[M].陈克艰,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翟杰全.科技传播事业的社会援助[J].科学管理研究,2002,20(3):27-30.

[7]金彦龙.我国科普产业运作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06,(36):77-78.

[8]中国科学报.科普图书的现状与未来[EB/OL]. (2014-07-05)[2015-08-09].http://news.xinhuanet.com/ tech/2014-07/05/c_126710270.htm.

[9]果壳网.加入果壳[EB/OL].[2015-08-10].http:// www.guokr.com/zone/job/.

[10]果壳网.关于我们[EB/OL].[2015-08-10].http:// www.guokr.com/about/.

[11]林楚方,等.果壳网创始人、CEO姬十三说:科学家们应该被产品经理改造[EB/OL].(2014-08-13)[2015-08-12]. http://yidu.im/p/944.

[12]S.巴兰,D.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3]董哲.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从泛科学社交网站向细分领域进军[EB/OL].(2014-07-25)[2015-08-14].http:// www.qianzhan.com/people/detail/270/140725-d97b1428_3. html.

G2

A

1674-6708(2015)145-0104-04

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新新媒介的社会交往与秩序构建研究”

程忆涵,硕士研究生在读,所在院校:北京理工大学,研究方向:科学传播刘丹鹤,副教授,工作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科学社会学

猜你喜欢
果壳科普科学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山竹果壳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
微科普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