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38例临床分析及发病机制研究

2015-10-24 08:08涂丹娜游金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检出率

涂丹娜 游金斌 李 恒 高 珊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湖北 武汉 430070)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38例临床分析及发病机制研究

涂丹娜 游金斌 李 恒 高 珊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湖北 武汉 430070)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8例巨细胞病毒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发病平均年龄为(2.01±1.53)岁,临床上以发热、乏力、腹泻、黄疸等为主要表现,心肌酶谱、抗心肌抗体、肌钙蛋白I、心电图、胸部X线及心脏超声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4.73%,68.42%,60.53%,86.84%,23.68%和21.05%。结论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以婴儿多见,其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联合运用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胸部X线等检查有助于确诊。抗心肌抗体参与了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是其重要免疫标志物之一。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巨细胞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指病毒侵袭心脏导致的弥漫或局灶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坏死或变性,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种类很多,其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在我国相当普遍[1],研究表明,HCMV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因之一[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我院收治的38例巨细胞病毒心肌炎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以探讨其发生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38例患儿,年龄1个月~12岁,平均年龄(2.01±1.53)岁,其中男18例,女20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昆明会议制定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3]。且经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病毒抗体CMV-IgM阳性。另收集35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1.2 临床表现:前驱症状为发热、流涕、喷嚏、腹泻、黄疸、纳差等。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多汗、心悸、气短、纳差、腹泻、黄疸和晕厥等。体格检查可发现心音低钝、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早搏、呼吸急促等。

1.3 辅助检查: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线、心脏超声、心电图、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并采用ELISA法检测抗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膜ADP/ATP载体蛋白抗体(ANT)、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抗M2-胆碱能受体抗体和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采用PCR检测患儿母亲乳汁CMV-DNA。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分析,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年龄及性别差异:巨细胞病毒心肌炎患儿以<1岁儿童为多见,占50%,1~3岁儿童占28.95%,>3岁儿童占21.05%。且男女比例(47.37% vs 52.63%,P>0.05)无显著差异。

2.2 临床症状:患儿中有发热表现15例,纳差或喂养困难25例,全身乏力10例,腹痛、腹泻10例,心悸8例,胸闷气促6例,咳嗽6例,黄疸4例,晕厥2例,抽搐1例。

2.3 器械检查:胸部X线显示心影增大9例,占23.68%。心脏超声异常8例,占21.05%,其中左房、左室大3例,二三尖瓣反流4例,心包积液1例。心电图异常33例,占86.84%,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6例,ST-T改变10例,窦性心律不齐3例,频发房性早搏3例,频发室性早搏4例,交界性早搏1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早期复极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2.4 实验室检查:儿童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组cTnI、心肌酶谱、心肌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见表1。患儿母亲乳汁CMV-DNA阳性15例。

3 讨 论

人巨细胞病毒属疱疹病毒β亚科,为线状双链DNA病毒,具有潜伏-活化的生物学特性。HCMV是人体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病毒,在免疫正常人群多为无症状感染和潜伏感染。但是在一些特殊人群(包括胎儿、幼婴及免疫抑制者),感染可导致严重疾病[4]。HCMV感染亦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我们的统计结果显示,感染HCMV心肌炎患儿以1岁以下婴儿多见,其中多数患儿母亲亦存在HCMV感染,考虑与婴儿宫内感染或后天母乳喂养有关,而其发病与患儿性别无显著关系。说明加强母孕期保健工作,进行科学喂养有助于改善HCMV感染所致儿童心肌炎现状。

表1 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儿童与健康儿童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起病隐匿,部分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病史,临床症状轻重程度差异大,缺少特异性。本研究中38例患儿出现发热,乏力,纳差,晕厥甚至抽搐等不同表现,轻重不一,亦缺乏特异典型性特点。轻症易被患儿及家长忽视,因此加强病毒性心肌炎知识普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识别。目前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金标准仍是心肌活检,然而由于取样部位的特殊性使得这项技术开展受到局限。本组38例患儿中心肌酶谱异常检出率为94.73%,抗心肌抗体异常检出率68.42%,cTnI异常检出率为60.53%,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86.84%,胸部X线异常检出率为23.68%。心脏超声异常检出率为21.05%,表明常规的辅助检查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中是必不可少的。

38例巨细胞病毒心肌炎患儿血清抗心肌病毒抗体CMV-IgM阳性,表明患儿体内存在活动性HCMV感染,说明其发病与HCMV活化有一定关系。HCMV引起VMC的机制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诱导形成的心肌免疫损伤有关。正常感染HCMV后多无症状,但病毒可潜伏于机体各个部位,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活化。本研究显示,HCMV感染的心肌炎患儿,其体内抗心肌抗体明显升高。有研究表明抗心肌抗体在VMC时期及扩张性心肌病发病的临床前期即可存在患者体内,并通过各种免疫学机制,如抗ADP/ATP载体抗体通过激活心肌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通过激活心肌细胞膜受体依赖性钙通道,引起细胞内钙超负荷等致心肌细胞损害[5]。抗心肌抗体介导的心肌损害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致病的一个始动因素及导致其进一步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建议,对患儿常规进行抗心肌抗体的检测并定期随访,将有助于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并指导临床用药进行早期干预,防止向扩张性心肌病转化。

综上所述,HCMV感染率高,患儿感染HCMV大多处于潜伏状态,且起病隐匿,不易发现,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认识,提高警惕。HCMV感染产生的抗心肌抗体参与了心肌炎的发病,是HCMV心肌炎的重要免疫标志物之一。临床上对心肌炎患儿常规检测抗心肌抗体有助于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并为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陈兰兰,倪安平.免疫抑制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2):155-158.

[2] 丁艳,吴艳玲,张渝侯.病毒性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巨细胞病毒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37-639.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4] 徐翼,方峰,向稚丹,等.小鼠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建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4):360-363.

[5] 程翔,廖玉华,苑海涛.抗心肌抗体消长与病毒性心脏病转化关系探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10):492-494.

Study of the Pathogenesis and 38 Cases Clinical Analysis on Children with Viral Myocarditis Infected by Cytomegalovirus

TU Dan-na, YOU Jin-bin, LI Heng, GAO Sh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Hubei, Wuhan 43007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athogenesis of children with myocarditis infected by cytomegalovirus. Method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clinical data of 38 cases children with myocarditis infected by cytomegalovirus in pediatrics inpatients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children patients was (2.01±1.53)years old. 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s were fever, acratia, diarrhea, jaundice and so on. The abnormal detection rate of myocardial enzymogram, antimyocardial antibody, cardiac troponin I, electrocardiogram, chest X-ray and echocardiography were 94.73%, 68.42%, 60.53%, 86.84%, 23.68% and 21.0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Viral myocarditis infected by cytomegalovirus was common in infants; its clinical features were nonspecific. The examination of myocardial enzymogram,electrocardiogram, echocardiography and chest X-ray were helpful to the diagnosis. Antimyocardial antibody participated in the pathogenesy of myocarditis infected by cytomegalovirus, which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immunological markers.

Children; Viral myocarditis; Cytomegalovirus

R542.2+1

B

1671-8194(2015)14-0023-02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