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术式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10-24 08:08左峻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肠梗阻结肠癌开腹

左峻林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 临沧 677000)

两种术式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左峻林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 临沧 67700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自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以及直肠癌根治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为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肠梗阻的发生率较常规开腹手术小。

腹腔镜检查;结直肠肿瘤;肠梗阻;临床效果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及乙状结肠。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中占第5位,女性中占第6位,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病死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1]。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是根治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但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高低尚不确定。本文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8~78岁,平均62.7岁,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0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10例,直肠癌手术1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6~79岁,平均61.9岁,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8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10例,直肠癌手术12例。两组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肝、心、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无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术前均行肠道准备,患者取头低臀高位,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方法实行全身麻醉,手术期间保持CO2压力在10~12 mm Hg,根据患者的具体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四孔法手术径路施行手术[3],手术过程中确定有无淋巴结及腹腔转移情况,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行周围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关闭小切口,重新建立气腹,冲洗腹腔,放置引流,检查无出血后,关闭腹腔,手术过程中若发现肿瘤切除不充分或出于患者的安全考虑时,应当实施及时中转开腹手术[4]。对照组患者术前行胃肠道准备,实施常规的开腹手术。

1.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肠梗阻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以及直肠癌根治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为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结直肠癌手术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致病因素尚未完全清楚,现临床认为高脂、高肉食、低纤维饮食、遗传因素、肠道息肉和肠道慢性炎性反应因素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5]。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随着肿块的增大,肿块的异物性分泌物增多,可随排气或咳嗽导致腹内压增高时由肛门流出。随着肿块的继续增大,患者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加和粪便性质改变等临床表现,出现便血、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食欲不振、体质量减轻等症状[6]。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手术切除肿瘤,加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中药等辅助治疗,但是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给医护人员和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x-±s)

表2 两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比较(%)

肠梗阻的发生是由于腹腔内的异物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之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因子使肠管发生粘连,出现肠梗阻。实施结直肠癌手术时,术中对肠黏膜屏障破坏作用增强,肠道内的细菌迅速繁殖,白细胞积聚,使肠梗阻症状加重[7]。肠梗阻对患者的危害大,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因此,在结直肠癌手术时要预防肠梗阻的发生,一旦出现肠梗阻,立即采取紧急的治疗措施。对患者实施手术前要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尽可能减少手术过程中切开肠管造成的腹腔污染;手术过程中要确保无菌原则,由技术娴熟的医师操作,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尽量清除其中的炎性介质和坏死组织,减少肠管暴露时间。近年来,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方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取得的治疗效果是完全相同的,但是腹腔镜下手术可减少肠管在空气中的暴露,术中出血少,损伤小,因此肠道污染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快,肠梗阻的发病率较常规开腹手术显著降低[8]。腹腔镜手术也有缺点,当手术过程中发现肿瘤切除不充分或出于患者的安全考虑时,应当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常规开腹手术患者,腹腔镜下肠梗阻的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开腹手术肠梗阻的发生率16.67%,说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肠梗阻的发生率较常规开腹手术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荣维淇,王黎明,周志祥,等.结直肠癌开腹与腹腔镜下手术疗效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9,36(10):559-563.

[2] 姜涛,刘彤,王鹏志.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510-515.

[3] 吴庆华,王明亮,郑民华.腹腔镜技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新观点及其争议[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4):355-358.

[4] 杨家新,刘祥尧,彭延春,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12):1 590-1592.

[5] 胡登华,傅仲学,李尚坤.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与近期疗效评估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4):1774-1776.

[6] 吾买尔江•买买提,段绍斌,居来提艾力,等.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局部复发直肠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10): 1033-1036.

[7] 刘峰,余江,梁耀泽,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浆膜浸润结直肠癌预后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1):88-92.

[8] 王道荣,陈兆雷,喻学桥,等.经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的疗效比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4(5):729-731.

R735.3

B

1671-8194(2015)14-0055-02

猜你喜欢
肠梗阻结肠癌开腹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