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抗生素在临床用药中的合理性

2015-10-24 08:08董燕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克林不合理霉素

董燕子

(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山东 兰陵 277700)

分析抗生素在临床用药中的合理性

董燕子

(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山东 兰陵 277700)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对于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的各类处方10603张处方进行抽查,并对抗生素日限定剂量、不合理用药情况、药物利用指数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抗生素合理用药比例占92.6%;不合理用药行为中,给药次数不合理居于首位,其次为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与选药不当、违反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结论 我院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尚属合理,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临床应予以重视。

抗生素;用药情况;合理性;分析

在临床各类药物中,抗生素具有广泛的使用面,在综合性医院中几乎覆盖所有科室,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院内感染以及细菌耐药性问题。我院极为重视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问题,并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进行严格监控。基于此,本文观察并分析了我院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合理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对我院各科室的10603张各类用药处方进行调查。

1.2 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本次研究所需内容,填写的内容、方法以及标准均已统一,收集与分析内容包括如下:①患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病史、科室;②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给药途径、给药剂量、药物剂型、用药天数以及用药总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限定日剂量(DDD)以及药物利用指数(DUI)[1]为本次判断标准。其中DDDs为用药频度,为总药量与药物DDD值的比值;而DUI则为DDDs与用药实际天数的比值。

1.3 用药合理性判定标准:取我院应用频率居于前十位的药品进行分析和统计,DUI不超过1则可判定为合理用药,反之则为不合理用药,综合分析我院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合理表现。

表1 我院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

表2 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行为分类(n=262)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用药频率以及药物利用指数,见表1。

2.2 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行为分类:本次调查处方共计10603张,其中包含抗生素应用的处方共计4562张,其中抗生素用药不合理处方共计262张。不合理用药行为中,给药次数不合理居于首位,其次为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与选药不当、违反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其中给药次数不合理所占比例更大,与其他不合理行为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口服抗生素在DDDs排序前十的药物中占据前六位,这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关于给药途径的相关内容[2]相符,即对于轻症感染患者可给予口服类药物时,应给予口服完全吸收的各类抗菌药物,无需通过肌肉或者静脉注射给药;全身感染以及重症患者在治疗初期可通过静脉给药,提高药物利用效率,但病情缓解后经临床评估可接受口服给药时,应及时改变给药方式。

由上表1的结果分析可知,在DDDs排序中,克林霉素注射剂居于首位,而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排序靠后,居于第8位。经过调查发现,在临床各科室中,克林霉素应用极为广泛,在治疗厌氧菌以及格兰阳性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中可收到满意疗效[3]。然而克林霉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较广,涉及人体多个系统或器官,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以及胃肠系统功能损害为主,同时还会产生肌肉神经阻滞效果[4],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当克林霉素与其他药物联用时,特别是催眠药物、肌松药物、麻醉药物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类药物,或是包括氨基糖苷类在内的抗生素联用时,均有可能出现彼此中枢抑制效果以及神经肌肉阻滞效果相互协同、累加,而导致患者出现心功能抑制、呼吸抑制、肌肉松弛加重、麻痹等症状,最后引发心跳以及呼吸骤停[5],危害极大。所以临床在应用克林霉素时务必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以免因联合用药相互作用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高效广谱的特性,且不易引发过敏反应,因此得到临床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中,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和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在DDDs中分列第2与第4位。而头孢曲松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广谱青霉素等由于疗效确切、较少不良反应、给药频次相对较低、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6]。从表1分析可知,10种抗生素药物中除克拉霉素缓释片以及头孢曲松钠注射剂以外,其余8种DUI均低于1,提示我院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而克拉霉素缓释片以及头孢曲松钠注射剂则存在用药剂量过大以及频度过高的问题,临床应予以重视。此外,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262张,其中给药次数不当居于首位,其次为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与选药不当、违反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等。笔者认为其原因包括如下:①临床药师未熟悉药物剂型以及用药剂量;②未参考药效原理以及药代动力学特性;③给药过程中未严格遵循用药指征;④一部分临床医师在用药过程中未明确抗菌药物分线。综上所述,我院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尚属合理,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临床应予以重视。

[1] 乔淑新,于云翔.呼吸内科病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临床用药分析[J].天津医药,2013,41(11):1126-1127.

[2] 张巧萍.某医院2012年门急诊处方点评与不合理处方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293-3294.

[3] 向宽鸣.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78-79.

[4] 车彦玲,车云,董建义,等.基层医院新生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3):296-298.

[5] 姜小建,张玲霞,朱建伟,等.2012年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3):58-60.

[6] 冀玉宇.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预测及临床用药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590-591.

R978.1

B

1671-8194(2015)14-0072-02

猜你喜欢
克林不合理霉素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烫不死的细菌
D-柠檬烯对衣霉素诱导的胰腺MIN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老鼠克林求学记
新年快乐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不倒的陀螺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