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康复的效果

2015-10-24 08:08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抗抑郁程度常规

李 智

(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湖南 长沙 412000)

分析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康复的效果

李 智

(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湖南 长沙 412000)

目的 探讨早期抗抑郁治疗在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早期抗抑郁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及日常活动能力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抗抑郁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焦虑度和抑郁度,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抗抑郁;脑卒中;康复

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脑卒中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1],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笔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抗抑郁治疗法进行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早期抗抑郁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54.9±4.8)岁,平均病程(2.3±0.8)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55.1 ±4.7)岁,平均病程(2.2±0.9)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即对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增强患者的肌肉强度和力量,逐步恢复患者的平衡感及协调功能,开展身体移动、体位摆放及站立步行等日常物理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抗抑郁治疗法进行治疗,即:①健康知识讲座:临床医师应为患者及患者家属讲授脑卒中术后康复治疗的相关临床知识,一方面使患者对自己接受的治疗具备一定的了解,一方面使患者意识到术后康复治疗的必要性,从而获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支持;②心理治疗:临床医师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倾听患者的倾诉,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康复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应积极支持、鼓励患者[2],使患者保持积极治疗的心态,对于缺乏治疗信心的患者,临床医师应对患者讲授康复治疗的作用,及之前成功康复的案例,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减少康复治疗中的抑郁、焦虑感;③家庭支持:脑卒中患者由于术后可能会丧失部分生活能力,且治疗费用较大,患者往往会承担极大的精神负担,临床医师应与患者家属共同支持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和医院的“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治疗依从度;④药物治疗:脑卒中患者在抑郁期出现睡眠障碍、失眠或早醒时,可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阿普唑仑,睡前口服0.4~0.8 mg,对于出现情绪低落、少言懒语或情绪激动、易激惹等焦虑或抑郁症状较严重症状的患者,可给予黛力新,1片/次,每天1~2次(有自杀倾向者或对药物过敏者禁用)。

1.2.2 临床观察指标: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及日常活动能力作为观察指标。其中焦虑程度采用汉密尔顿(HAMD)焦虑程度量表进行评价,抑郁程度采用SDS量表进行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SDS评分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和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HAMD评分、SD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比较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发现,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为(56.23±6.21),对照组患者(69.01± 5.55),t检验结果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早期抗抑郁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方式,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整体治疗过程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内涵[3],使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相关疾病的治疗,还可以使患者的精神达到愉悦的状态。早期抗抑郁治疗缩短了患者对陌生治疗环境的适应过程,并提高患者的社会调节能力,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坚持完成治疗,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及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在常规物理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抗抑郁治疗可有效的缓解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抑郁、焦虑感;同时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进一步说明了早期抗抑郁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抗抑郁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焦虑度和抑郁度,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孙玉妹.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综合康复的作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5):743-744.

[2] 刘玲英,罗均,杨期明,等.氟西汀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8-10.

[3] 冯冬梅,梁颂游,章单.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5):8-10.

R743.33

B

1671-8194(2015)14-0086-02

猜你喜欢
抗抑郁程度常规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常规之外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