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UVB联合阿昔洛韦、氮卓斯汀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2015-10-24 08:08阙冬梅梁国雄胡宝婵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糠疹阿昔洛斯汀

阙冬梅 梁国雄 胡宝婵

(中山市陈星海医院皮肤科,广东 中山 528415)

NB-UVB联合阿昔洛韦、氮卓斯汀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阙冬梅 梁国雄 胡宝婵

(中山市陈星海医院皮肤科,广东 中山 528415)

目的 探讨NB-UVB联合阿昔洛韦、氮卓斯汀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52例玫瑰糠疹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配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NB-UVB联合阿昔洛韦、氮卓斯汀治疗,B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和氮卓斯汀治疗,C组采用NB-UVB照射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A组、B组、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62.7%和66.0%。A组与B组、A组与C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UVB联合阿昔洛韦、氮卓斯汀治疗玫瑰糠疹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玫瑰糠疹;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阿昔洛韦;氮卓斯汀;疗效

玫瑰糠疹多见于健康的儿童和青年人,是一种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的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以分布广泛的、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丘疹为特征。此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属季节性发作,多发于春秋季,由于此病的自限性,一般会持续6~8周痊愈,但也存在经久不愈的情况,由于很多玫瑰糠疹患者延误治疗后容易遗留难看的色素沉着,因此为了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应及时进行治疗[1-2]。本文通过对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旨在探讨NB-UVB联合阿昔洛韦、氮卓斯汀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52例患者均为本科门诊患者,具有典型临床皮疹,符合玫瑰糠疹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者。152例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80例,年龄12~55岁,平均25岁,病程2~45 d,将所有符合诊断标准的玫瑰糠疹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4个指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①A组患者口服氮卓斯汀2 mg,2次/天,阿昔洛韦400 mg,3次/天,同时给予NB-UVB照射,峰值为311 nm,辐射波长为310~315 nm,首次照射剂量为0.3~0.5 J/cm2,根据患者的皮肤类型和治疗反应,逐次增加照射剂量,每次增加0.1 J/cm2,最大剂量不超过1.5 J/cm2。隔天进行1次照射,1个疗程为5次。②B组患者只口服氮卓斯汀2 mg,2次/天,阿昔洛韦400 mg,3次/天。③C组患者只采用NB-UVB照射进行治疗,照射方法与A组患者相同。④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三组患者均需配合每天2次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疗效判断于各自治疗10 d后。

1.3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皮疹完全消退或仅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无新发皮疹,瘙痒消失;②显效:皮疹消退面积>70%,瘙痒明显减轻,无新发皮疹;③改善:皮疹消退面积为50%~70%,瘙痒部分减轻,无新发皮疹;④无效:皮疹消退面积<50%,瘙痒症状无改善,有新发皮疹。有效率为痊愈率加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三组疗效比较:A、B、C三组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有效率分别为98.0%,62.7%,66.0%,A组与B组、A组与C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不良反应:A组有2例口干,1例轻度头痛,头痛2 d后有缓解,未退出治疗;B组有1例头晕伴嗜睡,并除外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未退出治疗,有1例便秘;C组有1例患者因紫外光照射后瘙痒症状加重,自动放弃治疗,记为无效。

3 讨 论

玫瑰糠疹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发病可集中在学校、军营、家庭或者公共浴室等地方,表明此病很可能是与病毒感染有关的一种弱传染病[3]。虽然目前并未分离出特异性微生物,但由于此病多好发于春秋季,推测患者可先有前驱症状或近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而皮肤上常先出现母斑。对于玫瑰糠疹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无确切的说法,推测其与细胞免疫相关,即在感染后,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分泌γ-IFN、TNF-α、IL-2等细胞因子,从而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炎性反应[4-5]。

NB-UVB照射皮肤起到治疗作用的机制是通过产生一系列光化学及光生物学反应,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其即可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也可诱导真皮中T淋巴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免疫[6-7]。氮卓斯汀是新型抗过敏药,是一种作用强,选择性高的H1受体拮抗剂,可拮抗多种炎性因子,且临床试验显示在抗过敏性鼻炎治疗中效果优于氯雷他定及地氯雷他定[8]。阿昔洛韦是一种合成的嘌呤核苷类似物,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各种感染[9]。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应用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联合NB-UVB治疗玫瑰糠疹取得肯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少[10-11],而本研究应用核苷酸类广谱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治疗玫瑰糠疹,亦取得肯定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玫瑰糠疹与病毒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佐证。

表1 治疗后三组疗效比较

本临床试验显示阿昔洛韦与氮卓斯汀口服治疗或NB-UVB照射治疗均可消退红斑,消除局部皮肤炎症并减轻瘙痒,但口服药物联合NB-UVB照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缩短起效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使用价值。临床观察中有1例患者因NB-UVB照射治疗后局部红斑无消退,瘙痒加重,自动放弃治疗,推测可能本例患者存在光敏感问题。针对光敏感患者是否应避免NB-UVB照射治疗及如何避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1] 高艳琴.玫瑰糠疹的有效治疗方法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1): 68-69.

[2] Drago F,Broccolo F,Rebora A.Pityriasis rosea: An update with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its possible herpesviral etiology[J].J Am Acad Dermatol,2009,61(2):303-318.

[3] 舒友廉,刘培红.槐花凉血汤治疗玫瑰糠疹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2):63.

[4] 周敏,万慧颖,陈金,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对血清TNF-α、IL-12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1):14-15.

[5] 梁津宁,王秀敏.玫瑰糠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18):2786-2787.

[6] 孙瑞,杨海龙,赵晓冬,等.窄谱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31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2,25(1):145-146.

[7] Dong D,Jiang M,Xu XW,et al.The effects of NB-UVB on the hair follicle-derived neural crest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ng into melanocyte lineage in vitro[J].J Dermaol Sci,2012,66(1):20-28.

[8] 陈靖.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51-53.

[9] 李坚军,鞠金军,蒲通,等.阿昔洛韦的合成工艺改进[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2,19(2):9-11.

[10] 黄静.NB-UVB联合泛昔洛韦、氯雷他定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0,27(1):1-3.

[11] 李增林,王沛荣,滕伟,等.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玫瑰糠疹65例效果分析[J].交通医学,2012,26(3):259.

R758.64

B

1671-8194(2015)14-0087-02

猜你喜欢
糠疹阿昔洛斯汀
儿童白色糠疹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其与氧化应激基因的关系研究
枪口
孩子皮肤上长白斑、白点 这是“白癜风”吗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错案
同是糠疹 治法不同
阿昔洛韦致26例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胸腺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