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用肿瘤标志物联合化学发光测定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观察

2015-10-24 08:08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化学发光标志物病理

史 冰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关于运用肿瘤标志物联合化学发光测定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观察

史 冰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目的 研究肿瘤标志物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标志物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疾病,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将肿瘤标志物联合化学发光检测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检出率为100%,患者接受肿瘤标志物化学发光法检查后,共有90例患者被检出为恶性肿瘤,检出率为97.9%。两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联合化学发光法在恶性肿瘤疾病的检测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肿瘤标志物;化学发光法;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疾病治疗难度较大,病死率非常高,对人们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近几年,我国的恶性肿瘤患者数量呈现为上升趋势,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以往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于微小肿瘤难以确诊,因此,导致肿瘤疾病诊断难度加大[1]。为了提高肿瘤诊断正确率,让患者能够早诊断、早治疗,必须找出最佳肿瘤诊断方法。本文主要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3例,女性39例,年龄17~86岁,平均年龄(50.68±3.97)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胃癌5例、肺癌21例、肝癌9例、胰腺癌16例、食管癌17例、卵巢癌8例、子宫癌7例、前列腺癌5例、乳癌4例。

1.2 仪器和试剂:采用生物芯片检测仪(上海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患者进行检测,试剂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试剂(上海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检测方法:空腹静脉采血,采血量为2 mL,无需使用抗凝剂,离心2000 rpm×5 min,将血清分离,置于4 ℃温度下存储,在48 h内,完成检测工作。将配制完成的标准品与血清样品置于芯片小孔内,利用冲洗液对小孔进行冲洗,把芯片置于洗盒内,将洗液注满后,放置于37 ℃条件下,并摇床洗涤,然后将其拍干。再次用洗液对小孔进行冲洗,将芯片上部剥离,洗涤4次后拍干,每孔取20 μL混合检测液,混合时间为15 min,把芯片置入检测仪内,对图像进行读取,并分析所得出的数据。

1.4 阳性判断标准:HGH不超过7.5 ng/mL,PSA不超过5 ng/mL,f-PSA不超过1 ng/mL,NSE不超过13 ng/mL,CA125不超过35 KU/L,CA19-9不超过35 KU/L,CEA不超过5 ng/mL,β-HCG不超过3 ng/mL,CA242不超过20 KU/L,AFP不超过20 ng/mL,CA15不超过35 KU/L。一旦超过临界值,便判断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比例为100%;患者接受肿瘤标志物化学发光法检查后,有90例患者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检出率为97.9%。两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肿瘤标志物主要于细胞质、血液、细胞核、体液、细胞表面存在,体液与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密度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主要包括肿瘤细胞数量、肿瘤大小、肿瘤细胞分泌速度和合成速度、肿瘤细胞坏死情况、细胞表达、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等。在不一样的个体中,肿瘤标志物浓度也会存在很大差异,需以个体特征为依据,完成TM动态检测,这对于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估、预后等均有着重要意义。

大部分肿瘤标志物都不存在器官特异性,一种肿瘤,其肿瘤标志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其标志物也可能相同,例如CA125既是卵巢癌标志物,也是胰腺癌、肺癌等肿瘤标志物,在炎症、良性疾病中,肿瘤标志物可能会上升,上升幅度主要呈现为中等程度[2]。若使用单一检测标志物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其在特异性、敏感性上会存在很多局限性,因此,这种单一检测方式并不受用,大部分学者认为通过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有利于取得较为满意的诊断准确率,确保患者疾病及时检出,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这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表1 病理检查结果与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比较

使用蛋白芯片,可将肿瘤标志物信息展现出来,这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有相关资料显示,有些患者肿瘤标志物未发生上升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肿瘤细胞数量变少[3];细胞表面(或细胞)处于封闭状态;肿瘤标志物与机体体液抗体促进了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肿瘤组织不具备良好的血液循环,其分泌物难以进至外周血内;血液样品存储与采集不科学。上述因素均会导致检测结果产生偏差。

通过采用肿瘤标志物联合化学发光检测,有利于弥补单一检测中的不足,提高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降低假阳性率,使疾病诊断信息更加可靠。除此之外,这种检测方式操作便捷、快速,可以有效节约检测时间,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HGH、PSA、f-PSA、NSE、CA125、CA19-9、CEA、β-HCG、CA242、AFP、CA15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经检测得知,联合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肿瘤标志物联合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疾病诊断率非常高,在临床中操作方便,能够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依据,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条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丽,马永杰,张玉玮.8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化学发光测定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3):270+272.

[2] 吴慧玲.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因素[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2):2339.

[3] 贾志凌,杨永昌,柴丽娜,等.细胞角蛋白18及19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3(11):1089-1091.

R730.4

B

1671-8194(2015)14-0095-02

猜你喜欢
化学发光标志物病理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化学发光探针构建及应用进展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荧光/化学发光探针成像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研究进展
化学发光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氧化锌纳米颗粒增强鲁米诺EDTA化学发光测定咖啡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