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2015-10-24 08:08赵利芳杨建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自控全麻硬膜外

赵利芳 杨建功

(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赵利芳 杨建功

(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 对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进行探讨,以对肺部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80例老年食管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A组)以及对胸段硬膜外阻滞的复合静脉进行全麻和术后自控硬膜外的镇痛组(B组)两组;术前检测呼吸功能变化,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在拔管后呼吸功能变化显著,而B组变化不大,B组患者肺部感染明显高于A组。结论 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使用自控硬膜外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的复合静脉全麻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呼吸功能,并能有效预防患者肺部出现感染。

全凭静脉麻醉;胸部硬膜外麻醉;老年食管癌;肺部感染

目前老年食管癌患者肺部感染大都倾向于手术治疗,但是由于老年患者已经改变了的呼吸系统,另外随着免疫功能的不断降低,手术治疗经常出现肺部感染[1],一旦肺部出现感染,患者住院时间会显著增加,同时患者的经济负担会明显加重,因此选择有效地麻醉方法且能减少肺部感染在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是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使用麻醉方法的不同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013年老年食管癌80例患者都择期进行手术切除,年龄53~74岁,平均(57.9±7.1)岁;ASA是I~Ⅱ级。术前排出内分泌、免疫、循环系统疾病以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A组)以及对胸段硬膜外阻滞的复合静脉进行全麻和术后自控硬膜外的镇痛组(B组)两组,每组均含40例,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和ASA分级等组间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0.1 g。A组咪唑安定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1.3 mg/kg诱导麻醉,切皮前用芬太尼4~8 μg/kg,之后用静脉注射输注3~6 μg/(kg•h)的芬太尼、0.1~0.3 μg/(kg•min)雷米芬太尼和0.05~0.08 μg/(kg•h)维库溴铵来维持麻醉。在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B组在麻醉诱导前通过T4~5或T5~6的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为3 cm,通过硬膜外的导管注入5~9 mL的0.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的混合液,在维持平面朝上,每小时用4~6 mL的混合溶液以维持剂量。术后使用自控硬膜外进行镇痛。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麻醉前以及拔管后5 min对呼吸功能的变化进行检测: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P)、分钟通气量(MV)。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呼之患者睁眼的时间以及拔管的时间,第3天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存在发热、肺部啰音、血白细胞大于15×109/L和咳嗽咳痰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概率。

1.4 判定标准[3-4]:①体温高于38 ℃;②X线结果表明肺部出现了炎性并浸润性的病变;③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和(或)白细胞总数增加;④患者肺部存在啰音;⑤患者存在痰黏稠和咳嗽症状。若存在④或⑤之一,加之前三者之一即可判断存在肺部感染。

1.5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若P<0.05则表示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个时间点呼吸功能的变化:麻醉前两组患者的SpO2、RP以及MV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B组变化不大,拔管后的SpO2、RP和MV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A有显著性变化(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A组在手术后停药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和呼之患者睁眼的时间以及拔管的时间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2。

2.3 术后结果和肺部感染率:手术后三天监测表明B组发热、肺部啰音、血白细胞>15×109/L和咳嗽咳痰以及胸片存在炎症的改变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A组明显降低(P<0.05)。

3 讨 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在手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更有甚者会危机生命,这已严重威胁到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病死率[5-6]。本组研究主要比较了全凭静脉麻醉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以及对胸段硬膜外阻滞的复合静脉进行全麻和术后自控硬膜外的镇痛两组麻醉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的影响,探讨更加有效的老年食管癌手术的麻醉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拔管后相比较于麻醉前B组的SpO2、RP和MV变化不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A有显着性变化(P<0.05)。而停药后A组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呼之患者睁眼的时间以及拔管的时间显著比B组高(P<0.05),这说明A组患者在拔管后呼吸功能变化显着,而B组变化不大,B组患者肺部感染明显低于A组。因此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使用自控硬膜外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的复合静脉全麻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呼吸功能,并能有效预防患者肺部出现感染。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在各个时间点的变化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在各个时间点的变化

指标  组别  麻醉前  拔管后5 min P值SpO2 A 96.99±0.21 87.01±1.15  <0.05 B 97.12±0.19 95.86±1.17  >0.05 P值  >0.05  <0.05 RP(次/min) A 19.16±5.81 28.61±5.25  <0.05 B 18.83±4.91 21.01±5.76  >0.05 P值  >0.05  <0.05 MV(L) A 8.13±0.41 6.51±6.43  <0.05 B 8.27±0.35 8.02±6.03  >0.05 P值  >0.05  <0.05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停药后的麻醉恢复时间b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停药后的麻醉恢复时间b

注:b与B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

B组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 13.9±5.1b 5.2±2.6睁眼时间 18.98±6.5b 8.1±3.3拔管时间 26.79±5.7b 12.3±3.6麻醉恢复时间 A组

[1] 宋海峰.老年食道癌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围麻醉期呼吸循环功能监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104-105.

[2] 陈爱珠,吴兰琼,杨天宝.食道癌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ISTIC,2010,29(6):74.

[3] 罗云勇,阳兴.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56-3857.

[4] 王跃伟.全量放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与循环、呼吸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4):280-282.

[5] 王丽君,顾连兵,蒋大明.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围手术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9):1310-1313.

[6] 李勇帅,易斌,张铭.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食道癌手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7):2297-2299.

R614;R735.1

B

1671-8194(2015)14-00103-02

猜你喜欢
自控全麻硬膜外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成功来自于自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