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10-24 08:08邱志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上颌外科口腔

邱志刚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口腔科,福建 龙岩 364000)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邱志刚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口腔科,福建 龙岩 364000)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照组给予外科导萌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外科导萌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其中外科导萌手术方法同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2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研究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前牙阻生患者给予外科导萌手术治疗基础上,实施口腔正畸辅助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使患者获得满意预后,保障其生活质量。

口腔正畸;上前牙阻生;临床疗效

阻生牙是临床常见的牙齿发育障碍,可导致牙列不完整等后果,也是造成牙颌畸形的主要原因,影响患者面部美观甚至导致语言功能障碍[1]。本文将对我院自2008年3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前来就诊的18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8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中男性81例、女性99例,年龄6~24岁,平均年龄(10.10±0.73)岁,发病原因:多生牙71例、萌出异常93例、间隙不足16例。按照抽签方式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原因)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分析,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分析,分)

注:*表示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例)  满意度研究组 90 93.26±2.17*对照组 90 80.29±3.26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经临床诊断为上前牙阻生;②无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类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③牙周健康或基本健康,覆颌、覆盖正常,松动不超过I度;④对本次研究所使用治疗方法及材料具有良好耐受性,可坚持遵医嘱完成治疗;⑤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机体特殊生理时期;⑥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1.2.2 研究方法:研究组给予外科导萌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①外科导萌手术:常规消毒后实施面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2%利多卡因),根据患者手术区域不同,给予弧形切口或梯形切口将牙龈沟切开,翻瓣后将上颌埋伏前牙牙冠暴露于手术视野下,去除牙冠表面黏骨膜组织及埋伏牙萌出道骨阻力,操作过程应轻柔,切忌损伤邻牙,有效止血后黏贴正畸附件,常规缝合切口;②正畸治疗:根据埋伏阻生牙的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从适宜的方向进行牵引导萌。以橡皮圈、镍钛辅弓等牵引力对埋伏阻生牙进行持续轻柔地牵引(牵引力30~60 g),牵引到位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继续精细调整,24个月后治疗结束;对照组给予外科导萌手术治疗,未给予口腔正畸固定技术,手术结束后每间隔2周来院复查1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3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上前牙阻生患者治疗后牙功能及临床表现变化情况判断其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①显效:经治疗后各项临床表现均消失,咀嚼、语言等功能正常,无错牙合、牙列紊乱、牙龈炎症等情况;②有效:经治疗后各项临床表现均显著改善,咀嚼、语言等功能基本正常,无错牙合、牙列紊乱等情况,偶有牙龈炎症;③无效:经治疗后各项临床表现均未好转,咀嚼、语言等功能异常,出现错牙合、牙列紊乱、牙龈炎症等情况。自拟满意度调查表,掌握患者对本次治疗效果满意度,内容包括治疗方法、日常能力、美观度等,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两组上前牙阻生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2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满意度:两组上前牙阻生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研究可知[2],上前牙阻生发生率约1%,是指牙齿生长过程中纤维组织及骨组织出现阻碍,使牙齿萌出障碍无法正常萌出到口腔的现象。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观要求逐年提高,由上前牙阻生前来就诊人数逐年上升,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上前牙阻生发生原因[3]:①牙列拥挤导致上颌牙萌出过程中发生移位,阻碍其他牙齿正常萌出;②上颌尖牙距离萌出平面较远,自然萌出困难;③尖牙发育出现不同程度障碍;④相邻牙齿发生移位,无法提供上颌尖牙萌出所需空隙。预防性治疗是临床理想治疗方法,即拔出乳牙并扩大牙弓,为上前牙萌出提供有力条件。研究显示,上前牙阻生患者经预防性治疗后约80%均可正常萌出尖牙,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有研究表明[4],由于患者发生上颌牙阻生无典型临床表现,因此患者大多经健康体检后确诊并实施治疗,错失预防性治疗最佳时机,需通过其他方法治疗此类疾病,目前临床主要利用外科导萌手术治疗上前牙阻生。外科导萌手术原理为将埋伏牙上各种组织去除,从而减小或消除尖牙萌出阻力,为尖牙萌出提供有利条件,该方法应用于牙形态正常的上前牙阻生患者疗效更为显著。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上前牙阻生患者经外科导萌手术治疗后虽可获得一定临床疗效(76.67%),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低。

有研究显示,口腔正畸技术可将尖牙上牙槽骨有效清除,同时完整保留牙槽嵴顶的颊侧缘牙槽骨,利于上前牙阻生患者经外科导萌手术治疗并成功萌出后与周围邻牙建立良好牙周关系,因此提示上前牙阻生患者利用外科导萌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口腔正畸辅助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本文中研究组患者利用外科导萌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22%,且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与韩爽[5]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外科导萌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注意事项:①若患者埋伏牙位置表浅(轻度)但位置正常,则易实施开窗弹性牵引术治疗;②横位阻生、倒置阻生、多牙同时埋伏阻生患者不适用外科导萌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可实施自体牙移植术治疗[6];③进行正畸治疗时牵引力不应过大(30~60 g),以免对牙髓组织进行刺激,导致引发牙周炎、牙龈退缩、上皮迁移等后果[7];④外科导萌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生骨缺损(局部),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植入羟基磷灰石(HA)进行弥补。

综上所述,上前牙阻生患者给予外科导萌手术治疗基础上,实施口腔正畸辅助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使患者获得满意预后,保障其生活质量,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1] 钟燕雷.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患者上颌切牙牙齿宽度改变的研究[J].口腔正畸学,2011,12(1):24-25.

[2] 沈文杰.上颌埋伏多生牙的定位及手术体会[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12(2):66-68.

[3] 武冠英,徐宝华.El腔正畸排齐阶段两种牵引尖牙方法的比较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5(9):121.

[4] 王岭枫.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骨埋伏上颌前牙19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12):122-124.

[5] 韩爽,唐旭炎,朱晓美,等.手术正畸联合治疗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J].安徽医学,2010,31(8):898-899.

[6] 武冠英,徐宝华,高雪梅.弹力牵引在牙列排齐阶段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3,16(9):49-50.

[7] 张昀,迪力夏提,阿斯亚,等.正畸牵引术在前牙埋伏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29(5):77-78.

R783.5

B

1671-8194(2015)14-0140-02

猜你喜欢
上颌外科口腔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