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气管拔管对血流动力学相关影响的分析

2015-10-24 08:08杨根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风湿性桡动脉置换术

杨根辉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0)

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气管拔管对血流动力学相关影响的分析

杨根辉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0)

目的 研究探讨气管拔管对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风湿性心脏病在我院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25例,分别于拔管前、拔管后及拔管10 min后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拔管后,平均动脉压由拔管前的(74.48±6.24)mm Hg升高到(80.52±7.33),平均桡动脉收缩压由(114.46±13.25)mm Hg升高到(121.36 ±12.87)mm Hg,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气管拔管容易引起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血压升高,但对于心律、中心脉压等其他血流动力指标影响较小,术后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血管扩张及增强心肌功能药物可以降低气管拔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二尖瓣置换术;气管拔管;血流动力学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对于二尖瓣病变较为严重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方式的不断进步,二尖瓣置换术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需要给予气管插管进行辅助治疗,在进行气管拔管时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2]。在本次研究中,旨在通过观察25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拔管前后的血流动力情况,分析探讨气管拔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风湿性心脏病在我院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3.9±10.2)岁;患病时间3~19年,平均病程(14.2± 3.4)年;入选病例均经心脏彩超、X线等相关检查确诊,同时排除伴有主动脉瓣病变及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术前7~10 d,开始给予患者常规的利尿、补钾、强心、护心治疗。手术时,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面罩吸氧,并在局部麻醉下,经左桡动脉进行穿刺置管,于患者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导管。给予芬太尼5 μg/kg,咪达唑仑0.05 mg/kg,罗库溴铵0.8 mg/kg以及依托咪酯0.2 mg/kg进行麻醉诱导,然后进行气管插管,并进行麻醉维持,给予芬太尼及哌库溴铵进行间断静脉注射。二尖瓣置换完成后,待患者心脏复跳后,给予多巴胺及硝普钠,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3]。术后用多巴胺、硝普钠泵注,用量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使之维持在正常水平,通过呼吸机控制患者的呼吸,适当镇静,次日晨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当患者出现拔管指征,即:患者意识基本清楚,吞咽、咳嗽反应恢复,潮气量>8 mL/kg,PCO2<45 mm Hg,PO2>90 mm Hg,可给予气管拔管[4]。

1.2.2 监测方法:采用惠普SONOS10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分别于患者拔管前1 min(T1),拔管后1 min(T2)及拔管10 min后(T3),计算患者三个时间点的心律(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桡动脉收缩压(SAP),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及中心静脉压(CVP)等。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对本次研究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比较气管拔管前后,25例患者的相关血流动力指标,结果显示,拔管后患者的HR加快,但与拔管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患者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10 min的MAP和SAP明显高于拔管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SVRI及CVP值未见明显改变,见表1。

3 讨 论

二尖瓣病变在风湿性心脏病中的发病率约在65%以上,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瓣膜明显僵硬、增厚、变形以及痉挛,瓣叶交界处发生融合粘连以及出现钙化性结节等[5]。二尖瓣置换术是临床中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二尖瓣病变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置换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但在术后因患者受术中创伤、缺血缺氧以及麻醉药物的影响,不同程度会对心肌功能产生损害,因此应加强对患者术后血流动力情况的监测和护理[6]。气管插管是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必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因此,为更好地掌握气管拔管时机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因气管拔管引起的相关血流动力学波动,应充分掌握和了解气管拔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观察25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气管拔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拔管前后,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及全身血管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平稳,未见明显的波动,主要是由于术后通过给予患者血管扩张及增强心肌功能的药物,患者的血流动力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平均桡动脉收缩压均不同程度出现明显升高。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气管拔管后,患者血液中的儿茶酚胺的释放量增加,引起患者的血压升高。

综上所述,气管拔管容易引起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血压升高,但对于心律、中心脉压等其他血流动力指标影响较小,术后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血管扩张及增强心肌功能药物可以降低气管拔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表1 25例患者拔管前后相关血流动力指标比较

[1] 邹小明,蔡开灿,刘鑫.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合并小左心室的外科治疗[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2):85-86.

[2] 梁美莲,姚维深.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9,6(10):1210-1212.

[3] 谢幼华,卢红,黄春叶.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0):49-51.

[4] 许淑月,黄婉琴,方玉珠.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前后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8):131-132.

[5] 伍育旗,杨卫东,程俊霞,等.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5):12.

[6] Kumar N,Sevta P,Satyarthy S,et al.Early Results of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in Severe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An Institutional Prospective Study[J].World J Cardiovascular Surg,2013.

R541.2

B

1671-8194(2015)14-0142-02

猜你喜欢
风湿性桡动脉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治风湿性头痛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华法林抗凝治疗风湿性房颤与非风湿性房颤患者有效性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