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P)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5-10-24 08:08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甲胎蛋白肝炎肝细胞

李 想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甲胎蛋白(AFP)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分析

李 想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甲胎蛋白(AFP)测定对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通过放射免疫法对224例重型肝炎患者所含的甲胎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的观察测定。结果 224例重型肝炎患者中,甲胎蛋白量<20 µg/L的患者有94例,其中有14例患者治愈好转,死亡80例。甲胎蛋白≥20 µg/L<100 µg/L的患者有48例,其中有16例患者治愈好转,死亡32例。甲胎蛋白量≥100 µg/L<400 µg/L的患者44例,其中32例治愈好转,死亡12例。甲胎蛋白量≥400 µg/L的患者38例,其中32例治愈好转,死亡6例。经统计学处理,除甲胎蛋白量<20 µg/L与≥20 µg/L<100 µg/L,甲胎蛋白量≥400 µg/L与≥100 µg/L<400 µg/L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外,每组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甲胎蛋白含量较低的存活患者,在接受复查时含量增高,通常存活者的甲胎蛋白含量的升高只是暂时的,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情况。结论 在重型肝炎患者中如果甲胎蛋白的含量高则预后好,而在正常范围内或者较低时预后不佳。甲胎蛋白含量是重型肝炎患者预后进行判定的一个指标,可以有效的检测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情况,值得加以推广。

甲胎蛋白;重型肝炎预后;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医院引入了人工肝技术,在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效果[1],然而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方面还存在欠缺,重型肝炎患者预后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甲胎蛋白的含量检测对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24例重型肝炎患者。男168例,女56例,年龄18~78岁,平均为42.1岁,并符合我国相关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并进行了CT或者B超检查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肝癌情况。在所有重型肝炎患者中,急性患者36例,亚急性患者38例,慢性患者150例。从病原学角度来看,甲型肝炎患者14例,乙型肝炎患者130例,戊型肝炎34例,甲乙型重处感染24例,乙戊型重亚感染22例。

1.2 检验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放射免疫法进行甲胎蛋白含量水平的检测(注: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甲胎蛋白含量在<20 ng/mL),在患者入院出院以及住院期间各监测1次。并把最高值最为统计数据,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定期的复查。患者住院期间应该对其肝功能、总胆固醇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等项目进行同步的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本文虽有数据均通过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并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所有重型肝炎患者在入院时的肝功能情况,其中有130例患者存在胆固醇降低情况,有126例患者存在凝血醉原时间异常情况,有144例患者存在A/G异常情况,ALT在31~3100 U/L,平均为568.3U/L。

2.2 224例患者的甲胎蛋白检测结果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情况。见表1、2。

3 讨 论

在胚胎时期人体内就已经含有甲胎蛋白,它是胎儿干细胞内的核糖颗粒合成一种特殊蛋白[2]。当婴儿的甲胎蛋白含量较高,在出生后1年或者2年以后就降到正常人的含量范围之内。正常人的干细胞已经不再具有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而当出现原发性肝癌时,该患者的再生肝细胞以及肝癌细胞会重新具有和成甲胎蛋白的能力[3]。因此在临床上,经常会通过测定甲胎蛋白的含量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原发性肝癌的情况,或者是了解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情况。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的治疗技术也被引入临床治疗中。其中人工肝技术的应用,虽然在重型肝炎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成果,但是对我国的绝大部分重型肝炎患者来说,人工肝治疗的费用较为昂贵。所以在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工作显得尤为重要[4]。

表1 224例患者的甲胎蛋白检测结果

表2 重型肝炎患者的甲胎蛋白对预后的影响

重症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内通常都伴有炎性反应,也造成了患者肝细胞的大量破坏或者坏死。所以重症肝炎患者的预后的肝细胞是否能够有效的进行恢复和再生,对在患者的临床预后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经过相关的临床观察和文献分析,存在一种重症肝炎患者的预后受到其含有甲胎蛋白水平的影响的观点。并认为含有甲胎蛋白量如果较高则该患者的肝细胞再生能力就强。尤其是甲胎蛋白由阴性转变成阳性的,在患者的肝细胞有大程度增生的可能性,对其预后有很大的帮助[5]。同时存在也有不同的观点,在临床中当患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时,这些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的甲胎蛋白含量也会出现明显增高的现象。此外,慢性肝炎患者伴有明显的肝细胞坏死时或者随着病情发展活动性肝硬化的情况时,该患者血液中的甲胎蛋白含量也会出现明显的增高。

多年以来对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工作中,都没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指标[6]。经过本资料的相关统计与分析,重症肝炎患者中甲胎蛋白含量<20 µg/L的94例,其中14例出现治愈好转,80例死亡。含量≥400 µg/L的18例,其中12出现治愈好转,6例死亡,在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甲胎蛋白含量高的患者预后较好。而甲胎蛋白含量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其预后不佳,这说明甲胎蛋白的含量可以重型肝炎预后有着记者的影响。另外笔者还观察到,相对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来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较高。而且二者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重型肝炎患者的甲胎蛋白升高现象致使暂时性的,通常都会随着患者的肝功能好转而恢复正常。如果重症肝炎患者出现甲胎蛋白含量始终居高不下或者处于正常范围内,有潜在性肝癌的可能性,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具体的观察和治疗。

[1] 陈洪国,谭廷爵.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影响的相关性探讨[J].医药前沿,2012,2(8):58-59.

[2] 任新雯,黄立凭,丛竹华,等.重型肝炎血清钠、氨、甲胎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1,51(13):45-46.

[3] 郑智鑫,陈创坤,谢俊平,等.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33-34.

[4] 方美丽.血清前白蛋白及甲胎蛋白水平在预测重型肝炎患者转归中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8):1509-1510.

[5] 赵旭,佘会元,刘娅,等.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8):87-89.

[6] 朱永朝,胡洁丽.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9):63.

R512.6

B

1671-8194(2015)14-0155-02

猜你喜欢
甲胎蛋白肝炎肝细胞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吗
《世界肝炎日》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甲胎蛋白:您了解多少?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