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64例临床观察

2015-10-24 08:08杨梦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快速性胺碘酮心电图

杨梦华

(河南省商城县人民医院,河南 信阳 465350)

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64例临床观察

杨梦华

(河南省商城县人民医院,河南 信阳 465350)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快速性心律失常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4个月之后,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和心电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变化尤为显著。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快的临床疗效和较好的依存性,安全性高,能够提高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救治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胺碘酮;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快速性心律失常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抽搐、低血压、昏厥和心绞痛等,作为心血管疾病中严重的心律失常,若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对患者进行处理,可危急患者生命,而控制心律失常是改善血流动力学、控制心力衰竭和改善预后的一项重要措施[1-2]。目前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而对快速性心律失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因此选择何种有效的药物是治疗的关键[3]。胺碘酮是目前临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线用药,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代表。本文通过对12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分析,旨在分析和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其安全性,报道如下。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及心电图变化情况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具有明确临床症状并经体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用药前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各项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128例患者按奇偶法分为各64例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35例,女29例;平均年龄(45.42±5.23)岁。对照组男39例,女25例;平均年龄(46.52± 4.12)岁。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128例患者均有明确临床症状并经心电图(ECG)及24 h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室性心律失常,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等症状,并且有频发的心律失常,不能自行转复。排除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洋地黄中毒、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双束支传导阻滞(除非已安装起搏器)、房室阻滞、甲状腺功能障碍、碘过敏等。

1.3 治疗方法:入组前1个月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且未接受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快速性心律失常常规治疗(心电监护、控制血压、抗凝、抗感染、能量合剂有溶拴适应证时溶栓心脏保护剂等)。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口服治疗,采用逐步递减法,0.2/次,3次/天,连服7 d,然后改为0.2/次,2次/天,连服7 d,以后0.2/次,1次/天。观察两组治疗4个月后的疗效。4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显效: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正常,期前收缩减少到原有的10%以下或者完全消失,心慌、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②有效:期前收缩减少到原有的10%~50%,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电图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③无效:期前收缩减少程度低于50%,甚至无变化,患者各项症状、体征及心律、心率均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两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49%;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1.88%。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及心电图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及心电图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下降程度尤为显著,具体见表2。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如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4例血压下降,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食欲不振。治疗组出现3例血压下降、呼吸困难,3例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咳嗽。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后复查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3 讨 论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节律、频率、起源部位和传导速度或者激动次序出现异常,按照心律的快慢可分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多为在疲劳状态或者情绪激动下的突然发生,心律加快时,不仅增加了心肌对氧的需求,还加重了原有心肌损伤,从而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迅速恶化,心功能下降[4],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可引发患者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严重危急患者的生命。

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时,通常选用延长不应期和减慢传导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拟交感神经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胺碘酮是应用最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多通道阻滞剂,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不仅能够减缓心肌的传导速度,减慢窦性心律,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还能通过抑制快速通道中的钠离子向内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复极的时间,从而有效减缓心肌的传导速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耗氧量[5-6]。胺碘酮作为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药物,不仅对各种快速性心动过速产生影响,还对心脏功能状态及心室内传导不产生影响,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综上所述,胺碘酮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使窦性心律转复,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以及进一步的研究。

[1] 李双喜,贾宝山.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7):68.

[2] 叶建文.浅谈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80-81.

[3] 李晔蕾.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159-161.

[4] 马书红,赵向群.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z5):89-90.

[5] Haas NA,Camphausen CK. Impact of early and standardized treatment with amiodarone on therapeutic success and outcome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postoperative tachyarrhythmia[J]. J Thoracic Cardiovascular Surg,2008,136(5):1215-1222.

[6] 金晓东,刘锡强,宋丽娜,等.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现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z1):65-69.

R541.7

B

1671-8194(2015)14-0160-02

猜你喜欢
快速性胺碘酮心电图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一种提升三浮陀螺标定快速性的磁悬浮结构优化设计
四种坐标系下的多电平SVPWM快速性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