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4 08:08吴占领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4期
关键词:出血量神经疗效

吴占领

(广西田阳县人民医院,广西 田阳 533600)

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占领

(广西田阳县人民医院,广西 田阳 533600)

目的 针对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要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也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结论 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显著效果,不仅改善了术中出血量,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同时降低了并发症与复发率。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改良式;临床效果

甲状腺的解剖位置比较重要,由于在甲状腺的四周有很多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在手术中很容易损伤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最终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传统的手术操作复杂、创伤性很大、手术时间长等缺点[1]。因此,笔者针对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筛选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10例,男性患者为12例;年龄范围21~67岁,平均年龄(44.2±2.1)岁;其中有8例患者为原发性甲亢,有7例患者为高功能腺瘤,有7例患者为继发性甲亢。试验组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11例,男性患者为11例;年龄范围22~68岁,平均年龄(43.1±2.3)岁;其中有7例患者为原发性甲亢,有6例患者为高功能腺瘤,有9例患者为继发性甲亢。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

1.2 研究方法: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方式选取颈丛麻醉或者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选取头后仰过伸位,待患者切开峡部后,首先进行暴漏、止血处理,切除患者每侧的甲状腺组织,保留腺体约为3~4 g。试验组患者实施改良式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麻醉方式、体位与参照组相同,然后在胸骨做一条弧形切口,长度为4~5 cm,皮瓣的上缘至甲状软骨的上缘处,而下缘到胸骨的上缘位置,再将颈白线进行纵形切至甲状腺皮膜处,暴漏出手术的区域,切断悬韧带,使用血管钳通过甲状腺下方进行处理,在使用另一个血管钳处理峡部断端,把甲状腺叶中线向外翻转,待翻转后寻找喉返神经。将甲状腺组织切除,并仔细检查患者创面出血情况,然后放置胶片引流后,进行相应的缝合。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需要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产生的并发症等,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2]。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分析处理,计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情况:实施改良式的甲状腺切除术的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要优于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参照组,两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情况: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20例),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18%(15例),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出现不成程度的并发症,试验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手脚麻木,并发症概率为4.55%。参照组患者中有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3例患者出现手脚麻木情况,并发症概率为22.73%。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概率要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同时,经过半年随访调查,试验组中有1例患者病情复发,参照组中有3例患者病情复发,试验组复发概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相关指标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3 讨 论

治疗甲状腺疾病主要是通过甲状腺切除手术,以往常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但传统手术滥用钳夹止血、结扎缝合等,会引发患者突发性的喉神经损伤、突发性出血等情况,同时手术后的并发性也较高[3]。而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保护喉返神经、甲状腺的作用。有效的将甲状腺下动脉与侧叶外缘的交叉点保留到1.4 cm,同时在手术时尽可能的保护喉返神经,避免刺激神经、血管、牵拉而引发的出血与水肿[4]。在包膜内切除甲状腺组织,并且止血与切除同步进行,不仅减少了手术的出血量,减少了手术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对甲状腺以及四周组织的损伤。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施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要高于采用传统手术的参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18%,两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改良式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不仅有效的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1] 王健,王江平.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5):4655-4656.

[2] 张劲中,杨进华,何国永,等.改良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130-1131.

[3] 李继军,唐纯军.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5例体会[J].临床军医杂志,2012,30(1):53-54.

[4] 许合林,杨亚娟.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4-75.

R653

B

1671-8194(2015)14-0185-01

猜你喜欢
出血量神经疗效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神经”病友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